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切除的胆囊手术58例体会

时间:2022-08-27 07:55:52

难切除的胆囊手术58例体会

【关键词】胆囊切除;慢性胆囊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93-01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疾病的主要方法,一般情况下手术并不困难。但在有些情况下胆囊切除困难,难切除的胆囊是指:①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②急性坏疽性胆囊炎;③慢性萎缩性胆囊炎;④Mirizzi综合症。作者2002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此类病人58例。现把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7.6岁。其中反复发作胆囊炎34例,急性坏死性胆囊炎1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9例。Mirizzi综合症4例。其中8例既往有腹部手术病史。

1.2手术方法行胆囊切除术54例,胆囊大部切除术4例。

1.3结果除2例术后出现少量胆汁瘘,逐渐减少2周后停止。3例切口感染Ⅱ期愈合外,其余均恢复顺利,临床治愈。本组无死亡。

2讨论

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因广泛而致密的粘连,有时与肝门,十二指肠,结肠,大网膜严重粘连,胆囊三角区解剖关系辨认不清,解剖分离困难,强行分离易损伤肠管或者大出血。采用浆膜下分立,即在胆囊底部切开浆膜,在浆膜下潜行向胆囊颈部分离,剥出全部胆囊粘膜。接近胆囊颈部时,尽可能切除该处粘连在周围脏器上的胆囊浆膜,沿胆囊管向胆总管游离,认清胆囊管与胆总管的关系后,做胆囊管全层结扎。若不能全层结扎,可仅做胆囊管的粘膜外结扎。胆囊动脉若能游离出则结扎,若分离困难,不勉强寻找,注意牢固缝合结扎止血即可。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体积增大,张力较高,胆囊壁明显水肿,在胆囊体部无血管区先行穿刺减压,便于抓钳牵拉和利于手术野的显露,减压后再按常规方法切除胆囊;对胆囊三角严重粘连或者解剖层次、关系不明者,可进行胆囊逆行切除术。对于胆囊壁厚而脆,钳夹牵拉易破裂,常规方法剥离胆囊困难者,采用胆囊大部切除术。即切开胆囊,清除结石等内容物,将胆囊底部,体部及颈部的前后壁的大部分切除。残留胆囊床处的胆囊粘膜,用刮勺刮去,然后用石碳酸或酒精,碘酒烧灼破坏,胆囊去黏膜化[1],可取得与胆囊切除相同的手术效果,且手术安全,减少副损伤。只要病人情况允许,尽量不做胆囊造瘘术。对术中创面较大,手术野污染较重,胆囊周围炎症水肿较重者,于肝下间隙胆囊床附近的Winslow孔放置乳胶引流管。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粘膜大多已破坏,胆囊已无功能且常深入肝门,寻找困难,切除易出血,容易出现副损伤。作者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术式①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由于胆囊管变异较大,组织粘连、炎症等因素,在分离出的胆总管不能明确肯定时,先用粗丝线悬吊,再逆行分离胆囊直至与预先分离出的胆囊管汇合,明确胆囊管、胆总管或肝总管的关系时,再结扎胆囊管,切除胆囊。②胆囊大部切除术。胆囊萎缩陷入肝门处,或粘连瘢痕化,强行分离易造成副损伤,可先从胆囊底部切开胆囊,至颈部后分离胆总管,切断结扎。如颈部已闭塞,可在颈部缝合结扎,如颈部粘膜能分离,应分离后结扎,防止胆漏,尽可能将胆囊切除。不能切除的胆囊壁,刮勺刮去,然后用石碳酸或酒精,碘酒烧灼破坏,胆囊去黏膜化。③插管引导胆囊切除术,先切开胆囊底部取净结石,用小儿导尿管插入胆囊管,以此为标志,分离胆囊管,再切除胆囊。

Mirizzi综合症的处理:胆囊壶腹或胆囊颈内结石长时问嵌顿、压迫局部引起胆管狭窄、反复发作的胆道感染甚至导致胆囊胆管瘘,此病多发生在有解剖变异基础上,长期炎症反应使Calot三角粘连致密,局部解剖不清,手术极为困难,本组4例均属于MS1型,术前MRCP提示胆囊壶腹结石嵌顿挤压肝总管,造成肝总管部分狭窄,在术中得到证实.仔细解剖Calot前、后三角后,向右牵拉胆囊壶腹部保持一定的张力,紧贴着胆囊壶腹部一侧,逐一精细分离胆囊壶腹部与肝总管之间的粘连,直至胆囊壶腹部完全游离。如果Calot三角炎症水肿,粘连严重,胆囊萎缩、周围纤维化,术者无从辨认解剖关系,没有把握在不发生副损伤的情况下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可行胆囊大部切除术[2]。具体方法同上。

总之,胆囊切除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也是蕴藏风险的手术,尤其难切除的胆囊,手术风险大,副损伤几率大,且手术并发症严重,更应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1]阮成荣,梁本初,刘晓荣,等.开腹胆囊去黏膜化方法的探讨[J].江苏医药,2006,32(7):677-678.

[2]石景深,王炳煌.《胆道外科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3.

上一篇:张帆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经验 下一篇: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