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史怀泽和他的丛林生活

时间:2022-08-27 09:35:17

圣人史怀泽和他的丛林生活

30岁的时候,德国人史怀泽已经在神学、哲学、音乐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摆在他面前的是可以预见的锦绣前程以及各种声名。但是,史怀泽,这个千古奇人,竟然放弃这一切他曾经奋力追求的东西,决心去为非洲苦难的黑人进行医疗工作。

要当一名医师,那就得从头学起。而且到非洲去医治土人,光学一专门的科目是不够的,必须当一名“万能”医生,才能应付那种局面。此外,在那蛮貊之邦,想必有不少未被欧洲医学界所知的病症。史怀泽已经是个30岁的人了,面对艰深繁琐的医学知识,他能从头学起这门令人头疼的学问吗?

史怀泽发下了重誓,一定要完成这个心愿。他的这个决心传出以后,引起了一场剧烈的震荡。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对史怀泽的抉择最感愤懑的,该数他的恩师、免费教他风琴的魏多老师。这位老人发了疯一般地向他发怒:“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热心地把风琴弹奏的所有秘密都教给你吗?是因为我看中了你,想把面临失传的这种美丽的音乐,传给后世的。你怎么可以把风琴一把丢弃,跑到非洲食人族的地方去?你去了又怎样?能把他们怎样?你知道这是对我、对风琴的背叛吗!”(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史怀泽作为德国人成为法国人的俘虏时,正是这位可爱的老人在巴黎为他活动,解除了他的俘虏身份,让他重新回到非洲丛林里的医院。)

不管怎么说,史怀泽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医科学生生涯。他整整花了7年岁月完成学业。1913年,38岁的史怀泽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于是,史怀泽带着筹集到的去非洲行医所需要的医药、医疗器具等,携带妻子踏上了前往非洲的旅途。

一个世纪前的非洲原始森林里的黑人过着原始的生活,面临着文明世界的人们想象不到的各种疾病的威胁。采采蝇(tsetse-fly)传播的昏睡病非常可怕。这种病开始是发高烧,发高烧时病人头疼难忍,有些人忍不住这种痛苦,有的人自杀,有的人发疯,也有的人失去记忆成为。发热期约三天,以后就非常想睡,一坐下来就沉沉睡去,最后陷入昏睡状态,失去一切感觉,大小便也不能控制,瘦成一身皮包骨,憔悴枯槁不成人形,最后是并发肺炎,一命呜呼。一个人口大约为三千人的部落因为这种昏睡病,在两年间就只剩下五百人,乌干达有个时期,在六年之间从30万人口减少到3万。有趣的是,采采蝇根本不袭击穿白衣服的人,而可怜的黑人因为他们那种黑肤色,身上每个地方都会受到叮蛰。

人们还容易得一种因脱肛而引起的肠闭塞的病症。这种病发作时,病人痛楚难当,如果不给予适当的治疗,患者在两三天之内就会因为剧痛而死。在非洲,得此病的人只有死路一条。每有这种病人,史怀泽便禁不住感慨万千――我是这里方圆数百公里以内,唯一能救这不幸病患的人。只因我来到这里,所以才能救这人的性命,这是多么值得感谢的事啊!他常这么想。

史怀泽一到就被众多的病患包围。亲爱的朋友,不要以为这儿有什么豪华的医院等着这位热情的医生,史怀泽到来时连一个临时的棚子都没有,甚至连黑人医务助手也没有。史怀泽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所老鸡舍,很窄,屋顶也有洞,史怀泽决定拿它来做临时的医务室。匆匆地修理了一下,摆上了药品,弄来一把旧椅子,史怀泽就在鸡舍里开展他的医疗服务了。

过了一段时间,史怀泽开始修建医院。修建医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当地的土著并没有劳动的习惯,没有人监督他们就不干活儿,因此史怀泽一边给病人看病,一边还要充当监工,客串建筑师。有时候,史怀泽不禁想:“我究竟是医生,还是工头儿呢?”然而只要是对这可怜的人们有益的事情,怎样的辛劳,史怀泽都不在乎。医院总算修建好了,候诊室和病舍也建好了,医院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渐趋完善。同时人们也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向他求助。史怀泽只有夜以继日地工作,真正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在以后的53年生涯里,史怀泽以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惊人意志力,不仅救治了大量的黑人,而且继续耕耘在哲学、神学、音乐领域,并在这些领域留下一流的著作,成就了他作为神学家、牧师、哲学家、音乐家、著作家的一系列成就。然而最重要的是,史怀泽以一个医生的身份,身体力行,将爱传播给蛮荒的非洲社会。这才是爱的实践。没有实践的宗教、道德,不外都是空论而已。因此,在举世滔滔中,史怀泽一生的行为显得那么珍贵,那么值得崇敬。他伟大的奉献精神以及在各方面的杰出成就,使他获得了歌德奖、诺贝尔和平奖,以及无数其他的荣誉和奖励。汇集在他身上的美誉,数不胜数:人性的天才、和平的使徒、基督的重生、丛林的圣者、人性的布道者、人类之友、活的巴赫、20世纪最伟大的人等。

这么伟大的人物,一本传记根本不足以描述其德行之万一。由台湾著名作家钟肇政编译的《史怀泽传》,突出地描绘了史怀泽以无私的大德和超绝的意志在非洲丛林里进行艰苦与创造性的工作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于自己的坚韧意志,史怀泽也感慨万千:“唯其相信真理与精神的力量,所以我确信人类的未来是光明的。在我的一生里,也有过辛劳、匮乏、悲哀,累累相积,如果我的神经再弱一点,可能我已遭到挫折。”史怀泽的一身浩然正气、贯彻始终的毅力、无私的爱、永远不厌倦的奋斗,他的每一项品质都值得我们作为一生的榜样。这本传记实在是最有价值的励志书,值得任何有志者一读再读。

值得一提的是,在书中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触描写了非洲丛林里土人的原始生活,读来往往令人忍俊不禁。

他这样介绍史怀泽的助手黑人约瑟夫:他不识字,但记忆能力超强,对药瓶标签上的字体很快能记住,任何药品都可以辨别出来。对人身上的各部位,他都用菜单用语来表达。例如:“医生,这女人说她右边排骨痛。”“这病人臀肉痛。”最后,作者不忘补上一句他的“臆测”:“这是因为他当了多年厨师的缘故吧。”

病人看病,往往拖老携幼,而且一家子都得住在医院里。作者这样慢条斯理地介绍说,这是因为“病人远从二三百公里外的地方用独木舟运来,因为没有陆路可通,所以必须由家属划好几天的船才能来到。而且不能把孩子留在家里,只好也一起带来。来到后,如果把病人留下,家属先回去了,将来病人要回家时便无法和家人联系,要他们来接。医院只得把病患一家人全部留下来,而且土人家里多半没事,举家出来也不碍事。”

土人不懂生病有生病的原因,认为都是魔鬼、魔法,或者虫儿引起的,因此非常惧怕被认为是能作法的东西。作者时时不忘以幽默之笔描写土人的可爱,他这样描写一位被史怀泽救治好的心脏病患者:“病人惊喜地说:‘医生,谢谢您给的药,吃下去后,胸口的虫儿都被赶到脚那边去了。这次请您把我脚上的虫儿都赶走吧。’”

作者还以详细的笔触介绍了土人的禁忌与诅咒。有些禁忌有令人惊诧恐怖的神秘力量,可招来杀身之祸或某种可怕的不幸。如一个小学生的禁忌是不能吃香蕉。一天,他吃了用锅子煮过的鱼,吃了以后同学才告诉他锅里还剩一些香蕉。这个少年听后立即全身痉挛,痛苦了几个小时之后死了。不过如果是极受土人信任与尊崇的白人,便可打破这种禁忌,把他从万劫不复的困境中拯救过来。如有个女人的禁忌是不得在镜子、金属、水面看到自己的影子。她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禁忌在扛东西过独木桥时,屡次跌进河里几乎淹死。她去求医院的医生帮助她,她这样对医生说:“您所信的神,比我们所信的神更强,希望您能救我,脱离这个禁忌。如果你愿意为我祷告,我就愿意奋起勇气来照镜子。”在医生的帮助下,这个妇女拼命地看了看镜子,结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女人高兴得跳起来,从此破了这禁忌。还有一个故事也颇有趣,我们中国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风俗。一个女人丧失了几个小女儿,她相信这是恶鬼作祟的结果。下一次,当她又生下另一个小孩时,马上大声呼叫:“哇,好漂亮的男孩子啊!”虽然又是一个女婴,可是这位母亲还是这么喊叫,并给女婴取了个男孩的名字,当做男孩来抚养,为了就是不让那恶鬼知道她又有一个女孩。事实上,这女孩还真的给养大了。

作者精致优美的语言为阅读平添了无数的乐趣,如:“微风从河面吹拂过来,拂着附近的椰子叶。小羊们在割得很整齐的草坪上吃草。每一头山羊都有白鹭鸶跟着。河面上飞掠而过的鸟,把影子投在河水上,雎鸠在高空中飞翔。辉耀的花朵点缀着纠缠在一块的蔓草上,清晰地描绘出河岸的线。距河岸有段距离的地方,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威胁般地耸峙着。博士那斑白的浓眉下的蓝眼,每当羚羊为了受他的抚摸而轻轻地向他撞过去时,便会放射出亲切的光芒。”

这是何等优美和谐的人间仙境!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

上一篇:别让果实成为诱惑 下一篇:爱之深·责之切·盼之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