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触动孩子的心灵

时间:2022-08-27 06:16:08

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然而,如何对幼儿进行责任教育,实施责任教育应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如何通过寻求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勇敢地面对责任,保持乐观与自信,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挖掘本土资源,建构特色主题——责任教育主题化

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大多以主题的形式呈现,我们充分挖掘主题中的隐性教育内容,有效地为责任教育服务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为了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认识到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一种责任。我们结合“全国助残日”,生成引发了主题活动《你是我的光明》,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儿童福利院,慰问残疾儿童,让幼儿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残疾儿童失去健康的痛苦,学习和生活的艰难;看到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精心照顾和关心,真实地感受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方便,从思想、言语、行为、动作上去尊重他们,从而引发如何去关心帮助弱者的社会责任。在社会实践活动后,老师组织幼儿回忆活动中的各种责任行为,并让幼儿在回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议,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主题教育和关爱有机结合,相互交融,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责任感的力量。

二、责任行为有效内化的多种途径——责任教育活动化

1、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履行该角色的职责,通过对角色职责的理解和操作,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同时游戏结束后的评价也尤为重要,对责任心强,遵守规则好,履行角色职责认真,收拾材料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受到表扬的幼儿成为学习的榜样,从而增强幼儿的责任心。

2、赈灾捐款献爱心。通过“冬日雪灾爱心捐赠”、“花白鲢净母亲河”等活动,我们全园师幼和家长一起齐献爱心,向受灾地区伸出援助之手,送去一份暖意,传达一片心意,以及对家乡苏州的爱奉献出来,保护家乡环境。这一行为让孩子知道了爱无处不在。

3、争当环保小卫士。社会活动是孩子接触社会的途径,同样更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当幼儿走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会发现很多现象。如:乱丢垃圾。这时我们就要及时教育孩子分辨行为。身体力行告诉孩子有责任去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4、争做小旗手。升旗仪式是一项非常庄严而有意义的活动,需要幼儿集体合作,也是面向全园小朋友一起展示的过程。在争做小旗手的活动中,需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有责任心,争取做好每件事情。当他们亲手把红旗升起的时候,也是他们最幸福和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也是日常培养他们责任感的良好方法。

5、小小气象员。小小气象员活动要求他们不仅要关注今天天气如何,还要向大家预报今天的气温和温馨小提示,这就需要小组成员一起关注明天的天气,并在第二天进行记录和预报。活动的天天坚持,也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意识。

3、整理玩具和书包。让小班的幼儿自己收拾玩具就是培养孩子具有责任心的重要举措之一;老师可以把收拾玩具当作游戏,满怀热情地教他们如何摆放玩具,渐渐养成了自觉收拾玩具的好习惯。对中大班幼儿培养责任心的机会则更多,如:学叠被子、衣服、系鞋带、种植小植物、养殖小动物、整理书包等使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三、审时度势的随机教育——责任教育生活化

1、体察自然。自然角的种植对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来说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在真实的世界里,孩子们细心的照料,耐心的关怀,让他们看到了爱的真实存在。一个个爱的果实,这一感性的经验获得,唤起了他们心底“爱的体验”。这种无声的教育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2、关注偶然。在外出参观的过程中幼儿发现道路上有一条凸出来的路,正在孩子们好奇问为什么时,我们就及时抓住时机,讲述了残疾人的故事和图片的含义。同时更重要的是,传输给他们一种关爱残疾人、同情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意识和精神。

3、及时纠正错误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让幼儿明白什么事是应该做的,又该如何做,纠正幼儿头脑中的错误认知,让他们明白自己是班上的小主人,必须遵守班级的各项行为规范,看完图书、玩完玩具应该学习整理,安放在原位,教师交待的任务幼儿有责任认真完成。

4、走向社会。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对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充分融于社会大环境中,体验到自己作为社会人应关心社会、关心我们的国家。于是我们利用节日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重阳节到了,我们走进社区,服务社区。三八妇女会鼓励孩子用好听的话、温暖的拥抱、又香又甜的吻来表达对妈妈奶奶节日的祝福!”……在这些社会性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关心老人,关爱父母,逐渐养成了关爱他人的好品质,具有初步的责任感。

四、协调一致的家园共育——责任教育家园化

家园达成共识,协调教育方法,育要求,是培养、巩固幼儿责任情感的重要保证。及时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鼓励孩子在家里循序渐进地担负起与年龄相当的家务劳动,同时建立专用的“家园联系本”,请家长在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后,至少写上一两句评价鼓励的话语。这样孩子在家务劳动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责任感逐步培养起来了。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对家里的事,开始是被迫安排到必须做,到后来主动自觉地去做。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通过家园互通,形成合力,使孩子们对责任感的认识不断拓宽,责任的情感体验不断丰富,责任的行为表现不断巩固。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幼小顺利衔接的策略与反思 下一篇:立足课本 跳出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