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8-27 05:01:15

试分析“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迈向了崭新的台阶,各行各业都在这一段时期之内均得到了稳定的发展。税收问题也日渐白热化。因此,我国提出了“营改增”,将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从而能够减少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一旦“营改增”模式能够长久顺利的运行,还能增加政府的税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从当前我国税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营改增” 小企业 会计核算 影响 应对策略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我国税收也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渐开始改革。“营改增”就是其中一项重大的举措。通过将企业所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重复缴税的问题,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型企业来说,通过“营改增”的模式,能改进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利润等问题,促进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就业,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当前我国税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税收问题主要是存在于企业之间,是对于纳税人的重复征税问题。我国的税收主要来源是企业的营业税与增值税,但是在进行征税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营业税与增值税的重复纳税问题,不仅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还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在这种情况之下,纳税人可能会出现逃税漏税的想法,不仅自身承担法律责任,还会造成我国的税收混乱,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进行税收的改革是相当必要的。

三、“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对小企业的经营收入带来影响

根据我国税收制度的规定,营业税属于价内税,而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小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当中,根据实际的交易实现折扣以及利润的行为,在实行“营改增”模式之后,小企业的纯利润会产生一定的波动,从而大大降低了小企业的纳税压力,提升了其经济的收入,促进小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对小企业的纳税范围带来影响

小企业是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向税务部门缴纳营业税,对于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不能进行抵扣,对于制造业来说,企业购进营业税劳务并不能进行抵扣,对于营业税劳务企业,对相互之间提供的劳务也无法进行抵扣,因此就形成了道道征税的问题,企业的纳税范围逐渐扩大,为自身的经营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我国主要有九个征收税收的范围,而且最主要是征收企业的营业税,很少征收增值税。实施政策的改革之后,我国调整了具体的征税范围,主要征收企业的增值税,免去重复征税的困扰[1]。

(三)对小企业的定价机制产生影响

小企业顺应“营改增”的政策,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重新的规划和设定定价机制,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利润,对比政策前后的变化,考虑经营稳定性的影响。决定小企业的利润因素包括:经营成本、基础设施的费用以及经营的收入等等。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企业的定价机制,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运行,推动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2]。

(四)对小企业人员的意识产生影响

推行“营改增”政策后,小企业能够化解经营运行的压力,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通过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指导,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对会计核算人员的考核工作也十分的重要。提升企业人员的纳税意识,使企业人员充分的意识到逃税漏税的后果,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升小企业税务管理的水平。

(五)对小企业经营中的现金流产生影响

“营改增”政策实行之后,企业内部具体的经营利润会受到营业成本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现金流的变化会与赋税呈负相关。在进行缴税工作时,现金流受到之前税收政策的影响,并规定企业的税收义务应该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之前,在完成所有的经营活动后再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进行补税。企业进行缴纳的金额往往会超过应缴金额,导致企业资金回笼周期延后,增加资金流转的风险,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新制度的实施,使经营者的纳税权利更具有弹性化,增强了资金周转的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比,从而降低企业纳税过程中的负担[3]。

四、小企业针对“营改增”进行会计核算的对策研究

(一)制定相关方案适应新的税收环境

针对提出的“营改增”政策,小企业为了能够适应全新的税务环境,需要制定一套具体完备的方案,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首先,企业的营业税在缴纳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数额进行抵扣。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则应该加大生产原料的购买数量,来扩大增值税额从而降低缴纳的金额。其次,企业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税率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通过计算来选择合适的纳税比率。税收政策的改革主要是根据企业销售与服务的相关种类来制定不同的增值税率,因此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的种类,对本企业的财务进行核算与管理,缓解税收的压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小企业的决策需要与会计结算相结合

由于新的税务政策的调整,整个税收的环境发生了转变,各个企业都会针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小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在进行重大的决策之前,通过合并纳税主体向相关部门申请新的额核算方法,将增值税相关的项目一并交给税务机关部门,有效较少增值税纳税金额,缓解企业在经营中产生的压力。小企业可通过调整生产经营模式的方式,配合相关的纳税政策,在经营模式之间来回转换,实现经济目标的达成。

(三)提升小企业内部税务人员的素质

小企业在进行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公司内部会计人员的素质结构以及专业的技能水平,加强发票的管理工作,扩大企业的税务管理范围,提升企业内部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的税务人员还应该和相关的税务部门加强交流建设,针对税收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调节,不仅能够提升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还可以实现企业的税收策划工作。

五、总结

我国实现“营增改”的税收政策,能降低小企业在运行当中的缴税负担,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带动企业纳税的积极性,既能够促进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还能加强国家的税收建设。因此,我国还需要大力的推动税收政策的改革,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敏莉.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255-256.

[2]余弦霜.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1:192-193.

[3]陈红梅.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335.

上一篇:从文明交通看河南法治文明建设 下一篇:美剧《毒枭2》: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