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国周 用心灵照亮井下幽深处

时间:2022-08-26 09:58:04

“四块石头夹块肉”――这是矿工对井下环境的描述。即使是最强壮最胆大的人,一旦来到地下几百米深处,在岩石凿开的缝隙里,在铁一般的漆黑里,听着碎石和水滴溅地的声音,谁都会怀疑自己的勇气,谁都能体会到生命的脆弱。煤矿,是我国安全事故高发区,水、石头、瓦斯、机器设备,件件要人命。煤矿死人,似乎不可避免。

白国周,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开拓四队班长。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苦孩子,17岁下井谋生,18岁当上班组长,26岁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38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凭借用22年时间创造的安全生产奇迹,一举成为全国最知名的煤矿工人。2009年,39岁的白国周创造的“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被推向全国,他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被张德江副总理在中南海亲切接见。

从17岁下井开始,24年里,他一直从事最危险的井下开拓工作,平均每年下井340天以上,累计下井8000多次、80000多个小时,却没发生过一次大小事故,甚至手脚也从未有过磕伤、碰伤;从18岁当班组长开始,他23年里带过的230多名弟兄,从未出过一例大小工伤;从他手下,走出了13名班组长,这13名班组长各自所带的班组,也均未发生过任何工伤或事故――他用牢固的信念和持之一恒的坚持,改变了人们对煤矿安全的认识。

一起悲剧,树立起“安全是天”的信条

白国周个子不高,面孔白净,说话慢条斯理。但撸起袖子,就能看到粗壮的胳膊和紧绷的肌肉。6月14日,白国周从地下200米深处的中平能化集团七星矿“庚二下轨道工作面”升上地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开拓队,被称为井下先锋队,白国周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带领他的同事在几百米的井下开凿矿山巷道、地道,甚至还包括通风、排水、供电等,为大型机械挖煤做基础工作。开拓队,是煤矿生产中最危险的岗位。

第一次下井,白国周还是个17岁的孩子,身高只有一米五多。那天,他和工友在巷道里扛了一天的摩擦支柱。一根柱子一百多斤,比他的体重沉了快一倍。两人合力在黑咕隆咚的巷道里摇摇晃晃地把柱子扛到一公里外的切眼处,一趟下来,肩就磨破了,肿起老高。

白国周的家,在河南宝丰县肖旗乡。二十几年前,在当地,人不走到绝路,绝不会去煤矿下井,因为那是拿命换钱,更何况他还是个17岁的孩子。但是,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家庭债台高筑,弟弟要上学,让白国周别无选择。但是如今,不仅白国周的弟弟、姐夫,而且他们村里有20多个人都来到矿上,跟着白国周下井了。他用24年的时间,转变了人们对生产事故的看法:发生生产事故不是必然的,避免生产事故是完全有可能的。

刚到煤矿时,白国周所住的宿舍楼里,有一位姓周的服务员大姐,她丈夫也是一名矿工。这位大姐非常善良,对白国周这样的小矿工非常关心,经常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还常帮白国周洗衣服,这让他非常感激。但有一天,这位大姐的丈夫在井下出了事故,不幸去世。那天,周大姐拉着孩子哭得昏天黑地,此后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周大姐从此像变了个人,看上去老了十几岁。

这件身边的悲剧,让白国周真切地意识到,安全就是天。此后不久,白国周又经历了一件事,让他对安全的认识更加刻骨铭心。那天,白国周在掌子头工作面开绞车,一位工友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维修电车。因为没有断掉电源总开关,这位工友在调试时电车突然启动,快速向前冲去。而此时,前方10多米远运输队的一群工友正在巷道中央维修轨道。在这一刹那,白国周跳下绞车,冲向电车车头,一把拔下电源插头,手脚并用地快速转动刹车轮,才避免了一起严重的事故。

“那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差点发生的重大事故,从那以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任何小疏忽和违章操作,带来的都可能是血的教训。”白国周说。

承担起十几名弟兄的安全重任

近年来,尽管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但去年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的人数仍在近8万人。对于安全生产,白国周的认识很朴素、也很深刻。他说:“出了事,别说挣钱,连命都没了。”

来到煤矿仅仅一年多,因为严格遵章,沉稳踏实,好学上进,白国周当上了班组长,理所当然负担了保障班组成员安全生产的重任。

白国周说,到了井下,从走路到作业,可以说危险无处不在。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拿各种工具,只能用手来提,而不能扛在肩上,因为换肩的时候可能碰上电车的架空线,造成触电;比如擦汗的时候拿下安全帽,危险就随时可能发生;比如走路,水深的时候,要时刻提防水下的沟,遇到电车来了,就要自动躲避到比较宽敞的地方或者进躲避洞,如果在狭窄的地方,万一电车脱轨就太不容易躲避。

白国周的安全信条,就是永不违章。他说,刚建国的时候,煤矿的各种规范、章程很简单,现在已经上千条,为什么?因为每一条章程都是从一次事故中总结出来的,它的背后都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出一次事故,总结一次教训,出一条章程,章程就是这样丰富完善起来的。所以,违章就是冒险,一次小小的违章,就可能夺去一条鲜活的生命。

白国周的班组每天下井前,都要举行一个庄重的仪式――“安全宣誓”:工友面向“全家福”,举起右拳,齐声宣誓。白国周告诉记者:“这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走走形式,更不是作秀,而是警钟常敲。工友宣誓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的父母、妻子、孩子,就会想起他们在等待自己安全下班,就会想起自己是全家顶梁柱、是全家的天,就会给自己加上一份责任,就会更加牢记要时刻注意安全,不能违章操作。”

在煤矿,安全生产的难度是其他行业根本无法想象的。煤矿生产中各种安全规范、章程加起来有千把条,但绝大部分都要通过班组落实。

每天当班,白国周总是第一个到达井下工作面,进行“班前检查”――风门、绞车、轨道、耙斗机,依次认真检查一遍。发现隐患后,能随手处理的立即处理掉,一时处理不了的,就掏出粉笔给在此工作的工友留言,让他们先处理隐患再开工。一个班结束后,他还要进行细致复查,能处理的隐患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就口、手交手,进行严格的交接班。白国周说,这是他的习惯。

白国周说,有人认为上千条的章程,事事对照来做的确麻烦。其实,遵章一点也不麻烦。时间长了以后,人人都形成了遵章意识,习惯成自然,自然而然就遵照规范来做事。一个班组形成了遵章的大氛围以后,即便新来的同志,也能马上融入这种氛围。

白国周告诉记者,一旦发现有工友违章操作,自己并不是黑着脸训斥,而是结合自己在书上看到的事故案例,把违章曾经造成的惨痛后果告诉他。上井后,他再因人而异,进行谈心,聊聊各自对家庭应负的责任。

有一次,白国周带领全班职工在机巷绕道工作面施工,掘进工张正平干活时为图省事,进入工作面后没按照操作工序先对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就开始作业。白国周巡视到了张正平作业的地点,一眼看到张正平头顶正上方有一块岩石已经裂开了大缝。白国周一个箭步上前,一把推开张正平,找来钎子,轻轻往裂开的岩石一戳,几块岩石哗啦啦地掉了下来。看到这一幕,张正平吓出一身冷汗,连声说“再也不敢大意了”。

2004年5月的一天,班里一位叫叶振立的职工下井后慌着干活儿,风筒没有接到位就领着徒弟开始施工。“老叶,风筒够不够5米?”一听到白国周的喊声在耳边响起,正抱着锚头打眼的叶振立马上意识到违章了,赶紧丢下工具接风筒。升井后,白国周又找叶振立谈心,对他说:“咱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出个事咋办?安全的事一点都不能马虎,以后说啥得往心里去。”从那以后,叶振立再没出现过违章现象。

这些年来,他在安全生产中始终坚持“三快、三勤、三细、三不少”,确实有独到之处。所谓“三快”,就是嘴快、腿快、手快;“三勤”就是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三细”就是心细、安排工作细、抓工程质量细;“三不少”就是班前检查不能少、班中巡回排查不能少、班后复查不能少。此外,白国周的“班组管理法”中还有“三必谈”: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工作中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必须和全体工友聚在一起谈心。白国周说:“矿工们疲倦劳累、心情不好、过于兴奋,这些情绪会导致精力不集中,容易发生事故。”

在井下,他干啥活儿都冲在最前面,和掌子工一起打眼、出砟、喷浆。长期以来,白国周所带的班组在队里总是超额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工友们从来没有因为安排工作的事情发生过争执。

2008年3月下旬,开拓四队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公司要求他们在月底前完成三轨道挡水墙的浇筑工作。为了按时完成任务,队里把白国周班紧急抽调了过去。接到任务后,白国周首先来到现场,在上一个班没有下班前,向他们详细询问当班的生产情况,并现场实地查看作业环境,了解到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原因是卸料井筒淋水大,工作环境差。等大伙儿都来了之后,他分工时要求每个人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自己则不声不响地穿上雨衣,挑了个最苦的工作――站在最前面淋着水把拌好的沙子、水泥、石子从吊桶里往外扒,这一幕让大伙儿都非常感动。

白国周说,自己做的都是平凡的事情,而平凡的事情要做出不平凡来,就要靠“三心”:“用心做事,爱心对人,恒心坚持。”由于从不偷奸耍滑,干活儿从不惜力,也从不居高临下对弟兄们指手画脚,在他的班里,十几个家庭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光荣入党,重视行业的安全问题

白国周党龄并不长,但入党,让他的人生价值发生了质的变化。

他说,1996年他26岁,第一次写了入党申请书,但没有实现愿望。到2008年入党,当中12年间,他不断努力,积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水平,努力达到党的要求。入党以后,通过组织学习,他对党的理解更深刻了,同时感觉到担子更重了、责任更重了,视野、心胸、平台也更开阔了。

入党前,作为班组长,他考虑的是一个班组的安全;入党后,作为一个党员,要考虑整个矿、整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安全问题。也正是因为此,自己二十年的安全实践,才得以总结创造成一套完整的可以推广的“班组管理法”。

2009年8月,中共平顶山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白国周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决定中说,白国周同志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

白国周说,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有时候自己身边的工友也会说些“怪话”。他说,自己听到这些,就会寻找契机,然后认真地告诉对方,作为企业的员工,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应该感恩。想想大家刚来到煤矿的时候,都是单身一人的农民工,现在转为了合同工,许多人在煤矿娶妻生子,并且只要工龄到了,就能分到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想想那些在小煤窑里挖煤的矿工,我们更应该感恩企业,感恩社会,感恩党。

白国周家庭并不富裕,如今他每月工资2000多元,老母亲已经73岁了,孩子还在中平能化职业技术学校上学,妻子在矿上做点临时的工作。但是去年玉树地震,白国周还是想尽一点力,捐了1000多元给灾区。他说,党员,就要去想党的事业,尽到党员的责任。

上一篇:黄昌富 坚守也是一种信仰 下一篇:张作壮 让“热带天堂”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