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方式和重要意义

时间:2022-08-27 07:52:44

浅析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方式和重要意义

[摘 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和更具体的要求,而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很多不合理问题。针对新形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通用的智能工具,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办公的无纸化、电器的智能化、消费的电子化等等,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1世纪的青年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手段来获取所需的知识。在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已成为了现代社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成为了当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

目前,许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达不到社会的要求,这会给学生进入社会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竞争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由于地区和经济的差异,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仍占有一定比例,而在中学学习过信息技术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得不系统、不全面,仍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因此,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从零开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深化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

2.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很多学生未能转变中学的学习方法,上课只求能听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作业,但给一个实际问题,却不能根据计算机知识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案。欠缺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效率低

这门课程大都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和机房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还是处在“演示”阶段,并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模式化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学生只能在教师思路的引导下思考,无法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没有形成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没有得到提高。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计算机教育应该分层次教学,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培养出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来组织知识体系。计算机的每个应用领域都是有其自己的知识体系,从层次上分有三个层次,即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和素养,专业支撑和融合及计算机应用。首先要求对传统内容达到大学要求的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注意市场需求,以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能力去设计高级应用课程,引入行业案例,以提高我们的课程水平。在保证有了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素质,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引导

2.构建交互式教学环境,提供共享资源

创建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在平台上随时进行的主动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进行学习,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可以与教师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多方面交流的合作学习氛围,逐步创建形成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对共享教学资源的需求,为广大教师、学生提供免费下载的共享资源(常用的工具软件,开发工具,杀毒软件)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学必须以精选案例进行教学,并将要掌握的知识点融汇于各个案例中,先对知识点做简要介绍,然后通过精心挑选的随堂案例来演示知识点,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教学应以若干个案例为载体,形成一个种类多样的案例群,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并注意突出案例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完整性。在引导学生完成每个案例的制作后,给出相关的综合练习。对于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还要对不同的案例反复使用,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让学生完成案例制作的同时,逐步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岗位对工作技能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真正需求,为就业铺平道路。

4、渐进分析,由浅入深

所谓“渐进分析”,指教师根据案例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逐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网页模板的教学中,提出对制作好的网站进行颜色的改版设计,怎么办?难道对网站的几百张网页一张一张的进行改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提出“模板”的概念,有了模板,我们只需要将模板进行颜色改版,其他几百张网页更新后就完成了改版操作。最后我们再具体教学生怎样来创建模板、应用模板、修改模板、更新网页。这种教学方法,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的理解、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只要把难点分散、拆分,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用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课,学生就会感觉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学习很轻松,学到的知识很有用,就会喜欢老师的教学。

同时,对于不愿意自己思考的学员,采用逐步分析引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对比直接教学法而言,渐进分析式教学法更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本质。

三、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好的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是21世纪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既是文化基础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又是人才素质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牟连佳.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1):94-98.

[2]田燕琴.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61-62.

[3]尹志军.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6卷(第6期)52-53页

上一篇:大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析 下一篇:浅谈职高英语中的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