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时间:2022-08-27 08:34:26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摘 要: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的审美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品味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优美的课文,有的意境优美,有的语言生动,有的感情真挚,这些都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地挖掘课文中的各种美,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方面的体验。

一、品味语言

1. 认真诵读,体味语言中的音乐之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词语优美,节奏分明的,通过诵读,就可以让读者把抽象的文字变得可感起来,这也是让小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语文教师要辅导学生认真地诵读,去仔细体会课文中语言的音乐之美,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很大的感知作用。

诵读时,可以由教师示范,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来读,关键是要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掌握正确的诵读节奏。例如《大海睡了》一文,我们就要指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大海夜晚的平静和无忧无虑,读的时候应该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来读,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音乐之美。

2. 认真推敲,欣赏语言中的结构之美

一篇优美的文章,不仅用词要优美,结构也同样有美感。诗歌的凝练,散文的随意,记叙文的对话等,无不向读者传递着结构之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这些文字,让学生去感悟课文中的结构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研磨课文中凝练传神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或者内容。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中这样写道:“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这段话写得非常优美,教师就要抓住“迷人”一词来进行指导,让学生去欣赏作者描绘出的南沙群岛美丽迷人的风光。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欣赏课文中那些优美的语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散文,这些都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良好素材。散文中那些优美的语句,有的句式工整对称、有的句式错落有致、有的善用修辞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并认真分析这些句子的结构之美,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语言的美。如上面提到的《美丽的南沙群岛》中那些优美的语句,无论是句式,还是修辞,都可以说是美不胜收,教师要重点让学生多诵读,并认真分析。

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人物语言。在记叙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语言,尤其是对话。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来判断人物的个性,并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美。例如《负荆请罪》一文中,当韩勃对蔺相如连续几天不上朝躲避廉颇表示不满时,蔺相如是这样回答的:“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出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精神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着重抓住这些语言,让学生通过体会人物语言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品味意境

所谓意境,指的是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情调和境界,在语文中指的就是从课文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倾向情感与作者所创作的文章融为一体的那种艺术之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品味文中的意境之美。

很多教师在这一点上往往都是把自己理解的意境或者教学参考中提示的意境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去背诵,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这样学生根本无法真正体会课文中所传递的意境之美。要想让学生真正领会课文的意境,就应该引导学生去自习品味课文中的每一句话,然后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作者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意境美。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这首诗四句中没有一个雪字,可是每一句都可以看到雪的痕迹,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邃而悠远。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去想象那冰天雪地的季节,一个老人独坐江边垂钓时的孤独与寂寞,坚强与理想。当然,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关键还是要学生去展开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之美。

三、品味形象

在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丰富可感的形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品味,理解人物的感情,感受人物的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讲的就是一个小男孩和爸爸一起钓鱼的事情,因为还没有到允许钓鲈鱼的时间,所以爸爸要求小男孩放掉钓到的大鲈鱼。故事很简单,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着重让学生品味爸爸的语言和做法,从而让学生明白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从而进一步地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与审美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的审美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杭雪峰.审美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

学生作文辅导,2012(5).

(淮安市淮安区白马湖中心小学)

上一篇:中职语文教育与学生就业接轨研究 下一篇:新年,又见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