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开展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2022-08-26 10:16:18

如何有效地开展物理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在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深受人们关注。在物理教学中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就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广大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开发、利用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资源,精心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确保活动顺利地进行。及时进行合理的、多样的评价以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物理;综合实践;有效;开展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了课程改革中的亮点,备受瞩目。当前我们农村学校虽然也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但就开展的情况看并不乐观。下面我就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谈几点想法。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针对目前农村学校中不论是领导还是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不重视的情况,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相关培训,让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和学生,甚至家长多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深刻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以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经过学习和培训让教师和学生知道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从属于物理课程,是组成物理课程的有机部分,在物理课程的实施、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的物理课程理念。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精心设计活动主题,有目的地开展活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和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一样,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盲目地进行。为了更好地开展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必须要合理地开发、利用身边的、学生感兴趣的资源,精心地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们有参加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欲望,并通过有目的地参与活动,从中有所收获。例如,在学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后,学生们初步了解了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再根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私营企业的增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影响到了我们人类的健康。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时要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活动方案。我们指导学生从污染的种类、污染的来源、污染的程度和目前的污染是否得到了控制、你的感受和建议等方面进行。通过调查、搜集、整理、交流、讨论等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环保意识、合作意识得到提高,同时加深学生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形成学生的科学发展观。

另外,做好角色定位,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是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协调者、评价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一定要将自己正确定位,还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由于不敢放手而将学生的工作大包大揽,使得学生不能自主活动;也不能片面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学生去参与和研究与教师无关,教师只是组织者不必参与。其实,不论是主题的确定,还是活动的设计乃至活动的实施过程和评价过程,教师和学生必须要一起参与,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引导、帮助、协调等作用。在教师的帮助、指引下学生们积极地参与,通过收集信息、整理材料、展示成果、交流讨论、辩论等学会思考,学会合作,懂得理解,学会分享,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我们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之后让学生对我校师生的视力状况做一次调查。我和同学们商讨后确定了主题,又一起制订活动方案,一起参与实施等。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地帮助学生们解决,让他们能顺利地继续进行接下去的活动,避免由于挫败感而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有利于教师对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改进,也为下次的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经验。

再者,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使活动有效地进行。对于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该以激励和发展为原则。采用动态的、积极的、形式多样的评价。评价时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注重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的评价应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过程、成果、综合素质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学生从学习的各个环节来全面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找到自信,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全面地发展。

总之,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理念;积极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并灵活地运用课程资源;精心地设计活动方案,用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探究,勇于创新,提高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快乐地去获取知识,科学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