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空间结构的发展

时间:2022-07-18 01:47:45

浅析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空间结构的发展

摘要: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大规模生产开始成为可能,伴随而来的就是大宗物资的运输,火车应运而生。从那以后,以火车为核心的铁路运输成为世界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铁路往往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火车站也发展成为物资集散地。发展到现在,火车站逐步成为是城市的交通枢纽、集散中心。对火车站周围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的开发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同时对我国的火车站建设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火车站;城市中心;区域发展;空间结构

Abstract: the first time aft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peopl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greatly enhance, mass production started to become possible, with is the transportation of bulk materials, the train came into being. From then on, to train as the core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 became the world's leading transportation means. Railway often become a national economy, the railway station has become material distribution center. Development up to now, the railway station is the city has gradually become a transport hub, collecting and distributing center. To the railway station of land use and space structure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ity is an important topic, this paper introduces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on the issue,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railway station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Keywords: the station; City center; Regional development; Space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24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火车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的同时,掀开了交通运输历史的新篇章。作为火车停留物资补充的重要场所,火车站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物资集散、人员运输的中心,已经逐步演变成一个城市的中心,一些大型火车站甚至就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建国初期一大批城市的兴起都是依靠铁路运输。火车站地区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一大批城市交通领域的学者投入到火车站及周边地区开发、土地利用以及空间结构利用、火车站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1、 国内外对火车站周边地区研究的进展

铁路运输和火车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的基础服务设施,是一个城市发展必须的基础。上世纪的中叶英国卡罗尔•米克就完成了著作《火车站》,这也是早期火车站建设研究的经典之作,后来大批学者继续对火车站的建设深入研究。

1.1 火车站空间结构的研究

随着铁路成为城市交通空间增长的主要方式,火车站成为城市的重要节点,对于火车站空间结构的利用,主要还是从两个方向:横向和纵向。著名学者安德烈提出了火车站地区的圈层式横向空间的理论,这种理论把火车站分为三大块来建设:①车站中心,就是火车站本身建筑的建设;②人员步行区,考虑到火车站人流大的问题,需要在车站的周边留有人员步行区域,方便人员自有分流;③汽车区域,汽车成为人们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火车站接送人员多,汽车的出入要有专门通道,让火车站与汽车运输自然衔接。纵向空间利用主要是指对火车站周边地下空间的利用,包括地下空间的商业设施开发等。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空间利用率的问题,以及建设更多样化的设施。

图一 火车站地区开发示意图

图二 火车站地区立体空间利用示意图

1.2 火车站地区土地的利用

交通的质量主要一个因素是土地的利用,土地和交通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一些大型的交通设施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更是高。1992年Cervcro提出了一个利用市场的力量增强火车站地区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减少城市的盲目扩张。Peter W.G通过对范库弗峰的案例的研究,提出了火车站与高速路相连的构想,这样可以更好利用商业、办公以及居住的资源,同时建立经济中心,更加增强火车站地区的吸引力,更好地发展商业,提高火车站周边地区土地的利用价值。在1999年的时候Steven总结公共交通土地利用的影响:①直接交通影响;②间接影响,扶助政策的实施;③次要影响,动力和促进力。而且他好分析了火车站对城市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火车站可持续发展的设想。进入新世纪,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对一些老的火车站进行重建和翻新建设,车站对土地的利用再次成为研究重点,安德烈在横向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九种类型:车站中心区再发展、车站中心区扩展、车站中心区驱散、步行合理区再发展、步行合理区扩展、步行合理区驱散、汽车区再发展、汽车区扩展、汽车区驱散。

1.3 火车站地区用地功能

我国目前关于火车站地区用地功能研究主要以火车站地区的圈层结构为基础,分别分析不同圈层的土地使用功能种类及分布状况。张小星(2001)在对广州火车站地区的研究中把火车站地区的土地使用功能划分为三类旧:交通枢纽功能。主要包括售票、候车、站台和集散大厅等;交通配套功能。主要是指集散广场(站前广场);城市功能。主要包括商业、旅业、办公、居住和城市公共服务等。张小星(2001)、姜旭(2004)分别对广州火车站与长春火车站周边的土地利用功能进行了研究,提出火车站核心枢纽区的土地主要以交通枢纽功能为主。对于核心区的土地主要有两种类型: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配套设施。一般火车站土地的利用都与交通有关,是联系城市内外的枢纽地带,紧密度一定要高,土地利用率也要很高。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在地区建设商业服务区,公共服务区等,与火车站地区作为重要的城市中心比较匹配,但是在具体类型的分配上仍可以调整,办公和居住类用地亦占有一定比重,有发展的需要和余地。

图三 火车站地区发展示意图

2、火车站对城市的影响

2.1 火车站与地区经济的关系

火车站是人员、物资、信息交流汇总的节点,是一个城市乃至地区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节点,火车站的物资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以广州南站为例,火车站首先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状况,进而对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从事的行业悄然变化,经济增长方式也开始向批发、零售、旅业等第三产业靠拢,对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简单说,火车站不仅仅是交通要地,更是经济重地,极大改善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对于外资的引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更为现实的讲,火车站使周边地区的地价直线上升,土地经济是不可估量。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大型基础设施,其营运能力对一个城市的通达性和可进入性有重要影响,对一个城市潜在市场的开发有着重大意义。总的来说,火车站对当地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劳务市场以及潜在市场都有着重要作用,对地区工业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图四 广州南站规划图

2.2 火车站对社会的影响

火车站在给城市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空气和噪声污染,铁路的建设也会对城市原有的交通造成破坏,其中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也是一直被投诉的问题,火车站的建设给周边地区带来了效益,但是带来的污染却不仅仅是火车站的周边地区。从生态学来看,交通网在扩展空间结构的同时一定会影响到周边的水网络和生态系统。通过对很多大型的火车站的调研,一些学者就火车站地区的空间结构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形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广州站为例,通过车站地区及其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比较,发现车站地区集中了大量服务设施,增加了车站地区的空间密度,从而提高了实现日常活动的机会,给车站地区带来了增加旅游时间和旅游距离效率的潜力.火车站空间结构对车站周边不同类型的人的生活质量都有影响,需要加强车站地区的空间规划。此外,有的学者还就火车站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初步探讨,一些火车站距离文化古迹较近,火车的运营会对古建筑造成一定的破坏。火车对一些自然景观的影响也是需要被考虑的,对植被的破坏在一些地方开始显现。火车站对社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向更文明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污染和破坏。

结束语

火车站是城市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枢纽,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经济、产业结构、社会都有着重要影响。火车站的建设也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既满通需求,又满足经济需求。目前对火车站周边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和空间扩展上,一些学者也开始研究火车站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坎尼斯•鲍威尔.铁路建筑的发展方向【J】.世界建筑,1995,(3):67—71.

【2】张小星.有轨交通转变下的广州火车站地区城市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

【3】姜旭.长春火车站站北轴心地区城市形态塑造【D】.大连理工大学,2004.

【4】李勇.广州火车站站前地区人流交通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

【5】程晓山. 广州东站广场设计【J】. 中国园林, 2001(3):28-30

【6】李天宏,张洋.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的尺度效应【D】.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2):132-13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析地板采暖的优缺点及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下一篇:建筑施工项目的风险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