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伴成长

时间:2022-08-27 09:46:37

翰墨飘香伴成长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中国书法数千年的历史,在给予我们不胜枚举的佳作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王羲之第五子――王微之曾说过“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怀素无钱买纸,便广种芭蕉,以蕉叶代纸成冢。”这昭示着书法在人格塑造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从根本上讲,书法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随着书法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创造力就会越强,对书法的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等的鉴赏能力也会发生质的飞跃。

然而,现今人文素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教育现实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普及书法教育,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正成为今后书法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向。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书法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正越来越受重视。学校、教师均投入大量精力抓好学生的写字指导和训练。但是在平时的书法教学中,老师突出强调的还只是初级的写字方法和写字技巧,还没有上升到书法艺术的层面,更加忽略了书法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精神风貌。

如何普及书法教育,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学生的人文素养呢?通过实践教学,逐步积累,我认为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适合学生实际的书法教育内容和目标体系

1.书法教育既要考虑书法知识、技巧,还要充分挖掘书法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应该通过诸如名家书法欣赏,书法历史故事、书法家故事等内容,使学生受到书法传统文化的熏陶,更以书法家等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最终人格得到完善。

学校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的“走近书法家”的专题活动,有低年级孩子的讲书法家故事的演讲比赛,有中年级学生的书法小报设计比赛,还有高年级同学的书法作品展览,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书法家伟大人格的熏陶,坚毅品格的影响。

2.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各有不同,要考虑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基础

教育目标的确立,内容的安排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例如我们安排了低年级孩子学会如何执笔、如何洗笔、整理书写物品,学写基本笔画等内容,从中学习一丝不苟、认真踏实的良好习惯。

二、在相关学科中有机渗透书法教育

在其他学科中渗透主要是学生的良好写字的习惯。其他教师也要注意学生执笔姿势的纠正,平时作业中的监督。比如语文作业不仅要看正确与否,还要看书写的是否清楚、端正等,要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形成一个合力。

三、营造“墨香校园”的文化氛围

1.校园文化设施的添置和完善

如在学校设立“书法家走廊”,张贴名家作品和人物介绍,营造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班级设有“优秀作业栏”,张贴班内优秀习作及有进步的作品,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习字的积极性;在学校艺术橱窗张贴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及老师的作品,宣传自己、发展自己,从而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对书法教育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

2.结合书法校本课程开展书法艺术活动

定期邀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指导任课教师改善教学工作。开展各种书法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小小故事会”,通过讲书法家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办“书法小擂台”,和本班同学互相切磋书法技艺。布置“书法小天地”,及时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还可以举行“书法之家”比赛,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将书法教育向家庭,社会推广,有效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加强校内外书法教育的普及宣传和书法教育信息交流。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书法艺术活动。配合校内外各项活动,举办“师生书法作品展”“小书法家个人作品展”“书法之家家庭作品展”。

3.倡导教师写字的工整

教师的课堂板书,作业批改中的符号,给学生撰写的评语等都应该工整、规范,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四、在普及基础上,开展好书法兴趣小组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以普及书法教育为基础,选拔、培养具有书法爱好和书法特长的学生。使一部分学生在书法教育的熏陶下,可以获得更加专业的、长远的发展。通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竞赛,考级等进一步促进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和书法技艺的提高。

学校书法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有关书法的技艺练习,也要对学生进行历史的了解和艺术品格的教育。只有更多的通过书法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卜弋小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使学生的作文增加文采 下一篇:作文教学不应该无视对学生“三观”引领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