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

时间:2022-08-26 07:55:55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

摘要: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阵地,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教学的工作重点也就转向了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效课堂;策略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阵地,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教学工作的重点就转向了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实现。高效课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学生的高效学习,学习能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是指教师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索新知。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实现策略。

一、设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指引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高效课堂的实现要求教师设立教学目标时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传统的以分数为导向,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立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力的描述一节中,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表示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指导力的三要素。通过力的图示的练习,培养学生标准规范的作图能力,知道力的图示是一种形象化的物理图形语言,是表示力的一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力的图示的练习,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高效课堂教师应该设立教学目标的整体结构,教学中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活动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培养的学生大多是考试的机器。新教学改革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地位,要求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课堂教学模式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有较强的抽象思维,物理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物理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我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讲摩擦力时,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与摩擦力的大小有关的因素。学生在讨论中,进行实验,最后总结。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答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最后,让学生探讨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条件。例如:用具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把凸透镜放在眼前,让学生看我的眼睛,学生“轰”的笑开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眼睛。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触动时,正是学习兴趣被唤起之时,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四、重视集体备课,集思广义,规范优化教学语言

博取众长,我们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备课视物理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时,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可以在教法、学法等方面吸取营养,充实自己。在晶体的熔化实验教学中,由于试管不是很大,海波装的不是很多,持续加热温度升高很快,负责读数的学生来不及观察到实验现象,海波已经全部熔化,效果不好。在集体备课时,我把自己的不足说出来,同行给我指出在书上的实验装置上再加一只温度计放在烧杯中,监测烧杯中水的温度,待达到55-60摄氏度时把酒精灯移开停止加热。用热水的余温给海波加热就可以了。小小的改动使实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深感细节决定成败。

教师流畅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讲课的逻辑性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在讲《力和运动的关系》中关于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物理性质,我们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而“物体受到惯性”或“由于惯性的作用”这些错误的说法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强调指出,要使学生重

最后,实现高效课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督促和检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差异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尽力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教学过程中,对优等生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高难度的训练,对于中等生,教师要给以方法上的指导;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导学生转变态度。总之,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达到不用教。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物理是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重视从生活经验出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同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实现教师教学的高效性,最终实现教学中的高效课堂。

上一篇:论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 下一篇: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设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