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走出“空中楼阁”

时间:2022-08-27 04:31:11

让信息技术走出“空中楼阁”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正在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同样,我们的教育也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所以,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让信息技术课走出“空中楼阁”的现状。

关键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9-0057-0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其能为后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助力。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空有虚名,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角度入手进行探究,达到切实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多元结合,打造活力课堂

小学生是充满活力的一个群体,课堂教学想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打造富有活力的“生命课堂”,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将信息技术课堂进行知识迁移与资源拓展,多门学科结合起来,以单一促成联动,促成知识的整合。以往的信息技术课堂并没有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学科整合将彻底颠覆习惯性的“教学”,以信息技术课堂作为教学媒介,使课程内容更丰富,课程教学的意义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程序的应用时,鉴于是小学生,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会学生画一棵树、一个房子等简单的图案,教学中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都不高,于是笔者就将这一课的教学与美术课结合了起来。

(1)先讲解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教会学生软件的操作。

(2)提议学生运用美术课的相关知识,将画图软件与简笔画的画法、构图、画面比例等结合起来,画出一幅完整的风景或人物,要能表现出一定的画面感。

(3)小学生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接下来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利用画图软件给自己的作品涂上美丽的颜色。

(4)在进行学生作品展览时,每位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讲解给大家听,让同学们进行评选。

通过此类将诸学科都请进信息技术课堂,既是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更是拓展教材、创造教材的途径,课程间形成“互动”的格局,课程内容和教学流程更富有生命力,实现信息技术由“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大转折。

二、自主活动,打造创新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时期的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的要求,教师要逐步走下课堂的主导地位,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在释放压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给学生以空间,打造创新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文字编辑处理软件”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笔者只讲解了简单的文字编辑,关于文字字体、字号等常规知识,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样编辑完成的文档看起来太枯燥了,不像我们平时阅读到的文档,大家能不能想办法让它变得更漂亮呢?”话音刚落,台下学生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笔者就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自主地通过添加效果等方法装饰我们的文章。

很快,有的学生添加了艺术字,有的发现了文本框的使用……笔者趁势让学生探索并把发现的新的操作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

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和空白教学点,帮助学生掌握触类旁通的技能,学会引申与推测,养成积极参与和处理问题的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真正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人,改变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方法,把教学变成一次探索过程。

三、关注体验,打造共享课堂

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注重知识技能的讲授,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如今新课改的实行要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弊端,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的,使学生能够真正享受信息技术课堂。在实践中,笔者以课堂评价为抓手,注重教学的过程,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完Word这一模块之后,笔者布置的课后任务是:每位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制作一期班级期刊。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通过巡视的方法,发现有的学生在期刊主题设计上很有创意,有的学生在制作中用到了更多的知识,更有学生将Word和表格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对表现好的学生当场评价“你好棒啊,都快成电脑小能手了”等,全部做完后,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完成好的学生选为“小专家”对别的学生进行指导,增强学生后续学习中的积极性。

小学生在认知规律上有着独具的特点,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课堂评价这一手段,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实现信息素养的提升。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课作为学科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拓展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信息技术不再是“空中楼阁”,笔者将继续按照新课程标准,践行新理念,把信息技术打造成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世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归程与归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董京峰.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小学电教,2006,(09).

上一篇:用微信与微课实现学校教学信息化 下一篇:差异教学 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