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岩 有故事的女人有魔力

时间:2022-08-26 06:34:25

尹岩 有故事的女人有魔力

从北京到巴黎,她的求学履历一路辉煌!

她曾经是时尚杂志的女主编,曾经是一个法国人的妻子。

现在的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印度男人最爱的女人,一个优秀的瑜伽推广者。

对于未来,她有一个美妙的理想,那就是,成为可以踏上月球的女人。

人生未必事事如意, 但追求梦想的心灵却应该伴随女人一生。她就是尹岩,她的人生经历告诉你——

2003年4月,著名的印度瑜伽圣地瑞诗凯诗出现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子,与其他前来寻求内心宁静的异乡客不同,她想做冥想。当被告之需要从学习瑜伽开始时,她带着一丝疑惑,一点忐忑,走进了笆摩特·萘克檀深深的庭院。

这个女子就是尹岩。

在此之前,她和世人认定的成功是划等号的:北京大学法国文学学士、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巴黎二大电影艺术科博士、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同时还曾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经济之声》节目总顾问、法国国家电视台亚洲记者站制片兼记者、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华特约记者、《ELLE-世界时装之苑》主编。

然而这些“成功”的符号似乎并没有让尹岩感到满足和幸福。“你快不快乐,幸不幸福,你自己太有感受了,这种感受和社会参数不完全是统一的,在追求社会参数的过程中,我自己本身这个最自然的参数,不断地跳出来跟我抗议,对内我有很多负面的情绪,但对外的表现都是正面的,在这个时候正负就反了。”于是,尹岩辞去主编的职务前往印度。

从新德里下飞机,她无数次地在心里问自己是不是要先到古城看一看,司机在路上也问过她好多遍,但是她说,直接到瑞诗凯诗。“我不是为了文明而来,也不是为了旅游而来,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希望到瑞诗凯诗帮我发现自己。”尹岩对那一刻自己内心的感受记忆犹新。

在最辉煌处转身

在懵懂状态下去印度的尹岩,觉得自己那时是一个黑匣子,通过瑜伽的习练,这个黑匣子被撬开了。“我第一次练瑜伽的时候,感觉身体像水泥里的钢筋一样硬,但是第三天的时候,我身体的柔软度让我大跌眼镜,然后我又发现,当僵硬的身体变得柔软时,思维也变得柔软了。”

同样的人与事,曾经是那样的面目狰狞,当你柔软了之后,那些人和事都现出了他们光亮和可爱的一面。就像瑞诗凯诗,最初她觉得那里的水是黑的,路也不平,牛和狗满街跑,到处脏乱差。但是三天后,在同一条街道上的尹岩看到了一张张笑脸,看到了芸芸众生。“我开始思索,原来幸福快乐和某些成功、物质是不挂钩的,慢慢的这种思维就进来了。当我们身体这个自然体发生变化的时候,大脑就随着自然体被调整了。”

做《ELLE》主编时,总是关注身心平衡的话题,却都是表面的方式,没有一种真正与自己身体建立关系的途径,不过是隔靴搔痒。与印度瑜伽亲密接触后,尹岩找到了自己寻觅已久的平衡感,她甚至觉得有必要把美好的体验带回给国内朋友,帮助他们在内在的平衡与健康中,感受到人生的愉悦。

2003年的5月,北京非典正闹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时,日坛公园的龙柳树荫下,钟楼里,带着一片安宁,一份清净,尹岩的“悠季瑜伽”面世了。

在瑞诗凯诗学习瑜伽,尹岩遇到了莫汉。他身穿一袭白衣,缓缓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让尹岩印象特别深,莫汉整个平静的状态对她影响特别大,“就感觉他在用气场罩着你,带着你。”

出生在印度喜马拉雅山麓的莫汉,从儿童时代起就常常与到他家乡修行的瑜伽修行者为伴,接受了喜马拉雅瑜伽最精纯的知识熏陶。

之后的七天,尹岩一直跟着莫汉练习瑜伽,“他让我学会发现,让我的身心变化特别大,包括我的思维方式。”这是尹岩印度瑜伽之旅的第一站,莫汉让她感受到了瑜伽那前所未有的感觉。在之后的旅行中她一直要寻找这种感觉,但是所有的瑜伽学院都无法让她找回。 “我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印度瑜伽课都是这样的,莫汉的瑜伽传授和他的气场是独到的。”于是,回到北京后的尹岩把他邀请到了中国。

瑜伽,让我找到灵魂伴侣

在遇到莫汉前,尹岩曾有过一段婚姻。她在法国读书时认识了一位法国男人,一个功成名就的知识分子。两个星期后,他就向她求婚。这场婚姻带给她的,是整个生活方式和品位的改变,比如吃面包不再吃白色的,而是自然黑色。1994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但当尹岩带着三岁的女儿回到北京成为职场社会人时,她发现夫妻关系不再是那么单纯浪漫了,她渴望依赖,而他仍旧自娱自乐,逍遥自在,他们的婚姻走到尽头。

印度的瑜伽之旅,不仅让尹岩找到了解决人生困惑的方式,也找到了灵魂伴侣,他就是莫汉。

两人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也会有一些生活中的冲突,比如在印度,女人应该在厨房里忙碌,但尹岩工作忙,家务做得并不多,莫汉会跟妈妈解释,然后帮着尹岩一起分担家务。“连我家的阿姨都说莫汉变得太多了,越来越像男主人了。以前他什么都不管,现在他会用心承担起他的责任,照看家,照看孩子。”

“我跟莫汉在家里是夫妻,在外面是合作伙伴,24小时在一起,这种组合最容易产生矛盾。”尹岩早有预料,“但我不希望工作和生活互相干扰,最简单的解决方式就是,在家里我跟莫汉不谈一句工作。否则,角色的模糊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处于混乱状态,老板、同事、妻子,我到底扮演哪个角色,如何转换?不同角色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我喜欢做事尽全力,要么就不做。这样一来,一切都简单了。”

尹岩的职场经历让她人缘甚广,家里常常是高朋满座,相谈甚欢,而莫汉喜欢安静,常常是一个人呆着,微笑着,听大家聊天,有时插上一两句,但多半时间是坐在旁边,尽着男主人的礼仪,不会因为没有人跟他说话而不爽。

尹岩说,她和莫汉的结合,无论在家庭还是事业上都是平衡的。“我们之间越来越顺,越来越好,走到今天,瑜伽是个决定性因素。”瑜伽甚至影响着她和莫汉的处事方式和生活方式。“瑜伽修为让我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和合理性。我不再对别人进行审判,而只对自己自省。其实,无论亲人还是路人,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你生命中的过客,只有生命本身是你自己的。你不能因为别人不正确的行为而让自己也不正确,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做母亲,是女人最美的享受

尹岩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大女儿笛笛是她和法国前夫所生,但跟莫汉相处得非常融洽,就像哥们儿;小女儿箫箫和儿子磬磬是尹岩与莫汉的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家里还有两只宠物狗,每每大家聚在一起,总是欢声笑语,幸福和睦。

“养育孩子,不仅仅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提供精神养分,给儿女们做好榜样。” 因为有了这样一份牵挂,尹岩的一举一动都有了明确的目标,道路也变得明朗起来。但是,对于任何人来讲,打造未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期间,孩子们的存在和支持给了她巨大的动力。

尹岩很少把工作带回家里,在她看来,家庭时间完全属于她的孩子们。她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下班后和两个可爱的女儿坐在大浴缸里聊天。谈谈一天的心情和趣事,也正因如此,才不会因为自己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学业而忽略家人间的情感沟通。家里的阳台上有一片草地,是他们最好的放松和休闲之所,笛笛喜欢光着脚在草上走,箫箫更爱用一个小壶捞鱼缸里的金鱼,这时,尹岩会坐在沙发上笑着看两个小天使所做的一切,不干涉、不指责。如果阳光明媚,妈妈也会坐在草地上,和孩子们一起晒太阳。尹岩在陶醉中自言自语,“做母亲,是最美的享受。”

尹岩一直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比如带两个小孩子去游乐场玩儿,“我会告诉他们方法,然后我站在一边,绝对不让他们抓我的手,形成某种依赖心理。” 在法国上学的大女儿笛笛,中文、法语是母语,英文、西班牙语也很好,还是花样滑冰国家三级运动员。她前一阵去纽约读电影培训班,上网查学校、跟学校联系,包括学校接机、交费、安排宿舍,统统全是自己搞定。

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莫汉和尹岩彼此对对方的情感,与日俱增。“我们彼此的珍惜和欣赏,信任和认同,一路走来,从来没有一丝减弱过,我觉得我真的很幸运。”

尹岩的理想,是把她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完成后,自己到喜马拉雅山上去风餐露宿,“我跟孩子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记住,我这辈子要去趟月球,你们给我买单!’”她希望,未来她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生活,看人生,看世界。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中,拥有更多的人生故事,那才是一个女人真正活过的印证。

上一篇:要省钱,就要买最好的! 下一篇:美食是一门“学不完”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