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突变 第5期

时间:2022-08-26 10:20:45

【前言】微妙突变 第5期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在没有生产压力的前提下,我们尝试不同于商业社会司空见惯的内容与形式的探索,同时带领学生从不同以往的视角观察和学习。这些努力,或许对北京院这样实力雄厚的地方来说,是在概念和技术探索方面很好的后方支援。展览得以由想法变为现实,我们要感谢朱小地院长、张宇...

说生物,外观的变化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过去十几年,中国城市――如果把它当作一个生命体笼统地说,它的核心内容,它的基因,它的居民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危机感,具有悠久的遗传史,并没有发生巨变。但是它的外观却展现出仿佛基因突变的结果。

把这样的场面这么简单敷陈之后,我们回头还是说建筑和建筑教育。经济收益、居住条件、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变化,但是真正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带有个人色彩和时代影响的独特内容,很少见。周围正在发生的一切,加上已经多得让人觉得平面化了的国际交流和影响,也没有让建筑教育发生什么本质性的改变。原来的基因深植在所有参与者的思想里。把任何略微超出最没有想象力的实用价值的东西,都不看作是建筑的真正内容。把除了让开发商高兴以外乏善可陈的那些毫无形式感的形式,当作建筑。把传授自己熟悉的设计技巧和应付现场变数的经验,也就是把占用学生青春时光,讲零星没血没肉的故事,当作教育。这是把自己摘出来说事。

如果把自己放进去,我们以为适当的教学经历,对建筑师自己的成长有利。那将是学习的过程,提高自身觉悟的过程。适当的研究经历,对建筑师也有利。那将是学会思考和磨练综合判断能力的机会。最近,与来自不同学校和专业背景的同学合作,准备一个展览,对过去两年间的一些尝试和努力,进行整理和展示。所有在现场展示的学生作品,各式各样,不以水平高低分别,而是杂陈一处,希望能反映真实状态。真实状态是 即使年轻学生,思想也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外界污染,大人们所希望看到的纯真,也只是大人们的臆想。

自己的创作、设计和规划研究项目、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论文和设计,这些日常工作对我们来说好比一门门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像学生一样,到点就要去上课,然后吃饭,到期末总结、评图、考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两年前,相继接受《建筑创作》杂志的建议,建立“建筑教育”栏目,为《北京规划建设》杂志写“都市欲望”专栏。一转眼,两年历史了。与编辑朋友的合作,通过编辑与关心相同话题的同行实现有限度的交流,对我们实在是学习经历,在编辑朋友催稿的电话铃间隙,被迫坐下来整理和思考。这次展览对我们与曾经和正在合作的同学们来说,相当于一次阶段性整理。将我们曾经想过的东西,曾经尝试做的东西,放在一个集中的空间里重新审视。这同时意味着新的开始。

在没有生产压力的前提下,我们尝试不同于商业社会司空见惯的内容与形式的探索,同时带领学生从不同以往的视角观察和学习。这些努力,或许对北京院这样实力雄厚的地方来说,是在概念和技术探索方面很好的后方支援。展览得以由想法变为现实,我们要感谢朱小地院长、张宇副院长给予的热情支持,感谢建筑创作杂志金磊主编、张燕副主编、李沉主任和各位责任编辑一直以来的辛勤劳动,感谢为我们指导学生的各位北京院师傅、各位同行。

作者:傅刚和费菁,美国注册建筑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收稿日期:2007年4月

上一篇:时空之桥:磁山文化遗址旅游规划 下一篇:一代风流 千秋神韵:从杜甫、公孙大娘、张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