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施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7 02:47:16

浅析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施工中的应用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各种新的施工技术也逐渐的出现在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同时,建筑材料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很多新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这些技术和材料进行合理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房地产行业的高度发展也极大的带动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很多新施工技术和新的施工材料也逐渐出现在建筑市场当中,这些技术和材料也使得我国的建筑形式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体现出了非常强的个性特征,而对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也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1.我国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状况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建筑市场内部秩序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在发展,同时科学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也在不断的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的显著,在城市的建设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了很多新的工艺,这些新工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成熟,所以我国的建筑施工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建筑施工水平还需要不断的提升,而且进步的空间也非常大,很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在使用相对较为落后的技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的创新工作,提升工艺中的科技含量,从而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2.施工新技术新材料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2.1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施工的主要特点是影响其施工标准和要求的主要因素。首先,施工中所采用的相关技术和手段要更加的安全可靠,要使得基坑施工的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其次是规模相对较大的建筑当中,通常建设地点都是城市的中心区,建筑物周围所面临的环境也相对较为复杂,市政施工的过程中也在地下的部分埋设了很多的管线,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保证不能对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再次是基坑开挖施工时地下水控制也是基坑支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必须要明确施工中排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工程施工中的地下水予以有效的控制。最后是按照工程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有效的设计,从而使得施工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

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实际的施工条件予以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对工程实际的类型和开挖的具体情况,以及施工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等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在基坑支护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支护结构自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要根据工程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工程的变形情况予以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基坑的稳定性和地面变形以及地下水水位的变化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对施工采用的方案进行有效的调整。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应该重视以下几个环节。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的提升,同时在支护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支护工程所造成的污染情况予以严格的控制,将其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2)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往往限制了基坑的施工,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工程对周围设施的影响,尽量不要影响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转,尽可能把影响降低?

(3)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使施工在有限场地和时间内运转顺畅、人员、工序调度要高效。

某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综合大楼建筑面积为18212.4m2,塔楼12层,裙楼4层,地下室2层,基坑深度最低8米,部分为10米。位于该市老城区,周边有较多的建(构)筑物和管线,人车流量大,土层土质较为复杂多变,场地较为狭窄。针对以上情况,采用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相结合作为基坑支护体系,连续墙厚800~1000mm,砼为C30,抗渗等级为S8,墙深约19~27米,入岩深度为入强风化1.5m或中微风化1m,入基坑深度不得少于9.5米,分为38个槽段,地下连续墙顶设冠梁,西北边连续墙段施工按照3个墙段间隔施工。内支撑采用C30钢筋砼梁,支撑顶标高-2.7米,内支撑截面尺寸为800×1000mm(ZC1~3)、600×700mm(ZC4)、500×500mm(ZC5)、700×700mm(ZC6),内支撑腰梁尺寸900×1000mm,设有2条内支撑立柱?经实践检验,有效地控制了基坑的稳定?地面变形及地下水的渗流?(此段改内容,文不达意)

2.2建筑节能

理想的节能建筑应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满足以下三点,一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阳辐射;二是能够在不同季节保持室内的舒适性;三是能够使室内实现必要的通风换气。目前,建筑节能的途径主要包括: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降低建筑设施运行的能耗。在这三个方面,高新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1外墙节能技术

就墙体节能而言,传统的用重质单一材料增加墙体厚度来达到保温的作法已不能适应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而复合墙体越来越成为墙体的主流?复合墙体一般用块体材料或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结构,与保温隔热材料复合,或在框架结构中用薄壁材料加以保温。隔热材料作为墙体。目前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岩棉、矿渣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加气混凝土及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等。这些材料的生产、制作都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特殊的设备,而不是传统技术所能及的。

2.2.2门窗节能技术

门窗具有采光,通风和围护的作用,还在建筑艺术处理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门窗又是最容易造成能量损失的部位,为了增大采光通风面积或表现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建筑物的门窗面积越来越大,更有全玻璃的幕墙建筑,这就对外维护结构的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主要是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从门窗材料来看,近些年出现了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塑木复合型材以及UPVC塑料型材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产品。其中使用较广的是UPVC塑料型材,它所使用的原料是高分子材料―硬质聚氯乙烯。

2.2.3屋顶节能技术

屋顶的保温,隔热是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之一,在寒冷的地区屋顶设保温层,以阻止室内热量散失;在炎热的地区屋顶设置隔热降温层以阻止太阳的辐射热传至室内;而在冬冷夏热地区,建筑节能则要冬、夏兼顾、保温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在屋顶防水层下设置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用作保温,如膨胀珍珠岩,玻璃棉等(此为正铺法);也可在屋面防水层以上设置聚苯乙烯泡沫(此为倒铺法)。以上做法都能不同程度地满足屋顶节能的要求,但目前最受推崇的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

3.结语

从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部关于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建筑施工方面的科技进步,使一些技术先进?施工效果好,投资少的建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能在施工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为建设美丽中国,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保驾护航。 [科]

【参考文献】

[1]王世贵.浅谈住宅建设工程中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12).

[2]冯新良,张李一.浅谈建筑新材料及新技术在住宅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

上一篇:数字会议系统自动控制功能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