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军队院校新时期需要革新

时间:2022-08-26 09:00:18

与时俱进——军队院校新时期需要革新

【摘 要】 军校是不同于地方大学也是不同于基层部队的地方,更不是简单的军人加学生。军校的管理模式和育人模式应依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培养学员的目的,开创性地量身定做出最合适的教学体制或育人模式。

【关键词】 军校革新;军事人才;国防生;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E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80-01

军校是国防建设的人才基地,严明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使得军校对学员个体的成长能更有效地进行干预塑造。军校依靠这种组织性和纪律性,在学员意识精力的占有率上是相比于其他高等教育学校而言的巨大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在现行的军校模式——地方院校部队管理的模式下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培育优秀军官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 在文化课学习方面,基础不够扎实

面对现代学科的多样性,军校本科生学员要学习的东西不仅仅有作为本科生要学的基础课,还要学习军队任职需要用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尤其是对技指合一的兵种来说,学员的科学素养与管理能力不可偏废。照理说,军校学员和地方大学生相比,由于军校军事化的组织管理使学员少了许多杂念,更有时间精力学好文化课,投身到各种锻炼当中,这是在理论上军校学员的优势。但现实却不是这样,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让人费解的局面呢?笔者经过调查认为,学习以外的事(主要是训练)抵消了学员在时间上的优势。倒不是说训练占用了学习时间,而是学习与训练之间没有用一个合适的模式将其统一协调起来,导致训练影响到了学员的学习。军校现行的教学体制是和地方大学的教学体制是一样,只是在课余时间对学员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训练。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学员训练时间不足,另外也没有时间对文化课进行更深入扎实地学习。这种调和不了的矛盾说明,军校现行的体制可能并不适合军校学员面临的问题和使命。而忽视这种矛盾的话,就会导致毕业的学员不能很好地达到技指合一要求。即使有这样的学员,那也是凤毛麟角。学习热情不高,自主学习氛围不浓,没有发挥组织生活的优势。

军校的生活是有组织的生活,通过对组织氛围的营造,可以引导学员积极地完成各项活动,学习也是这样。但是,我们没有利用好这种优势。就拿英语学习来说,由于在基层部队很少用到英语,许多学员对其兴趣不高。而实际上由于高技术的应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基层军官虽然用外语的机会很少,但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既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军官必备的一项素质。对语言的学习讲究氛围,如果能运用组织的力量来营造这种氛围,必定让学员的英语水平大幅提高。可现实中,在现在这种没能有机统一整合军人与学生关系的育人模式下,学员没有这种经历和时间。

二、 任职能力的训练缺失严重

任职能力是学员毕业后最需要的能力。基层军官的任职能力包括很多,但最基本的是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军校有义务为学员在校期间提供锻炼这些能力的机会。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但现实是这种锻炼的机会太少,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锻炼,而且锻炼的能力也并不全面。基本上学员需要的任职能力的培养是断续的、零星的、不成体系的,没有达到一个应有的水平。所以,学员在毕业之后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能力的锻炼与文化课教学在时间精力上有冲突,而这种冲突是由于学校现行的体制模式产生的。我们完全能够想到,学员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要做好军人与大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者都不能兼顾。不能将学员在军校的时间资源合理科学的组织分配起来锻炼学员的各种能力,就是没有利用好军校的特点和优势。

综上所言,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军校是不同于地方大学也是不同于基层部队的地方,更不是简单的军人+学生。军校的管理模式和育人模式应依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培养学员的目的,开创性地量身定做出合理的教学体制和育人模式。之所以反复强调这点是因为,在社会上大学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大众教育,但是军校本科教育依然而且必须是精英教育,所以要保持军校的学术性;军校是为部队专门培养人才的地方,所以要锤炼学员的军人品质。只有这样才会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学员在军校的时间和精力,才会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共和国军官。

三、完善办法

(一)坚持磨砺优良品质和培养优秀科学素质的原则,创新地规划学员的二十四小时

如果我们把时间安排的相对的集中一些,在课程的组织安排上就能最大程度的消除这种浪费时间的重复性学习。换言之,就是让学员集中时间把每个知识点一气呵成的吃透,这和兵书中的“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思想不谋而合。但是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磨砺优良品质和培养优秀科学素质的原则。比如说,军校大一的学员,第一周全部安排一门到两门的文化课学习,对学习的要求高一些,严一些;第二周就以体能训练和任职能力训练为主第三周第四周依次循环。两者之间相互结合统一。

(二)丰富表达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在表达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学员的各种能力

对学员的考核也应当是多种方式并存的。这样,学员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能主动地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这对学员的自学习惯和能力亦是一种培养和锻炼。这些方式在地方院校可能实施不了,但是,军校是有纪律做为保障的,现实可行。

(三)紧密联系部队实际,与基层部队建立交流合作机制

军校培育出的学员就是为了去部队任职献身国防事业,积极地与部队交流,及时地了解基层对毕业学员的要求,这样军校才能培育出符合部队要求的军事人才。最好能与部队建立合作机制,坚持定期派遣骨干力量到基层调研学习和邀请基层优秀军官来校交流,以增强学员对部队基层的认识。

上一篇:“生源荒”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下一篇:论爱的操作定义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