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讲课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

时间:2022-08-27 09:24:12

学生讲课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

(黄河科技学院国际学院河南郑州450063)

【摘要】文章根据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目前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学生讲课的教学模式。结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发现的问题三个方面来介绍学生讲课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学生讲课

1.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大多高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实验课,二是理论课。理论课在整个课程中教学计划中,一般所占的课时相对较多。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然后去做实验,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理论课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1]。教师在整个课堂传授知识中处于主动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始终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其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挖掘。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一直被动的学习,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即使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不能完全吸收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而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能听懂二、三成的内容,更有甚者完全听不懂。如果学生第一次听不懂,第二次仍听不懂,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最终导致不愿去听。

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寻找驱动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是十分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2]。

2.学生讲课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的学生讲课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一状况。采用学生讲课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变换,让学生主动到讲台讲课,使其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3]。同时,也正好迎合了90后学生那种敢于冒险和渴望显示自我的心理特点。并且通过学生讲课这种教学模式,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其以后从容面对考研面试、工作面试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3.学生讲课教学模式实施方法

由于计算机类课程较多,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差甚远,且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讲课教学模式。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学习内容,仍需要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基础,因材施教,不可一味的照搬。

我们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当中的外存储器这部分内容为例,来说明学生讲课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之所以选择这部分内容,是因为外存储器,如磁盘、光盘、磁带等,这些存储器学生见过的比较多,用的也比较多,对这些外存储器比较熟悉,方便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减小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1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

学生分组原则:自由结合、优差结合。每组3至4个学生,根据学生意愿,自由组合,同时考虑学生宿舍住宿分布,以及学生基础优、差。方便学生的课后小组讨论活动,并且能使每一个小组都具有大致相当的竞争能力。原则上每组选出一名学生进行讲课,一名学生进行课后答辩(解答其他组点评人员的疑问),一名学生进行点评(对其他组的讲课进行点评)。

(2)讲课要求

每组讲课时间为10至15分钟;讲课内容可以为外存储器全部内容,也可以是外存储器部分内容,但讲课内容必须具有本小组的认识深度和独特见解。可进行选择性的板书,携带讲课材料,使用普通话。

(3)课前准备

本小组成员根据教材外存储器相关内容,进行小组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讲课内容大纲,以及讲课步骤和方法。同时还要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充实本小组讲课内容、优化讲课方式,以及预测其他小组点评时可能提出的问题。

3.2课堂实施

(1)学生讲课

按照分组名单,随机抽取一组学生进行讲课,或者由学生主动提出讲课。学生讲课过程严格按照讲课要求进行。

(2)学生点评

由其他小组点评学生对讲课完毕的小组讲课情况进行点评。点评学生可对讲课人员讲解的知识内容、讲授过程、采用的方法、语言表达、普通话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点评学生也可以对讲课人员提出自己的问题让他回答,回答不了,同组同学可以回答。对于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暂时记录,等总结反馈阶段,由教师进行解答。

(3)反馈总结

各个小组讲课完毕,且各组进行点评结束,由教师进行反馈总结。根据各组讲课、解答点评人员问题的情况,分别指出各组的优、缺点。并根据学生讲课内容实际情况,结合该课程大纲要求,对学生没有讲到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并对学生在讲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解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每个小组分别对其他小组进行评分,评出讲课表现最好的三个小组,并给予表扬和嘉奖。

通过《计算机组成原理》外存储器这部分内容进行的学生讲课,学生不仅学到外存储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并且还通过自己查资料,学到了一些外存储器补充知识,如外存储器不同种类的驱动装置等。

从学生讲课整体来看,学生参与比较积极,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讲课内容准备充分,其中还涌现出不少讲的特别优秀的学生。

3.3发现的问题

虽然学生讲课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把教师的“授”与学生的“讲”相互结合,通过课堂互动,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同时使能力达到全方面提高。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刚开始讲课,学生感觉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新鲜,课堂气氛很活跃,大家注意力都比较集中。但几个小组讲下来,有小部分学生就开始变的没有兴趣,注意力也不集中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我让学生在讲台上讲课的同时,可以让他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提问,可以随机提问任何一个同学,可以是自己一组的成员,也可是其他组的成员。或者在学生讲课过程中,我针对学生讲的某个问题,来提问学生,以确定学生是否听懂。由于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听课,害怕提问到自己,会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去听其他讲课。

(2)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

虽然按分组让学生课下准备讲课内容,但仍有一些学生积极性不高,对讲课内容准备的不充分,站在讲台上,拿着教材读。

对于这个问题,我采用平时成绩加分的方法的来解决。对每次讲课结束,评出讲的比较优秀的几个小组,优秀小组其成员平时成绩都会加分。利用加分来提高学生参与讲课的积极性。

(3)点评过程中学生不愿发表自己的见解

长期以教师教授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即使一些同学有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但他们也很少愿意当众发表。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告诉学生,他们对其他小组的点评,也是在给自己小组加分。提的问题有深度,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都会给自己的小组加分。这样,大家都为了使自己的小组成为优秀小组,就会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

(4)课堂时间有限,分组不能全部都讲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堂时间有限,所有的分组不可能都有机会讲课,所有的学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讲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严重打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对与这个问题,我采用主动讲课,分次讲课,轮换讲课的方式来解决。首先让参与积极性高的学生主动先讲;这节课没有参与到讲课的小组,其他课内容优先讲课;每个小组的成员任务轮换,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讲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讲课、点评,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实践总结

经过课堂实践,学生讲课教学模式的可以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讲课的内容和深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蓝其高.以学生为主休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2008,3:23~24

[2] 蓝红莉.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07,10:218~219

[3] 刘国良,林玲. 激励学生讲课的教学模式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79~80

上一篇: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 下一篇:无铅焊接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