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降损方法

时间:2022-08-27 08:51:20

浅析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降损方法

摘要:农村电网电能在传输中产生的电能和电压的损耗,是和农村供电线路过长,供电面积分布过广以及其它农村特有的电力状况是分不开的。降低农村电网的线损首先要把农村电网的线损按照性质分类,然后针对农村电网的功率分布的具体问题,详细拟订出一套完整的降损方案在农村电网线管理工作中配套实施达到降损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电网; 线损管理; 问题与降损方法

中图分类号:TM71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电网线损主要特征

农村电网主要特点是供电线路比较长;供电面积分布比较广;负载小并且分散;用电季节差异大;设备利用率过低。由于农村电网发展速度较快,容易产生布局不合理,施工无计划,以及质量过差等主要不足。农村电网除了正常生活用电之外,由于季节性原因排水灌溉等大型农用设备施工用电量较大。农民安全用电知识很贫乏,农电管理人员专业队伍不稳定,在农忙季节很容易产生超负荷电流变动,由于电流过大,导致电能损耗。

农村电网由于电力员工不足,供电线路维护难度大,供用电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管理不够严格,出现漏洞,造成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电网元件漏电,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以及抄表人员漏抄,错抄等而引起的电能损失。由于这种损耗无一定规律,又不易测算,就会产生不明原因损耗。

农村电网工程使用的线路等级都是按照正常生活用电配备的,导线,变压器,电动机的绕组,都是铜或者铝材料的导体当电流通过时,对电流呈现一种阻力,此阻力称为导体的电阻。电能在电力网传输中,必须克服导体的电阻,从而产生了电能损耗,这一损耗见之于导体发热。由于这种损耗是由导体的电阻引起的,所以称为电阻损耗,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变压器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建立并维持交流变电磁场,才能升压或降压。电动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建立并维持旋转磁场,才能通过运转来带动生产机械工作。电流在电气设备中建立磁场的过程,也就是电磁转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交流变换磁场的作用,电流在电气设备的铁芯中产生了磁滞和涡流,导致铁芯发热,于是也会产生电能损耗。 二、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农村在电力网传输分配过程中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具体归纳为可管理线损,经济线损和定额线损。通过这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和研究制定出最好的降损方案为国家节约用电,节约能源。

管理线损:是由与管理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损耗电量,它等于统计线损(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差值。

管理线损的主要来源于一、人为的窃电,导致电力部门售电量数值和真实用电量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二、电力工作人员抄表时产生的误差,常常出现的漏抄、错抄、甚至还有个别的员工由于工作散漫进行估抄造成供售电量的差异,人为失误导致的电能损耗。三、由于日常维护不及时,导致的供电线路接头处接触不良、绝缘子被击穿或者绝缘子表面脏污,产生低压线路漏电和放点,消耗电能。四、电力设施过于老化,老式机械电能表的运转功率速度过慢,于是产生电能表和互感器产生误差造成计量失真,这些问题都是线损管理方面的问题,降低线损首先要从管理入手,因地制宜。

完善线损管理体系,这个问题要从农村电网供电局开始抓起,具体需要落实到供电所和电工组,一致到各个岗位进行线损指标考核。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头,抓管理,齐抓共管职责到位,奖罚分明。供电局做好资金投入,做好管网改造,做好电表的统一安装和管理,销毁淘汰陈旧的老式机械电能表,更换新型电子式高精度电能表,减少电能表的电能损耗,是农村电网今后计量的必选。定期开展夜间巡视线路,检查绝缘子和导线接头有无发热打火现象;定期登杆清扫,擦拭绝缘子上的污垢,防止绝缘子脏污、闪络,以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对于农村无表临时用电、窃电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彻底清除。

为了巩固农电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农电职工统一规划对固定工和聘用农电抄表工进行规范管理,整体考核,持证上岗。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企业利益与自身密不可分。规范抄表时间,实行统一的抄表时间,可以减少因抄表时间差造成的线损波动,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月线损。进行抄表轮片制度,严格抄表管理同时也要加强计量管理。对农村用电计量装置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台账,按时进行校验。推广使用电子式电能表,标记铅封,由供电所用电人员统一管理。不定期进行用电计量装置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表计,减少计量误差引起的电能损耗。杜绝人为造成的线损。

经济线损:设备状况固定的情况下,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方式及潮流分布以及负荷情况,随着供电负荷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实际上存在一个最低的线损率,这个最低的线损率称为经济线损,相应的电流称为经济电流。

经济线损来源于:导线,变压器,电动机的绕组,以铜或者铝材料为导体时当电流通过情况下,对电流呈现的特有阻力。电能在电力网传输中,必须克服导体的电阻,从而产生了电能损耗。

定额线损的数值主要来源于“统计线损”,做好统计线损的工作是定额线损的主要依据。统计线损是电网线路基础控制体系,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电力网管理档案。管理档案里包括负荷资料、电网设备的具体参数等相关电能变化数值。这些档案是线损理论计算的基本数值,档案详细到每条线路、每一台变电器、的考核。为了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必须遵守统一抄表制度,确保在同一个时间进行同一条线路的数值的提取。尤其是总表电量抄写的时候必须在同一时间抄写。如果不能同一时间抄表,就会造成人为的线损,导致其它数值的误差,给其它测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通过计算和测试,掌握各种损耗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和改进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中的薄弱环节,使线损管理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三、改良电力设备达到降损的目标

依据我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了更好的把降损工作在农村电网改革中落到实处。农网节能降损措施不单单在书面上和人为上下功夫,还要在电力设备放在重要位置。

技术线损的电量损失主要集中在传输设备上,正比于电流平方的配电线路导线和变压器绕组中的电能损失,也称负载损失;与运行电压有关的变压器损失和电容、电缆的绝缘介质损失,电能表电压线圈损耗,互感器铁心损耗等,也称空载损失。技术线损电量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予以降低,包括需要增加一定投资对电力网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不需要增加投资仅需改善电网运行方式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损耗。

根据农电网线中无功负荷和无功状况分布,合理的选择无功补偿容量和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

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节能降损的重要性,结合农村电网的实际状况,进行电力设备的改良,简化电压等级、优化无功配置、延伸高压向负荷中心直接供电、缩短配网供电半径、减少交叉供电线路和迂回供电线路,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总结:农村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组织、管理和技术全方位开展工作。农村电网降损过程,是电力部门技术管理的具体体现。也是反映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科学合理规划的总体展示。通过实际线路架设,变电设施的布置,理论线损的计算对不明消耗范围的控制,技术分析合理调控供电网络调压,制定电网规划和电容补偿方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日荣;;农村电网线损管理要点[J];农村电气化;2006年12期

[2] 田富礼;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的有益尝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998年02期

[3] 张国栋;;浅析农村电网的降损节能[J];电力学报;2006年01期

上一篇:漏磁检测技术在油罐底板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速线材轧制节电的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