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训练促进体育 人才成长

时间:2022-08-26 09:15:58

在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训练促进体育 人才成长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体育方向研究的不断进步,科技方面的许许多多研究成果渐渐用于运动领域,因此导致体育训练中的体格锻炼、技术发展、战术运用都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众多教练员深刻认识到,如果要在非常激烈的竞技比赛中取胜,必须加强心理训练。教师要针对心理训练与运动的关系、心理训练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心理训练的一些常见方法进行研究,在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训练,促进体育专业人才成长。

关键词:运动训练;心理训练;体育人才成长

一、心理训练与运动关系

(1)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运动员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练习与竞赛中,保持情绪的稳定。与此同时,让运动员养成这样的一些心理品质,就可以成功地保证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

(2)心理训练与运动训练关系。经过研究表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中,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体力,而且还耗费了大量的心理能量。由此可知,运动员在练习和竞技比赛过程中,心理没有调节好,即使体质、技术、战术练习比较好,也无法获得较好的结果。国内外众多学者认定:若说以前人类没有意识到人的体育潜能在于体力、技巧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缺乏对人的心理潜能进行有效研究,也没有进行充分发挥,那么,如今的状况就大不一样了,不仅清楚了心理原因的重要地位,也已经把心理训练运用到运动训练里去,变成提升运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也是如此,从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赛事中能够发现,在两方实力水平相差无几的时候,通常心理素质有着决定性作用。心理训练非常重要。如今,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已经把心理训练作为运动训练的主要研究题目之一。

(3)产生的影响。一般来讲,心理训练可以产生以下影响:第一,心理训练有利于运动员独特的心理特征的养成与发展。经过心理训练,运动员不仅可以在赛场上进行稳定发挥,还能够顽强地进行强度大、运动量大的训练。其中,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的改变是受不同心理特点的制约和影响的。影响运动员行动的最主要的特点,是运动员的心理动机,对于竞赛与练习的兴趣多少和对这些项目的心态。性格特征与气质等经过练习,可以提升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让运动员能够轻易操纵自己的心理。因此,有计划地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能够培养运动员个性。第二,不论是在运动员快速地、整体地掌握技巧、技术、战术,还是在竞赛与练习非常紧张的状态下,心理训练都有利于推进和完善这些活动的心理机制。这些机制包含以下几点:拥有精准的肌肉活动感觉,拥有精准操纵动作的不同信号,拥有精确的时间认识、节奏认识、速度认识、空间认识的特定能力;拥有在极短时间里,把注意力支配与聚焦于不同地方的能力;记忆领域方面,可以在大脑里对于动作的观念与形式有明确的认识;思维上,拥有极高发展的思维灵敏性与敏捷性,能够快速分析对方行为的能力和解决战术任务的能力。

二、如何进行心理训练

(1)常见心理问题。在运动训练中有以下常见的心理问题。一是注意力难以集中,指心理活动没有具体的指向,注意力无法正确地分配到合理的地方。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心理上会产生倦怠的情绪,致使注意力分散。此外某些运动员是因为技巧运用不够熟练、没有自信心致使出现紧张的心理,此种情况也会使注意力没办法集中,使运动员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二是身心疲劳。在日常的练习中,练习方法不对或训练过量就会致使身心方面的疲劳。身体上的疲劳有浑身无力、肌肉酸痛、反应迟钝等,心理上的疲劳会出现厌烦、害怕、精神溃散、神经紧张、反应迟钝等情况,这主要是运动量大,运动员在高强度状态下持续运动产生的神经性疲劳。三是心理烦躁。运动练习是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当运动员在训练过程当中遭受挫折很可能会心烦意乱,产生不良情绪。

(2)训练方法。

①意志力的培养。要成为一位合格的运动员,必须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因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练习的过程中,渐渐提升训练的难度和强度,随着难度与强度的加深,运动员需要更坚定的毅力去完成。在练习的过程中教练员必须了解以下几点:练习应该具备规划性、有目标、由浅到深,这样才能让运动员取得自信心;有时应该设置困难,以此来激发运动员战胜困难的挑战性和自控能力。对于练习的结果要及时给予肯定,来增强运动员练习的积极性。

②情绪的自我调节。在练习当中运动员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心情,心情会被这些情绪左右。在这种时候运动员应当自我调节,来化解或避开这类不良情绪。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手段:用理智战胜感性来控制情绪;无法控制时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起到缓解作用;放松自己,释放压力与烦恼,达到缓解目的。

③自信心的培养。胜败乃兵家常事。在面对失败时情绪都会有很大的波动,继而影响发挥。教练员应该帮助运动员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正确面对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建立真正的自信。身为运动员要能够平静地对待失败和挫折,要意识到自信对于运动的重要性,还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下合适的目标,勤加练习,提升自己的体力和技巧,不断增强自信最终达到目标。

总结:如今的体育竞技比赛,不但对运动员的专业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且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也很高。尤其是团体项目的比赛,更需要有效地运用运动员个人水平以及团队协作的群体心理效果。心理训练运用到实际的运动训练时,要重视其系统的训练,帮助运动员克服种种心理障碍。这项练习,已经运用到许多国家的运动员训练中。心理训练必然会变成以后竞技体育中的一项重要的训练方法,也会在各种体育竞技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体育专业人才成长。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上一篇:加强绩效考核提高职院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才能 下一篇: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现代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