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危险降临身边

时间:2022-08-26 11:39:04

每个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日夕祸福,就像5・12汶川大地震――一瞬间,大地裂口,无情的吞没了数以万计的房屋和生命,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

环境和生命,无时不充满若变化;自然灾难和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如果,危险突然降临到我们身边,该怎么办?

也许,危险来临之前,培养安全意识、学习自救知识;灾难之后,学会释放、学会坚强,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能做

1 掌握安全知识 我们可以在平时多积累防灾,自救方面的知识,关键时刻运用知识为自己寻求最大的安全保障。

2 培养安全意识 平时养成远离或者能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比如说,去到陌生的环境,第一件事情是看明白消防逃生路线,或者,在雨季尽量不要选择山区旅游,避免遇到滑坡,泥石流等。

3 保持镇静 当危险来临,慌乱是最大的敌人。“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危险保持镇静,是战胜各种天灾人祸,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

4 积极自救 运用我们平时所掌握的知识,第一时间设法寻求他人的帮助或利用身边可用之物,先脱离生命危险。

5 对外求救 记牢住这三个电话号:110(匪警),119(火警),120(医院急救),如果去到境外,请先索取并牢记当地有效的应急电话号码。

6 认真阅读此专题 在下面的文章里,我们将详细分析几种主要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也许能对大家的知识累计和安全保障起到一定作用。

7 分享安全知识 请将你所掌握的安全知识告诉给家人,朋友和同事,特别是行动能力差的小孩和老人,将此当作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来掌握以防危险突然降临而不知所措。

面对灾难,你该怎么办?

不要以为危险离我们很远,实则不然,在我们身边,危险的隐患一直存在。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应对危险的方法,便能更积极的应对。不是哭泣,等待、怨天尤人,而是冷静、沉着的寻找正确方法,以求最大可能的保证生命安全。

火灾

你可以掌握的知识

如果油锅着火 切忌用水浇,以防燃着的油溅出来,引燃厨房中的其他可燃物。应该立即盖上锅盖或将切好的菜放入锅内,锅里的油水隔绝了空气就会熄灭。

如果家用电器起火 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物将火压灭。切记不要用水扑救,因为水能导电,容易造成触电伤人。若电视机起火,灭火时要特别注意从侧面靠近电视机,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如果液化气漏气着火 除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压外,还可将干粉或苏打粉用力撒向火焰根部,在火熄灭的同时关闭阀门。

如果酒精火锅突然起火 千万不能用嘴吹,可用茶杯盖或小菜碟等盖在酒精罐上灭火。

灭火不可乱用水 水是家中最实用最简单的灭火剂。若是纸张、木头或布起火,可用它来扑灭。但如果是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则不要用水扑救。

灭火速度是关键 沙土、淋湿的棉被、麻袋也能灭火,关键在于快,不要给火蔓延的机会。

你可以采取的自救

1 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过气来,此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趴在地面上或蹲着,以便寻找出口逃生。

2 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找些毛巾等织物,浸上水堵在嘴和鼻处,用以起到一定的滤毒作用,必要时自己的小便都可以,以便迅速冲出烟雾区。

3 当楼房失火时,如果楼梯被火封住,就不要习惯地硬走楼梯,应该寻找没有发生燃烧的房间,将房门封闭,防止烟火侵入。

4 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

5 如果大火已逼近你躲避的房间,则应该打开窗户或到阳台上呼救,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绳索等物,连接绳索,将它牢牢地系在室内固定或承重物体上,沿着绳索攀到安全地带。

6如果你的衣服被烧着,应该尽快地脱掉,就地进行扑打;如果来不及脱掉,可以躺在地上就地翻滚,不要带火奔跑,这样不但烧伤自己的身体,而且还容易传播火种。

7 当天棚,房梁啪啪地作响并要坍塌时,要贴近屋角或墙边行走,以防天棚塌落砸伤。

8 发生火灾,呼救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你可能会犯的错误

原路脱险 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发现人多拥挤,或逃路被断时就失去了最佳逃生时间。

向光朝亮 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火场中,90%的可能光亮处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 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

自高向下 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有可能是自投火海。

冒险跳楼 当选择的逃生路线失败,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千万不要做跳楼、跳窗等盲目冒险的行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摔下地狱。

你可以掌握的知识

车辆撞击失火时驾驶人应立即熄火停车,切断油路、电源,让车内人员迅速离开车辆;如车辆碰撞变形,车门无法打开,可尝试按下车窗或打碎玻璃脱身:如身上着火,应立即下车倒地滚动,并且不要张嘴深呼吸或高声呼喊。

车辆翻倒时 驾驶人应抓紧方向盘,两脚钩住踏板,随车体旋转,乘客应趴到座椅上并抓住车内固定物。

车辆落水时 若水浅没淹没车辆,设法从车门逃生:若水较深,应先深呼吸再迅速用力推开车门浮出水面。

车辆追尾碰撞时 碰撞部位不在驾驶员一侧时,驾驶员应双手紧握方向盘,两腿向前蹬直,身体后倾,保持身体平衡,以免在车辆撞击时头部碰撞挡风玻璃;如碰撞部位临近驾驶员或撞击力度过大时,驾驶员应迅速躲离方向盘,并将两脚抬起,以免受到挤压。

车祸

你可以采取的自救

胸部 剧痛,呼吸困难

怀疑伤情、肋骨骨折刺伤肺部

发生车祸时,撞击是驾驶员最易受到的伤害。如果怀疑骨折伤者千万不要贸然移动身体,最好打手机求救或者求助他人。

腹部疼痛

怀疑伤情:肝脾破裂大出血

有些车的方向盘比较靠下,发生撞击时,肝脏和脾脏等器官最易受到侵害。假如肝脾破裂,发生大出血时通常会伴有腹痛,但这种疼痛并非难以忍受,很多伤者的神智仍会清醒。此时,还应判断清楚待在车里是否安全,如果车子有起火等隐患,则要缓慢地离开

车。但最好不要长距离走动,同时动作要缓慢。

出血怀疑伤情、外伤

撞击或其他原因都可能令司机的头颈部或胸部受到外伤。颈部的血管是最重要的部位,最好先检查颈部是否出血。在大量出血时最好能用毛巾或其他替代品暂时包扎,以免失血过多,能撑到医务人员到来后仔细处理伤口。

肢体疼痛、肿胀畸形

怀疑伤情:骨折

骨折后最忌自己乱动或是被别人错误包扎,搬动伤者前一定要确定伤肢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否则血管和神经都可能在搬动时受到伤害。最好找木板或是较直、有一定粗度的树枝,同时用三根固定带将两至三块木板在伤肢的上中下三个部位横向绑扎结实。

脖子疼

怀疑伤情:颈椎错位

车祸中,副驾驶座位上的乘员容易发生颈部损伤。如果感觉自己的颈椎或腰椎受到了冲击,应坚持请专业医护人员搬动,否则很有可能形成永久性的伤害,甚至瘫痪。非专业人士在万不得以情势下搬动颈部损伤的病人时,要非常小心,要在有硬板担架的情况下用平铲的方式才能搬动,还要用颈托等固定。

你可能会犯的错误

用不洁物品招伤口 在发生创伤时,很多人会因为慌乱,随便拿东西捂在伤口上,比如撕下座套、衣服等。这很可能导致二次感染,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出现大伤口或者动脉破损的时候。

骨折时随意移动 当出现骨折时,不要轻易搬动伤员,尤其是在颈椎骨折时,否则可能会导致瘫痪甚至生命危险。应该在急救之后等待医务人员前来处理。

拔出刺入身体的物品 当有物体刺入体腔或肢体时,不要将其拔出。因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物体能够暂时起填塞止血作用,而一旦现场拔除,可能会招致大出血而来不及抢救。应该保留刺入物靠近体表的一段,并用消毒棉花对周围的伤口进行涂抹。

地震

你可以掌握的知识

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 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 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蹲在暖气旁较安全,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 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尽量靠近水源处。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打碎门窗,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在这种情况下,用硬物敲碎门窗,确保出口。

在公共场所,请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户外的场合,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不要在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地方停留。

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 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强烈地震发生时,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

避难时要徒步 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你可以采取的自救

1 专家认为,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若能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给自己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2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3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4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度被埋压。

5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6 不要乱呼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你可能会犯的错误

错误地地选择避险地点 当你不能判断房顶是否会塌落的时候,躲在床下或者桌子下面是很危险的。应选择坚固的家具或者物体旁边,家具可以承受倒塌物的部分力度,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慌不择路 根据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由于逃生本能的促使,仓皇跳楼、拥挤踩踏死亡的人数不少。往往不是地震本身造成了伤害,而是惊慌失措的踩踏等制造了二次伤害。

危险之后心理自助手册

中毒,SARS,坠机,洪水,海啸,刚刚发生的地震,这些灾难性事件夺去的不仅是人的性命,还有幸存者的健康心灵。有多少从灾难中侥幸逃生的人,虽然捡回性命,却丢失了快乐,夜夜来袭的梦魇,反复重现着灾难中的情景,让他们无法安枕。如何拯救这些心灵,让他们重拾往日的快乐?

我们如何帮助自己?

灾难发生后,快速地让我们回复到日常的生活状态最重要。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法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

我们要:

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

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的保证。

多与亲人和家人聚在一起,有任何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

如果能够,请一如既往地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帮他们等同帮自己,帮别人的亲人就是在帮自己的亲人。

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一起共担,一同面对,重拾勇气和信心以告慰逝去的亲朋好友。

相信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能过去,因为一切必然会过去。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亲人朋友及共同经历的人一同分担悲痛。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不要内疚,如果身旁已有亲人离去,自己却无力救助他们,不要因此内疚,你和他们一样经历过灾难,只是你幸运一点。

不要拒绝帮助,来帮助你的人都是真诚的,就如你曾经热心地帮助过别人,接受帮助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儿。

我们如何帮助他人

人类天生具有医治心理创伤的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哭,诉说、喊叫、身体颤抖、捶打胸膛等来宣泄内心的悲伤,因此,对于正在经历死亡事件感受到悲伤的人,我们无需制止、劝慰或者欺骗,只要陪伴在他们身边,倾听他们的悲伤情绪,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他们就会在我们的庇护下走出创

伤的阴影。

我们会有哪些心理反应?

灾难过后,悲伤是自然的;痛苦是自然的;无助感是自然的;绝望感也是自然的……这些情绪都是我们对于非正常的灾难的正常反应,只是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要担心,大多数情绪会在灾难过去数月之内自行缓解。

恐惧和担心

很担心灾难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害怕自己无法应对所发生的一切。

无助感

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觉得世界末日到来或一切转眼成空,觉得相对于自然界人是那么的渺小。

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大多数人会以大声嚎哭或不断啜泣来宣泄或抒解,少数人以麻木、冷漠无表情来表达,内心都压抑着无心名状的悲伤,心境非常低调,情绪感伤。

内疚感

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也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能够避免亲人的死亡,没有来得及向自己的亲人表达自己的关爱,他们就撒手人寰。

强迫性的重复回忆

一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就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创伤事件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一闭上眼就会看到最恐惧最悲伤的画面,一直想如果当时自己在亲人身边就好了,当事件发生时自己甚至正在从事一件无关痛痒的事。

失望和思念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对死亡亲人的怀念常有如针扎般的感受,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今昔何昔,不知冷暖,不觉饥渴。

过度反应

对于地震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等感觉过敏,反应过度,感到没有安全感,易焦虑,失眠,做噩梦,易从恶梦中惊醒,害怕震动、摇摆等甚至任何风吹草动。

身体症状不适

易疲倦、发抖或抽筋,呼吸困难,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子宫痉挛,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

尝试恢复心理弹性

一般而言,灾难发生后,灾难的亲历者都会经历一个情绪与认知的巨烈震荡期,这是正常反应,通常过一段时间,伴随的情绪失调,躯体不适会逐渐缓解和消除。其实,每个人都拥有潜在的积极向上生命能量。我们可能在重新体悟或找回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路上,并不通畅,甚至往往需要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但生命会引导我们走到那一刻。如果我们能够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我们从灾难中恢复甚或茁壮成长的历程将会更加通达。

通向心理弹性10条道路

1 广交朋友 与家人、朋友及他人保持良好关系非常重要。请接受来自关心、倾听你的人的帮助与支持。有人发现积极参与民众群体、信仰团体或其他当地团体的活动可提供社会支持,帮助他人重塑希望。急他人之所急,利人又益己。

2 不要视危机为不可克服的 你不能改变严重压力事件发生的事实,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对这些事件的解释与反应。尝试超越当下,多向前看看,会使你感觉好一点。请注意,在面对困难处境时,一些应对方式或许已使你感觉好受一些了。

3 知道变化乃生活之构成部分 缘于逆境,一些目标可能永不能实现。认识到有些事情不能改变会有助于你将精力聚焦于可改变的事情上。

4 坚定实现你的目标 确定一些现实的目标。坚持不懈去做――即便看起来成果甚微――将使你趋近你的目标。不要老盯在那些完成不了的任务上,多问问自己,“据我所知,什么事情今天完成了,就会助我迈步要达到的方向?”

5 采取坚决行动 尽你所能应对逆境。采取坚决行动,而非完全绕开问题与压力,指望问题与压力会自行离开。

6 寻求机会发现自我 人们需要学会认识自己,通常是在与丧失抗争后,我们获得了某方面的成长。一些人经历过艰难困苦后说他们人际关系改善了,即便自感脆弱但有了更强壮的感觉,自我价值感增强了,精神头更好了,对生命的理解更深了。

7 培养对自己的乐观态度 相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自己弹性适应的潜能。

8 心存高远,从长计议 即便面对非常痛楚的事情,也请尝试着将其置于更宽广的情境中进行思考,从长计议。不要过于偏激地看问题。

9 对前景充满乐观 对前景的乐观态度会使你觉得生活中将有好的事情发生。尝试着想象一下你想要什么,而不是整日对你所害怕的东西忧心忡忡。

10 善待自己 关注一下自己的需要与感受。参加能让你觉得享受与放松的活动。坚持日常训练。善待自己,有助于你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以处理你所面临的情形,这需要弹性。增强弹性的还有其他有益途径。比如,一些人通过写作以抒解他们内心有关生活中遇到灾难或压力事件的想法与感受。静坐冥想或祈福也能帮助人们建立人际关系并重拾希望。

找到有效途径的钥匙就在你自己所经历的灾难中,灾难能够让你更好地弹性适应。

(资料来源 美国心理学会求助中心)

上一篇:试离婚,给危机一个喘息的机会 下一篇:让寂寞不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