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时间:2022-08-27 02:42:37

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医医院60例行胆囊切除术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45岁,病程>3年、结石是否多发对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胆囊颈部结石(RR=1.195)、胆囊壁厚度(RR=0.326)、周围脏器粘连(RR=0.289)、Calot三角粘连(RR=0.274)为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P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2(a)-005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isk factors of cholecystotomy complication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tom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main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the single-factor and multi-factor. Results The age more than 45, disease course more than 3 and stone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P>0.05), and injury of biliary duct (RR=1.195), gall-bladder wall thickness (RR=0.326), peripheral organic adhesion(RR=0.289) and calot trigonometric adhesion (RR=0.274) we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cholecystotomy complications(P

[Key words] Cholecystotomy; Complication; Risk factor

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不能随意切除。胆囊结石、息肉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虽然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很低,但其并发症往往给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胆囊切除术具有多种并发症,例如胆管损伤导致梗阻性黄疸、腹泻、反流性胃炎、食管炎等近期并发症,或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结肠癌等远期并发症[1]。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行胆囊切除术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行胆囊切除术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CT或超声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18例急性胆囊炎,32例慢性胆囊炎,10例亚急性胆囊炎。排除标准:胆道诶寻凝固后纵六疾病、胆总管损伤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5~76岁,平均(44.5±5.5)岁,手术时间55~215 min,平均(106.3±42.61)min,术中出血量5~200 mL,平均(49.1±46.2)mL。术后并发症包括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40例,上腹部、右季肋部疼痛,存在压迫感,严重时胆道感染,出现寒战,伴随食欲下降、恶心等。肝外胆管损伤8例,术中发现肝外胆管损伤。胆汁瘘6例,胆汁渗出,引流量逐渐增多。胆囊残株炎并发胆总管结石黄疸6例,上腹部疼痛,影像学诊断存在胆总管结石、黄疸。其他6例。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硬脊膜外麻醉方式,取平卧位,切口上端点确定于距腹中线1.5~2.0 cm处画一与之平行的直线相交肋弓处。进腹后,用直角拉钩将肝自订缘牵开,填入小纱布垫,推开胃肠浆膜组织,小S拉钩牵引显露,胆囊及Calot三角暴露,小卵圆钳将胆囊颈部提起,用多功能电刀解剖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闭切断胆囊管,右侧牵拉断端,夹闭后,切除胆囊,逐层关闭腹腔。术中发现胆管损伤患者,行腹腔镜胆管修复术。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胆囊结石数目、结石部位、胆囊壁厚度、解剖变异、有无黏连及粘连等病情。采用单因素比较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因素,并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主要危险因素。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应用χ2校验。采用Logistics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采用单因素分析60例患者的10项具体资料,其中性别、年龄、病程、结石数目、腹腔手术史、解剖变异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壁厚度、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对并发生发生率的影响显著(P>0.05)。见表1。

2.2 多因素分析

将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壁厚度、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这4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均为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P

3 讨论

自1882年胆囊切除术首次施行成功以来,胆囊切除术成为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胆囊切除术虽然并不复杂,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均很低,但其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熟悉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合临床经验制定有效地应对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传统研究[1]认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病变部位及组织粘连等是影响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病程超过3年(r=3.261)、组织粘连(r=5.128)患者更加容易出现并发症。该研究结果显示,胆囊颈部结石(RR=1.195)、胆囊壁厚度(RR=0.326)、周围脏器粘连(RR=0.289)、Calot三角粘连(RR=0.274)为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P

胆囊切除术主要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研究表明,不同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术后综合征的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临床经验,术者需要熟悉掌握手术操作步骤,还要具备良好的临床经验[6]。胆囊切除术中,准确暴露出胆总管和肝总管,明确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最大限度的降低胆道损伤;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组织粘连或Calot三角粘连,出血异常及结构变异者,都需要及时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术中减少电凝和电刀的应用,减少胆道损伤的发生[7-8]。除此以外,胆囊切除术后还常发生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感染包括腹腔感染和切口感染,多发生于化脓性、胆囊穿孔急诊手术中,尤其有大量炎性渗出或胆汁瘘和引流不畅时,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无菌操作不放、止血不完善等。胆囊炎性粘连较为严重的患者,在术中分离粘连会引起十二指肠、小肠或结肠损伤,在切除胆囊后对患者胆道系统带来压力,影响正常生理调节和胆汁排泄功能,可能会出现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9-10]。

综上所述,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壁厚度、周围脏器粘连、Calot三角粘连均为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耿云甫. 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概述[J]. 山西医药杂志月刊, 2008, 37(5):461-462.

[2] 甘强. 重视医源性道损伤的解剖性危险因素[J]. 慢性病学杂志, 2007, 35(2):35-37.

[3] 黄秀邦, 吕腾荣.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5):521-522.

[4] 殷福扬. 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处理及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13):99.

[5] 孙玉堂.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 淮海医药, 2009, 27(3):199-200.

[6] 吴文强. 180例单纯胆囊切除术中并发症发生因素的分析[J]. 医学信息, 2012, 25(2):197-198.

[7] 王新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1):100.

[8] 王耀东, 侯森, 时永,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35-36.

[9] 陈智勇, 陈文有, 杨爱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 25(2):214-218.

[10] 黄小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大家健康旬刊, 2014(4):16.

(收稿日期:2016-11-05)

[作者简介] 张开东(1976.10-),男,吉林四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外科。

上一篇:UPLC―Q―TOF―MS分析茜草炒炭前后的化学成分... 下一篇:自拟益气温胃汤联合隔姜灸治疗Hp阳性虚寒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