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共生 文脉相呈

时间:2022-08-26 11:29:44

环境共生 文脉相呈

摘要:本工程不但要处理好自身功能,而且还扮演好其地标建筑的角色,作到功能适用,环境共生,文脉清晰,顺应时代

关键词:功能适用; 环境共生

Abstract: the project not only to deal with their own function, but also play the role of landmarks, make function applicable, environment coexistence, clear context, advance with The Times

Keywords: function applicable; Symbiotic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工程概况

洛阳艺术中心建筑用地位于洛南新区“时代轴”上,市党政机关办公楼北侧。南北长208米,东西宽250米。基地地形平坦,地块成正南正北趋势。总用地面积52000.26平方米(合78亩)。洛阳艺术中心主要功能为满足国内外大型舞台剧、大型音乐会的演出,满足地方政府召开重要会议的需要。

二、建筑

1、 设计理念和构思:

(1).洛阳艺术中心设计以“功能适用,环境共生,文脉清晰,顺应时代”为宗旨,使之与洛阳现代化新城区奋发向前的氛围相辉映。

(2)、建筑形式遵循自然质朴、规整有序,端庄大气的设计宗旨。

(3)、注重人文环境的创造,让建筑、环境透出人情味和文化品味,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

2、 创建与城市的和谐关系:

(1)总体布局

洛阳艺术中心位于洛南新区行政中心的北部,洛南新区城市中轴线上。用地南为洛阳市党政机关办公大楼,北为洛阳隋唐遗址风景区,东、西两侧为规划的局委办公楼群。考虑行政中心建筑裙的整体风格的协调,将艺术中心的剧场、东西附楼集中布置成“T”型,既与其南面相临的机关办公大楼的“品”字型建筑裙相对应,又与稍远处的政府办公大楼遥相呼应。这一布局使洛南行政中心区内不同功能建筑之间既有统一协调的一面,又呈现出对比和变化。在总体规划布置中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形成简洁明快,流畅大方的总体格局。围绕“T”型艺术中心建筑群布置各类集散场地、广场和停车场、绿化、水体,形成开阔舒展的城市景观。

在建筑布局中,东西附楼和艺术中心剧场的南面主入口占据了用地南侧的三分之一的位置,面南的主立面紧密练成一线,总长188米,蔚为壮观,各部分入口突出且有主次变化。中心剧场占据中央部分并向北伸展,通过北入口广场与宜人路相接,并分隔出东、西两庭院。这样设置,不仅功能分区明确,各部分联系方便,而且从城市的各个角度观察建筑群,均能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并力图在较宽松的用地条件下,对空间进行不均质的组织,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间形态,达到大型城市功能体与城市的友好对话关系。

(2)开放的绿化交融空间:

建筑后退四周道路红线均在30米以上,使建筑与繁忙的城市之间形成绿化屏障。大片的绿地既为建筑提供了绿色景观,同时也向城市开敞,为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空间,为城市提供了可呼吸的“绿肺”。室外绿化中间穿插机动车停车位,不仅满足需要,为建筑的巨大体量与人体尺度之间提供了过渡空间。(3)多重边界空间:边界空间是城市功能体与城市接触的界面。本工程在建筑物与城市的空间处理上,注重建筑多重边界与城市的协调关系。在地面周边临街空间的处理上,采用绿化带把建筑群体与道路隔开,减少建筑的巨大体量对人形成的压迫感,通过软化建筑的边界,创造近人尺度的小型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交通、休闲的空间载体,在各个沿街面均形成良好的沿街景观。

(4)交通组织:

基地四面临路,四个方向均设出入口。南侧为东西附楼和剧场的主入口,东西两侧为舞台机械、布景等出入口,北侧为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出入口。同时,将不同的车流随同人流性质就近设置,将办公车辆停放设于基地东北和西北,而剧场部分的车辆停放在南侧、西南和东南,既方便人员的就近使用,也有利于后期使用中的管理。通过交通组织设计,达到了交通设施的的最大适应性。

3、 建筑与人的和谐关系:

(1)有机平面的设计理念

剧场部分采用传统的经典平面布局。以入口门廊+大厅+观众厅+侧厅构成观众活动的主要空间,其后部为舞台及其附属空间。创造舒适、高效的观演环境室建筑平面设计的出发点。

由南侧入口广场宽阔的台阶拾阶而上至入口门廊,门廊宽45米,进深5米;柱距7.2米,柱径1.3米,柱高13.5米,门廊高大宽阔,入口明亮,气势恢宏。

经入口前厅既进入剧场前厅,前厅三层通高,宽47.5米,进深25米,面积约1100平方米。前厅装修考究,内饰面采用干挂石材,在地板铺装、墙面装饰、吊顶设计上均以牡丹为主体,正前方悬挂的巨幅牡丹画,在水晶吊灯的照射下流光溢彩。

经前厅进入观众厅。观众厅南北长35.7米,东西宽36.3米,面积1300平方米,池座和楼座共1492个,为乙级剧场,其中楼下21排1067座,楼上8排425座,观众可以从前厅两侧的楼梯进入楼座。池座中前段约500座均附设32cm宽的会议桌,排距110cm ,座宽66cm;其余座位的排距为105cm,座宽66cm,观众厅座位由前2排起逐排升起,平均值C取12cm,确保每个座位都有良好的视线。在观众厅的前排设3个无障碍座位。

观众厅侧墙是连绵的柱体造型和起伏的弧形耳光室,上部吊顶也是起伏的弧形吊顶,一排排顶灯如星星嵌入其中,流畅动感的造型如贯穿天地的江河,有形而无声,给人置身银河的感觉。这样设计意喻河洛大地悠久的水文化,不仅起到空间装饰的作用,还解决了面光投射的要求、增强了音响效果。

舞台部分:舞台部分采用“品”字型布局,设有主舞台、侧台和后台,能满足大型舞台局、大型交响乐演出,并能满足地方政府召开重要会议的需要。舞台台口宽18.0米,高18.0米;主舞台深24米,宽32米;后台深22米;侧台16X24米。舞台的台口宽18米,舞台由表演区、乐池、后台化妆、服装等组成。舞台配置升降舞台、旋转舞台、升降乐池等先进的舞台设备。舞台工作栅顶距舞台面23.0米。

剧院的舞台灯光系统所选用的网络系统、调光控制台、调光立柜、灯具等设备、效果都已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而其建筑声学设计进行严格把关,剧院音响使用的均是世界高端产品,其声效顺利通过测试验收并投入使用。剧院的其他功能严格执行舞台设计准则和国家相关规范。

(2)立面与建筑形象

洛阳艺术中心是体现洛阳文化内涵的重要建筑,不仅要体现洛阳当代文化建筑的欣欣向荣,同时也要与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相符,其造型要求庄重、大方和经得起推敲。设计时力求其造型简洁、明快、匀称,建筑群体统一有序,立面虚实变化有致。因采用了“T”型的布置形式,艺术中心有着相互独立性的三部分内容被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整体紧凑、简洁,外部场地舒张有序。考虑洛南新区行政中心区建筑裙得统一协调,建筑造型采用段式划分,既基座、墙身、檐口的基本形式,竖向长窗与入口柱廊相结合,突出立面的节奏感,在大尺度下注意小尺度的运用,使建筑的远观效果和近看效果都比较醒目。

外装修采用干挂石材,竖向玻璃穿采用镀膜淡篮双层玻璃,入口慕墙采用透明白玻璃,以体现建建筑的通透感。与其南侧党正机关办公楼和谐统一,使之成为洛南新区 “时代轴线”上重要坐标。

4、 建筑环保与节能:

(1)节能:通过中空玻璃、节能型材、保温材料的运用以及采取的增加自然通风、日照等措施,并在设备选型上采用能耗较低的设备,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2)环保:通过人车分流和道路绿化降低城市交通噪音的干扰,通过中水的利用、废物的分类收集和施工过程中各项环保措施的制定实施来保证项目全过程的环保达标。

作者简介:

付玉果,女,1979年出生,河南嵩县人,工程师,汉族,从事建筑设计与研究。

孔静雅,女,1990年出生,河南洛阳人,汉族,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水质化验技术研究发展分析 下一篇:医院规划人性化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