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方法教育途径

时间:2022-08-27 08:03:58

探索思考初中物理中的科学方法教育途径

摘要:初中物理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教育功能,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下老师重点思考的内容。本文主要探索初中物理中科学方法的作用进行探索,指出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学方法;多媒体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世界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科学理论价值。初中物理面对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新课标也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改变传统的数字教育模式,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的物理教学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一、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新课标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实施自主、开放、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老师所讲的知识,老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提倡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方法是研究物理的重要依据,因此,老师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方法的渗透。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对物理中抽象的概念有具体的理解。例如:老师在对学生讲解摩擦力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摩擦起电的真实存在。老师可以让学生撕一些小纸屑,让学生拿出一支塑料壳子的圆珠笔,让圆珠笔在头发间来回的摩擦,然后用圆珠笔去接触小纸屑,学生就会惊奇的发现小纸屑自动的沾副到圆珠笔上。老师还可以问学生冬天在和同学牵手一起走路的时候,会不会突然地被“电”到,特别是穿羽绒服的时候,还有在坐公交车去模铁棒的时候,会不会被突然的“电”一下?老师通过让学生做圆珠笔和纸屑摩擦的实验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神秘,切实的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对科学的认识,对摩擦、摩擦起电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课堂是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地方。因此,老师要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实施物流教育。

老师在教学生使用物理实验器材的时候,要加强对学生操作过程的指导,同时,也要做好教学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互动教学。

首先,老师要做好调控实验器材的操作秩序。学生在学习使用武力实验器材时,大多是很热情很感兴趣的,这使得课堂纪律往往得不到保持。因此,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的组织教学,保持课堂的纪律。学生在使用物理器材之前,老师要注重对学生讲解器材的使用方法,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认真的观摩,在观摩之后再进行试验。对于一些没有危险性的物理器材,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自己研究使用。例如:老师在讲解各种物体的密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探索出物体密度、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在试验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解,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

其次,在试验完成后,老师要让学生对所有的物理实验器材进行整理,让物理器材物归原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自己动手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后,老师在学生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要交给学生具体的科学实验方法。学生要进行试验的前提是掌握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老师要来回的巡视,对学生的试验进行检查,了解学生是否是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的,对于不规范操作的同学,老师要及时的指出来,并告诉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老师还要善于总结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全体同学进行强调,让学生反省自己是不是也存在同样不足的地方,并及时的改正。

学位生在实施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求老师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实验环节,对学生物理实验器材的保管、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器材使用方法,运用科学的知识解释物理中的现象,并通过试验的方式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的妙用

多媒体教学是现今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的有机结合,是通过文本、图形、动画和声音等多种教育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来辅助教学的软件。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果单靠各种观察和实验是很难达到学习的理想效果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观看,把物理中抽象的知识更具体的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如:物理课本中分子运动及原子结构的知识,电、磁场知识,光和声波的知识以及大气压强等抽象知识是无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吸引力、良好的交互性、省时高效以及资源共享等特点,在物体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多彩的视听世界,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方式,以让学生觉得新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总结:

学习物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物理课堂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因此,初中老师在实施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方法的使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关英超,王传利.以“转换法”为例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J].物理教学探讨,2013,07:31-32.

[2]乔通,邢红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知识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研究[J].物理教师,2011,01:18-19+21.

[3]安风华.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李钧.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设置[J].物理教师,2013,12:9-10.

[5]潘桂珍.初探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8:153-154.

上一篇:如何做到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相关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