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教学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时间:2022-08-27 04:39:00

让习作教学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现实情况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写起头疼”的感叹。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呢?我认为要深刻领会小学语文课程目标,不要停留在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上,明确现行课标中学生作文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予以针对性指导才行。

一、低年级写作指导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低年级的写作要求:①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②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③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以上要求虽然简单,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讲,仍需循序渐进地教学,分步落实。

写作指导策略:

1.要求把握有度

注重落实写想说的话,而对后面的两条暂时不作要求。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引导学生乐意写,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由写一句到写几句,要鼓励学生自由写。

2.循序渐进,增加难度

一开始可只考虑学生是否写了,一次能写多少字,能否坚持每天写等方面去引导,不必过多地注意内容是否得体,语言是否重复等毛病。因为只要能养成每天动笔写的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其他方面的毛病,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克服的。要求过多,则欲速不达。二年级在学生养成动笔写的习惯后,再指导学生适当地增加学过的词语,先少后多。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先用标点符号断句,再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二、中高年级习作指导策略

中高年级习作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丰富了习作训练的形式。实虚并举,既安排了纪实作文,又安排了想象作文,还安排了日记、书信、读后感等常用应用文的练习。想象作文一般每册安排两次。另一方面,作文的安排尽量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以利于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此,采取以下一些措施:第一,革除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宽泛的内容范围和习作要求,让学生自己拟题作文,学生就可以写自己想写的题目。第二,改传统按照要求作文习惯,允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作文,另选自己想写的内容作文,学生就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第三,每册安排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作文,为学生自由作文、想象作文提供广阔的空间。第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习作创造有利条件。

这样做强调了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好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习作指导策略:

1.要“为学生在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这不仅是教学要求,而且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从根本意义上说,只有彻底解放了学生,让他们无拘无束地根据自己的认识、感受自由的表达,才容易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的好文章。

2.要联系生活,挖掘素材,建立开放式作文素材库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缺乏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写作时只能“咬笔杆”,因此,建立开放式作文素材库是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好办法。

(1)勤动笔写“生活小镜头” ,建立生活素材库。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勤动笔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将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记录下来,把旅行中的见闻美景描写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生活素材库。这就是学生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

(2)勤摘录写“佳词美文” ,建立语言素材库。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题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这对于孩子来说也不是容易的,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积累。

让学生海量阅读,养成边阅读边摘抄的良好习惯,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美文词句“储存”起来,分类整理,时常诵读,有的记在脑中,有的记在摘录本中,作文时能活学活用。作文时来上点儿美词佳句,习作就会锦上添花,表情达意也会更加准确。

这就要求学校要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尽可能开设图书馆、阅览室,新增必要的图书资料,尽可能为学生订阅《课堂内外》《学语文》《优秀作文》等报刊。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己订阅一定数量的报刊,为学生海量阅读创造条件。

(3)习作指导要拓展学生的思维,具有时代感。如“我爱_”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学生传统的写法:“我爱爸爸”或“我爱妈妈(爷爷、奶奶)”等,虽然不错,但毫无新意。教师点拨学生,不可以爱点儿有时代感的新鲜的东西吗,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七嘴八舌地说了许多:“我爱新农村、电脑、小姨的双胞胎、万州平湖、滨江路、越野车……”这样,学生的习作在内容上显然上了一个档次。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高梁中心小学)

上一篇:电子白板在聋生语文个性化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反思及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