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图书馆读者运用网络资源的措施

时间:2022-08-27 11:49:59

提升图书馆读者运用网络资源的措施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持续深入发展,这些网络资源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如何更好地从数量巨大的网络资源里收集出读者所需要的资源或信息,这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影响,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在收集网络资源时应该坚持的原则,分析了如何为读者开发以及利用网络资源的相关措施,而且还指出了在开发网络资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 网络资源 措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们可以更好地获得更多的网络资源,它们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存储、数据库、网络通信、超文本、超媒体等诸多技术之上的信息资源。通常情况下,网络资源呈现出动态性、多样性、无序性、分布性、用户广、容量大、开放性等突出特点。日益发展的现代信息、网络以及计算机等多种技术,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有效地收集和整合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恰恰是由于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网络信息资源进一步彰显出自身的庞大性以及无序性。所以,对高校图书馆而言,要借助相关的技术手段,从多方面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这就要求图书馆能够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更为科学、高效地整理出读者所需要的相关资源,这也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建设的核心任务。

1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影响

1.1 文献资源载体多元化、馆藏结构发展变化

从传统图书馆来看,印刷型文献是最多的资源,所有工作都围绕着馆藏来开展。在网络化日益提升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在提供阅读信息服务时,已经从馆内拓展到馆外,从来馆读者拓展到世界其他任何领域的读者。高校图书馆的相关信息资源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纸质文献占绝对地位的旧格局变成了数据库资源、声像型、光盘电子型文献等占主要地位,而且馆藏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现实以及网络虚拟两种馆藏资源相互发展的良好局面。

1.2 图书馆文献资源获取渠道多样化

从传统图书馆来看,要通过购买、接受赠送以及交换等方面来获得相关的文献资源。但是,在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要想获取更多的网络资源,就要借助购买、联网使用、入网、租用、免费以及交换等较多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资源仅仅是获得了网络资源的网络使用权,而不是获得了信息资源的本体内容。

1.3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多元化

从传统图书馆来看,在组织文献信息资源方面,重点是根据图书馆管理的多种分类法进行分类,可以借助构建不同类型的目录,例如主题目录以及分类目录等。但是,在网络环境背景下,则要采取建立网络资源导航库、编制超文本书目数据以及多种类型的专题指引库。

2 高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的收集原则

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制约,从而可以为读者提供数量巨大的网络资源以及信息。但是,过量的信息使得读者不知所措。因此,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在收集整理网络资源时应该坚持下列原则,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2.1 目的性原则

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依据本校的文献基础、学科建设以及发展规划等方面,根据本校重点设置的专业以及领域,整理以及收集相关的网络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本馆读者的相关需求,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满足本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发展需要。从高校图书馆来看,它们的性质、重点、规模以及学科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收集、整理文献资源时不能体现出模式化特征,要具体地结合本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收集整理相关的网络资源。

2.2 科学性原则

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自然有着良莠不齐的质量,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做好本馆网络资源的编辑工作,为读者以及相关单位提供权威性的获取网络资源的相关建议、检索引擎评价意见。要挑选出具有适度内容以及质量的网络资源,从而使得所收集的资源具备可利用价值以及科学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要能够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去粗取精,为读者提供最需要、也最具有参考价值的网络资源。

2.3 系统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要系统性地收集某种类型的网络资源,要能够连贯地、系统地、科学地收集某种学科以及专题的网络资源,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为权威的网络资源。它的收集工作具有长期性特征,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依据本校的重点学科以及专业,不断收集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从而为读者提供完整的网络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长期的信息需求。

2.4 经济型原则

从高校图书馆来看,经费普遍比较紧张,这就要求学校要尽可能地坚持经济型原则,力图实现最小支出,从而获得更为广泛的网络资源。在此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从两方面来整理收集网络资源,首先是要引进不同来源的网络资源,其次就是要根据本馆的特色以及读者需求,切实做好自行整理、收集网络资源工作。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要坚持上述四个原则,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

3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网络数据库,它们都是经由信息开发而形成的相关信息产品,涵盖了书目型、全文、专题等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它们是由专门的机构、信息从业人员依据不同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科学搜集、分析、整理、标引以及序化等序列化的加工程序,从而很好地开发了海量原始信息,而且最后形成了具有规范化特征的有序数据库集合。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它们可以在签约付费后实现远程登录,实现在线利用,也可以建立相应的镜像站点,在网上运用此类网络数据库。从这些资源来看,它们都被存储在数据库提供商的相关服务器上,图书馆仅仅拥有检索使用的权利,并不能永久地拥有这些资源。

3.1 网站评价与导航

首先,要在知识创新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相关的网络资源,从而汇集相关有着较大信息量以及利用价值的网站,并且对它们进行科学分类以及链接,而且还要简单介绍以及评价相关URL的重点内容,这样就能够使得读者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对高校图书馆而言,这也是读者最多、最为简单直接地运用因特网信息资源的方式之一。当前,大量高校图书馆在主页上都为读者提供这种层次的网络导航服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在直接进入相关资源首页后,获取相关的网络资源。

3.2 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建设

高校图书馆要建立本馆的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如此以来读者就可以借助多种搜索引擎,从而上网查询以及浏览相关主题的信息以及文献资源,从而能够挑选对自身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网络资源。这就要求图书馆要不断地总结、组织、归类、设置类目,这种类型的专业信息指南系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属于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从而能够为相关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创新服务,也可以满足他们在重点学科以及相关资源方面的特别需要。正是由于专业人员在选择、组织以及加工信息方面的巨大努力,从而更加准确地为用户提供导航以及指南作用。

3.3 建设开发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

建设开发指引库可以使得读者能够更全面、更系统地运用互联网的某些专业化较强的信息资源。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运用指引库的相关技术,从而科学地组织信息资源,借助自动更新技术,对指引库进行及时更新,从而确保读者能够获取及时高效的网络信息服务。从物理层面来讲,指引库上面并未存储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然而,读者可以借助访问指引库,科学高效地检索到相关数据库的多种实际资源。这就要求高效图书馆要在指引库中将因特网上与某些主题有管理的节点集中起来,从而为用户检索提供方面。要确保用户能够熟悉相关的计算机检索语言,从而向用户科学地提供此类资源的分布情况,引导用户查找。

3.4 建立特色虚拟馆藏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在知识创新方面的深层次要求,高校图书馆要切实能够依据本校重点专业以及领域来开发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不仅要提取相关的信息线索,而且还要能够获得带有具体内容的知识。当前,网络资源中存着大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却未出版的原始文献,它们日益增多地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发表在WWW服务器以及Newsgroup等。所以,图书馆要依据相关用户在知识创新方面的需求,从而有意识地链接WWW信息服务器、组织相关的网络组团,而且还要对网络资源进行过滤、整理网上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将用户重点研究的内容或者课题所需要的相关资源下载下来,并将它们存储在本校图书馆Web服务器上,从而构建出特色性强的虚拟馆藏,从而为用户在知识创新方面提供特色鲜明的信息服务。

3.5 强化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

一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弥补网络资源的不足,就要进一步强化馆际互借,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高校图书馆普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环境,极大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样就能够将区域内的文献资源纳入到某个动态数据库系统中,某个学校的读者只需要借助访问已经联网的终端,就能够访问中心数据库,而且最大限度地所需要的网络资源以及文献。

从很多高校的馆际互借以及资源共享来看,“原文传递”是被广泛运用的方式之一,而且可行性也非常好。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弥补了馆藏资源的不足之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还能够更好地为高校师生管理、科研教育、教学以及科研等提供良好服务。

4 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网络信息的鉴别以及选择

从互联网来看,虽然存在着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但是很多信息都无关知识创新,信息本身就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在开发相关的网络资源过程中,要科学地鉴别以及选择网络资源信息。可以参考下列标准进行:符合用户在知识创新信息方面的需求,它涵盖了网络资源内容的学科范围、类型、深度、语种需要;内容质量,涵盖了是否包含实质性内容、虚假信息、覆盖范围、深度、广度,时效性等信息;还要注意信息的形式特征,例如,网页版面是否遵照既定的图像、文本设计原理,可读性以及易读性等,是否为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等;还要考虑到网络资源的稳定性特征。从网络信息资源来看,呈现出动态变化特征,然而网站网页形式则相对稳定,则利用用户运用。还有,数字化的网络期刊、印刷型文献、联机数据库以及图书馆OPAC目录等都非常稳定、准确性以及可靠性都很突出,而且这些信息资源易于存取。

4.2 网络资源开发质量问题

首先要考虑到信息的完备性,这是因为知识创新对信息的完备性要求较高。例如,用户在检索某些学科或某种主题的文献资源时,总是期待能够一次检索到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很多时候希望一蹴而就。因此,在开发相关网络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分析用户的这种要求,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为客户搜集相关学科或者主题的信息,而且具备很好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所以,要能够充分运用多种类型的搜索引擎、善于运用不同查找方法以及措施来获得相关信息,而且还要长期跟踪这些信息资源,及时增补相关信息,从而确保足量可用的网络资源

此外,还要考虑到这些经过开发的网络信息资源的便利性。所以,在搜集、开发以及整理网络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全新的检索系统,而且还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网络资源;提供友好易用的界面,而且不需要专门培训;具备完善的检索功能以及科学的检索途径;灵活多样的检索方式;而且还要为用户提供优良的打印、电子邮件传递以及存盘等方式,从而高效地输出数据。

4.3 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中的标准化问题

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元数据标准来建立相关的资源内容以及格式标准化。它能够很好地规范数字化信息以及顺利地开发以及保障网络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要借助相关的站点链接到以超文本格式链接的网络信息资源,实施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导航服务。这样以来,就能够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全面的导航数据、较好的链接给你以及友好的用户界面。

5 结束语

处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深化在收集整理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的建设。这项工作不仅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而且还是高校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依据本校在教育、教学以及相关科研方面的需要,从而以较高的效率来整合以及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要采用更多的技术措施,搭建良好的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使得读者能够更为方便、准确、快速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资源,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图书馆整合以及共享数字资源整合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可,张玉祥.大学图书馆网络资源导航的现状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13(19).

[2]宋大权.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效率评价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3]周琴,邱萍.大学图书馆网络资源整合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1).

[4]刘志杰.浅谈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实践与展望[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013(06).

作者简介

樊伟红(1972-),女,河南人。现任职于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与图书馆的应用。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 广西桂林市 541004

上一篇:如何科学规划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下一篇: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接入的政府网站服务智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