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时间:2022-08-27 03:12:07

建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摘要:建筑技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很多方面,如焊接技术,防火技术等。随着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日益进步,尤其是在新世纪,众多新材料新工艺的诞生促进了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卓越贡献。本文重点综述了防水技术,装饰技术,节能技术和智能技术这四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建筑技术;防水技术;节能建筑技术;智能建筑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加快,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对生活环境、住宅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房屋不仅仅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而已经逐渐成为我们提供娱乐、学习等地方场所,在室内也要求相应的配备设施,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因此使建筑技术朝智能化、节能化发展已是现当代化发展的需求,并且要加快对建筑技术智能化、节能化的发展。

1 房屋建筑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中期,我国开始推行使用沥青油毡做成的防水层,此材料的防水性比较好,但经常干裂、不平整并且对环境有污染。因此对其进行改性,在沥青中加入氯丁橡胶(或再生胶)做成了水乳型防水涂料,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建设部门在2004年禁止石油沥青毡的使用。刚性防水技术在我国也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是将外加剂或聚合物少量的加入到水泥等原材料中,通过改变配合比,使空隙率降低、孔结构得到改善,另一种是通过补偿收缩,使混凝土的防渗能力提高,从此复合防水技术的要求。此方法具有成本低、维修简单等优点。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的缺陷,往往加入膨胀剂配置成补偿收缩混凝土,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卷材和混凝土表面的额粘结强度及防水效果取决于卷材性能,粘结层厚度,作用条件及结构混凝土水化热等多种因素。本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场合,但是处理要求也较高,如果施工企业偷工减料或者不选择合适的卷材和粘结部位,容易产生渗漏,处理难度将会很高。除了以上防水层防水,刚性防水和卷材防水之外,我国目前还应用了许多防水技术,比如应用于北京地铁的施工缝防水技术,应用于国家体育场的ETFE膜结构防水技术和隧道工程中的喷膜防水技术等。

装饰技术[4]涉及到建筑物的方方面面,从地板到天花板,从外墙到内部门窗,都需要装饰技术来美化建筑物。在目前,我国建筑的主要装饰有抹灰,门窗,吊顶,隔墙,饰面板,幕墙等。抹灰技术是一项传统的工艺,将水泥、砂子、石灰粉、石膏、粘结剂混合在一起涂抹在墙体表面。门窗的类型最常见的有木门窗,铝合金门窗,塑料门窗。门窗材质的不同也导致了安装技术的差异。吊顶的核心是龙骨,现在最常见也最为实用的是轻型龙骨,是以镀锌钢带,薄壁冷轧退火钢经冷弯或冲压而成。根据断面形状分为T型和U型。T型龙骨自重轻,刚度大,防水,抗震性能好,而且耐腐蚀,美观。U型龙骨吊顶由龙骨,饰面板组成,通过吊杆和吊点进行搭接,然后固定饰面板。隔壁分为骨架隔墙,玻璃隔墙和金属、玻璃、复合板隔墙。骨架隔板的技术要求重点是:弹线必须准确,固定沿顶,沿地龙骨。交接后龙骨应该保持平整垂直,安装牢固。与墙体的连接紧密。玻璃隔板作业条件是顶棚和墙体抹灰完成之后进行,在基体结构周围预埋防腐木砖,而龙骨如果是木质的,则必须进行防火处理。金属、玻璃。复合板隔墙的施工技术核心内容为定位――天地轨安装――直杆、横杆组立――水平调整――面板安装――清洁――交验。质量要求隔墙龙骨牢固平整,隔墙面层须平整,施工前要弹线。

2 节能建筑技术的现状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和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地球的能源已经不是取之不尽了。节能[5-6]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形式多样,广泛应用于供热,照明,制冷等领域。现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种:围栏结构节能技术:墙体采用岩棉,玻璃棉及聚乙烯塑料等高校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来降低外墙传热系数。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使用低辐射玻璃等措施可以改善门窗的绝热性能。除了门窗,屋面也可以采用保暖材料或者架空型,砂石保温型和倒置型等保温结构。这样可以保证室内温度。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和楼宇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的关键技术。

3 智能建筑技术的现状

智能建筑[7]具有高效、节能、舒适等突出优点,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引起普遍重视。智能建筑的重点是是使用先进的技术队楼宇进行控制、通信和管理。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并进行最优化组合。我国智能建筑的起步较晚,直到最近十几年才有巨大发展。在我国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是3C,既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首推并行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该技术是计算机联网的一种新形式,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高级阶段。特点是采用统一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把多个数据处理系统的通用部件有机组成一个高效的整体系统。现今的现代控制技术是及三星的监控系统,具有实时多任务、多用户、分布式操作系统。组成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系统的配置具有通用性好、组合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的优点。现代通信技术主要体现在具备ISDN/B-ISDN等多功能的通信网络。它能在一个通信网上实现语音。数据和文本的通信。在一个建筑物内,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实现上述功能。以上三种技术,将应用于建筑物这个平台。而智能建筑将基于三大子系统构成: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4 结论

本文仅介绍了这几种建筑技术,因为这几种建筑技术在我国是最具有代表力的,能够简单的介绍建筑技术在我国这几十年的发展状况。防水技术和装潢技术是我国传统的建筑技术,智能建筑技术和节能建筑技术是新式建筑技术的典型代表,并且发展前途是无量的,会成为建筑技术中的主力

上一篇:校园防雷 刻不容缓 下一篇: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