如何成为培养品学兼优学生的老师?

时间:2022-08-27 10:07:39

如何成为培养品学兼优学生的老师?

多年以来,这一直是教师们的工作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评定学生的重要标准。而对于这个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结论:所谓的“品”就是指“品德”,而“学”就是指学习,所以“品学兼优”的概念就是指“在品德和学习方面都能够非常优秀”。关于学习方面我们都知道就是指成绩要好,对知识的掌握要牢固,能够灵活运用。

所以在这里我们将着重来讨论品德的方面。

大凡世界每个人对自己身边的事物或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认识,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去评定这些事物或人的好坏。因此结合实际的情况老师们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去认识这一问题呢?

根据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点来看评定一个人品德的好坏就要看它是否符合了社会的道德规范,道德强调的是一个人对大到对国家及社会小到对自己、家庭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一个人的品德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往往是他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简单来讲就是一个人品德的好坏决定了他能否被社会群体所接受,能否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在我本人的故乡江西省抚州地区的金溪县的很多古代民居中我们时常可以见到在房子的正厅里会有一个高高的供桌,但是上面并非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而是“天、地、君、亲、 师”五个字。我觉得它们最能代表着古代中国人对自己社会道德规范的诠释。

“天”与“地”是告诉子孙要敬畏天地,崇尚自然,懂得对自己所生活的和承载自己的这个世界有感恩之心。

“君”在过去的年代是国家的领导者(也就是所谓的“皇帝”)其本身也代表了整个国家因而强调对“君”的忠诚也是对国家的忠诚。

“亲”自然是指对自己的亲人的尊重与爱护,上至先祖,父母,下至兄弟姐妹,妻子儿孙。

“师”自然是指要尊敬教导自己的老师,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过去的年代“老师”或“师傅”对下一辈人肩负着文化和各种技术的传承。而对老师的尊敬被提升到这样的地步恐怕也只有中国人才懂得这样做。

虽然在那个时代教育本身是为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在历史的车轮进入到了21世纪的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还能看到它所为我们带来的积极意义。我们的祖先所为我们总结的社会道德规范放在今天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去重新诠释它就是我们今天的社会道德规范。

那么在这里您肯定会问我怎样的学生才能够在当今的时代被称为“品学兼优”呢?

我认为这样的学生除了在学习方面非常优秀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本人的品德是否符合了今天我们的社会对他们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因为具体的内容范围非常之广在此我就根据当今时代的一些特点来举列一些最基本的例子。

首先,热爱祖国。我想这在心理上大家都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在行为方面我们一定得多多地约束自己。

其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这里是指遵纪守法,你在享受法律给予你保护的同时,你也必须受到它的制约,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任;我认为在广义上学校为学生们制定的规章制度也应在此之列。

再次,这个社会是劳动者的社会任何的劳动者和将来的劳动者们在政治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必须尊重他人和他人的劳动。在这里推诉到学校里就是:学生必须尊重老师对他们的劳动——上课,换句话来说就是尊重老师;在接受别人的服务(享受别人的劳动)之后你有权利提出意见、指出错误但是在当时不能干扰别人的工作,也就是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你和你的同学都是学生大家都没有分别所以你也要尊重他们(至少是不能去欺负他们),言下之意是爱护同学;学生们都是明天建设社会的劳动者,所以要肯定自己今天的努力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就是有理想。

我们的祖先在多年前为我们所总结的社会道德规范今天和未来仍然将被我们中国人所一代代传承,而它也仍然是我们培养“品学兼优”学生的标准。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作为一个老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今天让我们重新来看看这句话吧!

首先,我就针对“传道”来做一番论述。顾名思义“道”在今天我们可以理解成为“道德”和人生的价值取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首先将老师培养学生品德的任务放在了第一位,明确告诉了大家老师的第一责任是向学生传授道德思想以树立学生的优秀品德,并让他们按照道德的规范去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今的时代对我们的学生们提出了要“全面发展”的要求,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片面地认为“全面”的定义是在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因而他们现在十分注重对学生们能力的培养。至于道德思想的灌输和品德的培养则忽视得太多了;更有甚者认为孩子在当今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能力的培养是第一位的,品德的问题不是关键,相信他们将来也坏不到那里去,而且将来的社会是有本事的人说了算。在我看来他们的观点不仅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是在把一个孩子朝着毁灭的方向去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

综合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反映了他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并直接导致他对社会的行为,社会作为一个群体则会根据道德规范判定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大众的利益,并根据评定的结果最终决定他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因而再有能力的人当他因自己的品德问题而不被社会所接受或被社会所否定时也就注定了他的失败;而作为培养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来讲,忽视孩子们道德思想的灌输和品德培养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开始就注定要培养失败者的教育”。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品德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这是教师的首要责任。

其次,是我对“授业,解惑”的理解。

我们在今天看来就“授业”的解释我们可以认为包含有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以使他们能够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之含义。“解惑”顾名思义就是解除疑惑,更清楚地来讲就是为学生解除在学习过程中疑问。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满足以上的要求呢?“学长而为师” ,所以在传授知识方面我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不停地学习,以适应当今世界文化知识不断发展进步的大趋势,以丰富的知识完善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真正做到在给予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自己已经预备了一大桶水甚至一大缸水。同时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技术和能力使得自己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能够被他们吸收。这样我们才能作为老师具备从事“授业,解惑”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工作的基本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知识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仅仅获得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学习的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要知道我们的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动物园里的饲养员,而我们的学生更不应该是只会等着我们去“填养”的某种动物。所以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以有能力去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因而呆板的讲课在现今应该改变成为调动学生主动地去发掘知识。而我们则是在他们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出现,为他们解决实际的疑难问题。

作为一个教师责任是非常重大的,也是非常神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今天审视这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所赋予我们责任和义务。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又如何去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新的时期必然会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

上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下一篇:浅谈职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