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时间:2022-08-26 07:11:53

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数学课堂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适当、合理地运用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善和补充: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限制,直观形象、色彩鲜明、视听并茂、动静皆宜、生动逼真的信息技术,可以把高度概括的概念、烦琐的应用题、抽象的几何知识等展示出来。当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应用,是在信息技术适当、适时、适量地参与的作用下,学生能有效地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中提高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和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适当 自主学习 综合能力

把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小学数学新授课中,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合理选择最佳时机、最佳作用点切入具有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限制的,直观形象、色彩鲜明、视听并茂、动静皆宜、生动逼真的信息技术,可以把高度概括的概念、枯燥的计算、烦琐的应用题、抽象的几何知识等展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手段的不足,优化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动态组合使用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减轻学业负担,有效提高课的质量与效率。信息技术如用得巧、用得妙的确有如“风助火势,火助风威”之势,那么如何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探究情境,使数学问题化“静”为“动”。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二、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问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当今的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注意力更易集中,获得了深刻的表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问题化“难”为“易”,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知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练习化“单一”为“多样”,让知识得到有效及时的反馈与矫正。

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

五、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妙用的反思。

(1)适当运用。

适当是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到好处。这就涉及到一个运用的角度问题,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以一个正确的角度去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手段,这样才能充分发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以优越的媒体传递高能的信息,达到设疑激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2)适时运用。

当今的数学教学越来越关注教学是否做到了扎实有效,是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青睐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不能回避这个现实,要么用在该用的环节,要么就不用,要实实在在地根据客观的条件,根据数学课的实情,合情合理地在数学教学中加以运用。

(3)适量运用。

信息技术的参与,的确使得很多的教学环节变得轻松、高效,于是,信息技术技术广泛地触及教学的各个层面,各种环节

那么怎样使用才是“适量”呢?所谓适量,就是以教学实效为准,一是画面力求简洁明了,单幅画面信息容量不宜过大,画面的数量不易过多。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纷繁的色彩和过多的信息会影响学生注意的广度,变换不停的画面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较差,把握不好,会使他们失去对文字的关注,这对数学学科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失误。二是在缩短抽象文字与形象生活画面的同时注意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因为信息技术课件虽然可以更直接、更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但也容易培养学生的思维惰性,定格学生的思维,有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如果长期处在一种“思维休眠”的状态下,对学生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绝对的意义。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中,既要肯定信息技术的作用,又不能过分夸大、喧宾夺主。如果说数学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信息技术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才能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因课制宜、因需所取、因势利导,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努力使新语文课堂这朵鲜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姿,让数学信息技术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徐晓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李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黎加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现代教育技术》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