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索

时间:2022-08-27 10:08:20

寄宿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索

【摘要】 随着农村学校的逐年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数量逐年增加,寄宿制办学模式日趋成为农村小学办学的主流模式。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就寄宿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进行一些有效的对策做以简要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寄宿生 管理 存在问题 有效对策 探索

随着农村学校的逐年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数量逐年增加,寄宿制办学模式日趋成为农村小学办学的主流模式并将长期存在下去。事实证明学生寄宿一方面方便了学生家长,另一方面教学资源能够得到比较合理地利用。如何使这些寄宿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在两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发现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应对,现就问题和对策进行思考和探索。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全员住宿符合政策,校方无法容纳。

学校经过多次布点调整和撤并后,各村小都成了只剩一二年级的教学点很多学生离学校远都来学校寄宿。另一方面从08年起学校不再对学生收取住宿费,而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对住宿生作明确地规定,使得一些家长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都把子女送到学校来寄宿,使不需要住宿和确实需要住宿的学生都到学校来住宿。这样以来家长清静了,可给学校带来管理上的很大压力--宿舍紧张,没有专职的管理教师,寄宿生多学校存在诸多的安全问题。

二、后勤基础设施差,学生生活得不到强力保障。

由于学校的经费有限,寄宿生猛然增加使校舍紧张学生住的地方都比较拥挤,学校更无法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工作,学生的生活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没有热饭吃一般都在自己家里带干粮带菜,天气一热学生所带的干粮和菜很快变质,不让学生食用学生就会饿着,让学生食用就会带来不安全事故,这让家长和学校都很为难。有的家长给学生一些钱让学生在外面买着吃,同样也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有的学生人小不会保管自己的钱财,派生出一系列问题:小偷、小骗子、放贷欺诈等。一方面带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经济纠纷;另一方面也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同时学生还可能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后勤上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学生无免费开水用,大多数学生一年四季只能饮用生水。

三、学生年龄小,思家情绪和失落感比较严重。

小学生年龄很小就离家来到学校寄宿各个方面都没有在家里自在,由于年龄小离家又比较远,所以他们思家的情绪和失落感比较严重。有的学生中途请假回家,还有的学生有事没事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来学校看望他。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失落感比较严重,没有倾诉的对象,使学生一天闷闷不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有时还会发生有些学生思家就悄悄地离开学校私自回家的现象。

四、年龄参差不齐,综合素质和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大。

由于一到六年级都存在寄宿的学生,学生的年龄差异比较大,而年龄的差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自理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学生在教学点上学对学校的很多规定不了解,又比较放任自流,存在着品行、道德、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如不讲卫生,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学习较差不按时交作业,甚至不会穿衣服、叠被子、洗脸的都有。因为这些学生在家里比较受家长的溺爱,很多事情都是家长代劳,使这些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

五、脱离家长监管,学生安全意识差。

学生从小都在家长的教育下成长,突然间离开家长来到一个新的环境,脱离了家长的监管从而从心理上产生了自由漫散的思想。例如不给老师打招呼到处跑着玩,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追逐打闹等不安全的事情,安全意识差无法意识到很多事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以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住宿生的发展,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的应对措施有:

一、全体教师深入社会进行调研,确定学生寄宿的界限。

由于学校布点的调整很多学生都在离家很近的学校上学转为到中心学校上学,由原来的走读变为住宿,而是否住宿都由学生自己说了算,有的很远却不住,而有的很近却要求住宿,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对所有学生进行调研,并根据学生的远近对是否寄宿进行了重新界定。全体教师经过两个周的走访和调查并在一起商讨,觉得以学校2.5公里为界限比较合理,2.5公里以外的学生住宿,以内的学生走读。对住宿生进行界定后学校住宿生由原来的三百多人减少到一百三十多人,人数减少后居住的面积有了很大的提高,环境有所改进,资源利用比较合理;另一方面也利于学校的管理。

二、解决难点,搞好生活后勤。

住宿生离学校远,而学生的伙食是家长关心的热点,也是学校管理的难点。一是投资13万元改善师生就餐环境,建立了学生餐饮中心可供一百五十名学生共同就餐,这样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就餐难的问题。二是学生与教师同吃,抽教师专管,请家长监督、师生评议,统一标准,周日出次周饭、菜谱,各班生活委员收款定餐,吃后评议给钱。食谱要荤素搭配,营养合理,但学生众口难调,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合理膳食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征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三是学校通过采购锅炉设备为学生免费供应开水。四是学生住的管理。采取学生自己管自己的办法,要求达到"八线四面"即:毛巾、电壶、脸盆、刷牙具、挎包、被子、箱柜、鞋子等摆放一条线。墙、顶棚、地、箱柜面干净无尘,采取日评比,即时整改,广播通报,教师监管,学生的评比结果进入班务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使学生学会自立生活。

三、抓住特点,营造家庭氛围。

由于小学阶段寄宿生普遍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多对集体生活充满新奇感,也有离开家庭的失落感。对此,我们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对班主任、任课教师提出"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要求,从细微处考虑学生日常起居、学习活动的需要,全力营造家庭氛围,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时能体会到家的温暖。

1.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打消思念家长和亲人的念头。学校在下午放学后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让学生在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组织下开展有趣的体育活动。如陪老师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篮球、跳绳等很多有趣的体育活动。晚休之前再安排一个小时的晚活动,晚活动可以到图书室借书,开展有益的室内活动,还有的老师利用教室的电视给同学们放有意义的电影、动画片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2.开展亲情电话,使寄宿生和家长沟通更为方便。

一方面学校和移动公司开展"家校通"亲情电话,让每位家长存话费送"通话卡",学生只需要把"通话卡"放在电话上一刷就可以和家长一月免费通话六十分钟(每天通话三分钟)。另一方面学校设一部办公电话可以让家庭困难的学生拨打,使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更加的方便。

3.精细管理,精心照顾。

要求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把寄宿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谁生病了,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教师;同学之间有摩擦了,首先想到的也是教师;学生有困难了,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老师。另外学校还要求值周教师住在值班室里,晚上定期到学生宿舍查看学生,学生有什么困难和情况学校和老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

四、加强管理,注重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住下来学习,不仅希望我们管好他们,更希望我们教育好他们。因此,我们从小处着手抓养成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学会生活自理;做合作的"伙伴",学会关心,要求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关心、相互合作,有困难共同解决;做文明的"标兵",学会尊重,同学之间要有礼貌,不损人利己,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做环保的"卫士",个人卫生自觉搞,公共卫生争着做。同时学校制定了《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对文明宿舍和舍长进行奖励,激励学生不断向规范靠拢,向先进看齐。学校安排专职教师每天早晨对每个宿舍进行卫生检查评比,教学生打扫卫生,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叠被子等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

五、狠抓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安全。

学生寄宿学习,安全是第一要务。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室、宿舍、食堂,寻找管理盲点,对症下药,不断提出新的管理要求,强化安全教育。一是从时间上排查,早晨起床后有专职教师检查卫生的同时检查宿舍的安全,其他时间由值周教师不定期的进行安全和卫生检查。二是从地点上排查,校门外、操场、内院、食堂。人的管理是第一位的,学校对直接管理服务学生的班主任强化责任制,签订安全责任状,班主任再和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确保安全工作形成网络,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两年来,无一起安全事故。管理是一门科学,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更有其独特的要求,只有不断总结和探索才能不断完善。

针对问题,通过以上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寄宿生在学校里能够得到很好的管理和照顾,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能够很好的自律,确保无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和措施到位使家长比较放心的把孩子交到学校来,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上一篇:怎样成为孩子心目中那位喜爱的老师 下一篇:积木游戏中幼儿数学行为及教师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