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学生的写作心灵

时间:2022-08-27 07:36:35

放飞学生的写作心灵

作文教学中学生苦于写作,原因是好高骛远找不到素材,有素材又展不开篇幅,写出的作文没有神韵,没有灵气,干巴巴的,苍白无力,更不用说自我感动和感动他人了。原因何在?我想,还是学生没有找到敞开心扉,心灵绽放,情感体验宣泄的切入点。

一.巧用名篇引领学生释放心灵

释放学生的写作心灵,借助《丰碑》的解读,让学生感受写作的顺畅和情感的自然宣泄。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

《丰碑》中的将军是在不间断的前提刺激下完成富有个性形象的刻画的。

第一处刺激及将军形象刻画是:行军途中意外的“许多人围在一起”——将军喊——警卫员回复。思维合理,情节真实简练。

第二处刺激及将军形象刻画是:“冻死一个人”。将军的一系列反应:神态“发愣”、动作“走去”、视觉所见、心里所想。滴水不漏地表现了一个将军对普通士兵的关注。

当将军知道“冻死的士兵身上没有御寒衣物”和“这就是军需处长”时,作者同样表现了将军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描写。

通过对《丰碑》的解读,学生似有所悟,发现了自己写作的误区。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不断运用教材或类似《丰碑》型的短小的文章,或题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强化学生放飞写作的意识,适当引领,让学生走出写作的困境。

二.勇于用学生的败笔引发学生自我绽放

学生的生活体验其实一点都不少,他们是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学生单亲家庭多,生活条件差,远离老家的多,父母在外为了生计打拼的多,遭遇生活偶然变故的也比较多……,针对这些情况,学生的心灵体验会更丰富,然而学生总是抒发不出来,好像自己是旁观者。我针对学生思维封闭的状态,通过课堂会诊的方式借此打开学生的思路。

【原文1】那天,学校要交饭费,妈妈把钱给我放进了书包里,并告诉我千万别放在手里,可是我觉得放在书包里不好,在路上,我还是把钱拿了出来。

首先我让小作者向同学交流他的写作背景,便于其他学生正确诊断。该生交流中我们知道:“妈妈给了我钱,我不听叮嘱,最终把钱丢了,而妈妈意识到我的固执,一路跟着我,半路捡到钱并送到学校的故事,反映妈妈对我的无奈和关注。”

学生1:既然这是文章的引子,建议详写:详写出母女对话,详写出我的固执的心理,从而为下文丢了钱自责内疚做铺垫。

学生2:可用对话描写表现我的不耐烦,或用神态描写表现妈妈对我的失望,这样文章的人物形象更丰富。

【改文1】那天,学校要交饭费,妈妈把钱给我放进了书包里,并告诉我千万别放在手里,我想,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也不是第一次带钱到学校,妈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真是烦人,妈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爱唠叨的呢?还是我和妈妈间有了鸿沟,听着妈妈的唠叨,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折磨。下了楼,我还是自作主张的把钱从书包拿出来,放到了校服的上衣口袋里,这样我随时都可以摸摸它的存在,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改写后的版本各有侧重,选取一例,足以展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趁热打铁,我抛出了第二篇败笔。

【原文2】那天,刚放学就下起密密麻麻的大雪,我匆匆忙忙的快跑回了家,回到家,我把身上的雪全部用手帕把雪拍了下来了。换好了鞋,一走进妈妈的房间,看见妈妈正躺在床上,我于是就把书包放下了。上前,摸了摸妈妈的额头,一摸觉得妈妈发烧了,于是,我便拿出我自己存的钱去给妈妈买药,没过十几分钟,我把药买回来了,就急忙给妈妈倒水,让妈妈起来吃药,吃完以后,就让妈妈上床去睡觉,我于是就去写作业去了。当时,我在想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是最开心的。

学生1:“密密麻麻”用的不恰当,应改为“纷纷扬扬”;“匆匆忙忙”和“飞快重复”;“换好了鞋”与中心无关,去掉。

学生2:“前面张杰说的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我认为这个同学和她妈妈一点感情也没有,也许是两个个聋哑人,为什么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语言描写?妈妈病了,神态如何?动作有什么变化?我的内心是怎样的?我是怎样关心妈妈的?我对妈妈说了什么?我内心是怎么想的?遗憾,太遗憾了,感觉是第三人称写的,细节没有写出来。”

虽一针见血,却掷地有声,小作者本人还有其他同学都受到了启发,围绕小作者提供的写作背景和学生的评改意见,我让每个学生改写,学生改写后的作品生动、细腻、感情真挚,如身临其境。

更麻木的是下面同学的作文,她写的是由于妈妈的唠叨让她反感,所以一气之下离开家门。到了车上,得到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奶奶的关照,通过对比更表现妈妈的冷漠。

【原文3】她见我转过身来,就急忙的说,“车上人太多,你没地方把,怕人摔着,所以我把着你。”我不好意思的说了声谢谢。(她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在评改作文中,我反问学生,这么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到你个子矮既够不着公交车上方的把手,又因为人多,没地方把住身边的把手,在你难以保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老奶奶看在眼里,担心在心里而把着你,面对这么善解人意,这么慈祥和蔼的奶奶的举动,你难道就一个“谢谢”就表达了你的当时感情么?学生马上否定了这个同学的这种近乎窒息的思维,七嘴八舌开动脑筋,回放当时受助画面展开思维进行想象。

第一种思路是:当奶奶说明她的善意后,我对奶奶进行观察,写奶奶的外貌,着力表达奶奶的慈祥。

第二种思路是:写我与奶奶的对话,诠释奶奶关注我的内因,表达奶奶的善良。

第三种思路是:写自我感受即心理描写,表达我对陌生奶奶的感激之情。

……

看到学生有这么多思路,不再为写作展不开篇幅而绞尽脑汁,我会心的笑了。当学生拿到第十三届“新世纪杯”作文大赛获奖证书时,他们对自己竖起了大拇指,昔日的心障,如今挑战成功,他们无不欢欣鼓舞、神采飞扬。其实写作没有捷径可走,把心灵敞开,把点滴记录,把真情注入,把成功收获,你也能做到。

林日萍,教师,现居山东威海。

上一篇:一题多写训练开放思维 下一篇:作文教学低效化现状的反思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