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明星电视真人秀”的传播学解读

时间:2022-08-26 02:52:37

一场“明星电视真人秀”的传播学解读

从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国内电视荧屏最火爆的节目类型莫过于平民选秀节目,从中央台的《梦想中国》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的《莱卡・加油!好男儿》与《雪碧・我型我SHOW》,平民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几乎将全民娱乐推向了最高潮。然而,随着SMG新娱乐《舞林大会》的横空出世,以明星为主体、国标舞为载体的真人秀节目颠覆了平民真人秀的模式,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一股新力量。据统计,《舞林大会》播出以来,平均收视率超过10个百分点,最高收视率甚至接近了16%,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继《舞林大会》成功后,2007年伊始,SMG新娱乐又推出《非常有戏》,邀请影视演员及歌手出身的明星们对阵唱京剧、越剧、粤剧、昆曲等各大戏种及各大流派的中国传统戏曲。首日播出,即一扫电视戏曲节目曲高和寡的现状,3.5%的高收视率几乎是同类节目的5倍,平均收视率达到东方卫视节目平均收视率的6至7倍。这三档节目不仅体现了SMG新娱乐在明星真人秀节目创作中的全新理念,也可以称作是这一类电视娱乐节目的代表作。

打造明星真人秀的娱乐节目模式

明星被还原为普通人登台参赛呈现原生态。通常在受众眼里,明星是一个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形象,除了能在公开场合看到他们在舞台上光鲜的一面,舞台下的他们却十分神秘,鲜为人知。《舞林大会》、《非常有戏》和《明星大练冰》节目的策划者们却让这些明星们卸下光环,放下身价,以普通参赛者的身份参加到比赛中,公平地接受现场评委的严厉点评、观众的评判,以及PK、复活等残酷赛制的考验。尽管他们人人都是明星,但一旦参赛,人人又都是普通人,任何人都不具备被特赦的权利。针对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评委们可以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可以说,这类节目对于明星来说,不仅是一次舞艺才艺的大比拼,更是一次心理素质的大考验。

以高雅艺术、传统戏曲和体育运动项目为载体增加挑战性。综观三档节目的载体,《舞林大会》中的国标舞、《非常有戏》中的中国戏曲以及《明星大练冰》中的花样滑冰都是技巧性很强的项目,表演者必须经过专人指点、专业培训,对于业余表演者来说要求极高,而比赛这样一种形式更是增加了难度,对明星们来说挑战不小。而选择这些项目作为载体,也是出于对群众基础和时代背景的考虑。如果一档节目可以满足群众的兴趣爱好,符合当前受众关注焦点,那么自然更加容易在受众中引起共鸣。

非专业类明星的专业表演增加难度系数。参加节目的明星们大多来自音乐和表演领域,他们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内驾轻就熟,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艺术造诣。所谓隔行如隔山,在国标舞、戏曲和花样滑冰面前,他们几乎都是门外汉,尽管有少数明星把戏曲当成爱好,是不折不扣的票友,但是他们在这些方面仍然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因此,他们在舞台上的演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新鲜感以及一些不可预测的可能性。由于档期紧,明星们学舞、学戏、学滑冰的时间很短,要在短时间内掌握一项毫无基础的技巧,困难可想而知。这方面在未曾开播的《明星大练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身为马来西亚歌手的阿牛是第一个报名参加该节目的明星,他从未进过滑冰场,初次上冰,想要站稳都很难,更何况是要在不久的将来站在冰面上自由地表演。另外,对于参加《非常有戏》的港台明星来说,要在短期内把戏唱好也是困难重重,因为他们中有的连普通话都很难说清楚,要学唱戏,就必须攻克语言关。《舞林大会》期间,一些明星为了能尽快掌握要领,不分昼夜地练习,磕磕碰碰的大有人在,更有明星在练习中不幸受伤。明星从零学起,其间碰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都是观众关心的对象,再加上明星们现学现卖,其中所蕴含的悬念和冲突也为节目增加了戏剧效果。

赛制的残酷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增加不可预知性。与《超级女声》、《我型我SHOW》等平民真人秀节目模式相似,《舞林大会》和《非常有戏》也设置了特定的赛制和规则,以淘汰赛的形式角逐出最后的胜者。《舞林大会》和《非常有戏》分别设有初赛、复赛、半决赛和总决赛。初赛阶段结束后,部分选手直接晋级复赛,部分选手则被淘汰,根据场外观众短信支持率情况,被淘汰者中有一定名额的选手可以被复活,从而获得复赛资格,而晋级选手中短信排名前几位直接进入总决赛。复赛决定进入半决赛的名单,经过两场半决赛,最终确定决赛名单进行总决赛。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必须严格遵守赛制和规则,被淘汰是绝不留情面的,可以说,赛制是残酷的,但与此同时,赛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灵活性。比如《舞林大会》主办方根据明星报名的实际情况,灵活增加初赛场次,在半决赛中将评委人数从开始的3人增加到5人,在决赛中,评委阵容扩充至9人,增设插班生环节,不仅吸引了更多的明星参加到节目中,同时也为比赛的最终结果带来了更多的不可预测性。①

宣传和培训缺一不可。《舞林天天报》和《天天有戏》是为配合《舞林大会》和《非常有戏》而设置的专题节目,每天播出,一方面及时跟进明星参赛进程,将明星练舞和学戏过程真实地展现给观众;另一方面,通过邀请参赛明星和国标舞专家、戏曲表演艺术家到直播室访谈,让观众对明星、对舞蹈和戏曲,对真人秀节目有更加立体和全面的了解。对于《舞林大会》、《非常有戏》来说,《舞林天天报》和《天天有戏》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样地,培训在节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给明星予以专业的培训是参赛的前提,是保证节目正常运作的前提,而且训练场景也是节目的必要场景,是节目质量的一大保证,因此,在《舞林大会》中,东方卫视为每一位明星都配备了专业舞蹈老师进行贴身辅导,分别在上海、北京、香港、台北4个城市设置了练舞基地,东方卫视也在上海、北京、香港、台北4个地方设置了真冰训练基地,并且每位明星都将拥有一位专职教练,接受花样滑冰的贴身指导;再者,为保证明星战衣兼具华美度和专业性,专门为明星配备了一支专业的滑冰制作队伍。②

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传播学解读

传播学上说,传播对于传者来说,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这种目的是传者开展传播的原动力。对受者来说,同样有参与传播的目的性,传播作为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互动,直接表现为双方目的之间的互动。③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任何一次节目创新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为达到这个目的,电视媒体必须从研究受众心理出发,只有满足了受众心理需求,节目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舞林大会》和《非常有戏》之所以会深受欢迎,获得高收视率,很大程度在于它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包括受众对明星神秘生活的好奇、对表达意见的渴望等。

明星真人秀,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明星是社会的公众人物,观众对于明星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源于媒体,大部分时间里,观众看到的是他们各自擅长的表演,在一些综艺访谈节目中示人的明星也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伪装和掩饰,就算娱记们千方百计地挖明星的隐私,但从内容上来看,许多信息是记者猜测臆断或者断章取义所得,还是无法还原明星们的真实状态,因此明星的整体形象是神秘的。越是如此,观众越是希望了解明星光环背后的东西,这就产生了受众的好奇心理。可以说,对于参加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明星们来说,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项自己并不擅长,甚至是初试牛刀的技巧表演中,为“舞林盟主”和“戏状元”的头衔争得你死我活。观众们可以通过他们真实的训练场景、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他们在面对评委们直截了当的批评时的反应,看清明星们的原生态。

真人秀节目是现阶段观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电视节目。观众本身是节目的组成部分,他们同参与者感同身受,同喜同悲。观众的投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改变节目的整个进程。④和平民选秀节目一样,明星真人秀节目也把决定比赛的生杀大权分给了普通观众,增加节目的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网络日志、手机短信对比赛的选手和进程还有评委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场外评委的体验。

与平民选秀节目有所不同的是,观众投票的目标对象发生了变化。前者,观众评价和选择的是普通人,而在明星真人秀中,观众则是对明星们进行一番评论和取舍,这就改变了一直以来明星们在电视娱乐节目中的地位。在以往的选秀节目中,明星们往往是以评委或者嘉宾的身份出现,他们对参赛者评头论足,对比赛结果有一定的决定权,其地位远高于普通观众。但是明星真人秀却把明星们推向了舞台中心,接受大众的评判。普通人的地位从被动接受明星“审判”转变为主动“审判”明星,这种地位上的变化极大地满足了普通人的虚荣心理,激励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

借鉴价值与启示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明星真人秀节目比较有规模的还包括湖南卫视的《名声大震》、《勇往直前》,江苏卫视的《名师高徒》等,这些节目形式雷同,只在内容上有所差异。从明星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规模看,上海电视媒体显示出了更强的制作实力,《舞林大会》、《非常有戏》和《明星大练冰》这三档节目在风格上具有延续性,在内容上每次均有创新,而且参与节目的明星规模都远在其他媒体之上,因此,上海的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更加广泛。尽管社会对此褒贬不一,但是它们无疑是国内电视娱乐节目新趋势的典型代表,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电视界借鉴。

第一,从克隆到本土化,是电视娱乐节目形式的再一次探索。平民选秀原是“舶来品”,明星真人秀同样是“舶来品”。《舞林大会》模仿的是2004年英国BBC电视台推出的《来跳舞》。其实媒介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借鉴的手段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如何避免一味地东施效颦,实现本土化的问题。如果说,国内的平民选秀节目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从克隆到本土化的过渡的话,那么明星真人秀节目在开发变革过程中也实现了与本土的对接。制作方不仅考虑到了自身资源、资金和制作实力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保证节目尺度和审美取向基本符合中国特色和本土特色。

第二,将时尚元素融入到传统经典艺术表现形式中,是对电视节目功能开发的一次尝试。“文化的含量实际上决定着一档节目的舆论导向。”国标舞和戏曲都是高雅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舞林大会》还是《非常有戏》,它们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起到了弘扬高雅文化、传统文化的作用。《舞林大会》在申城唤起了申城百姓对国标舞的热情。《非常有戏》用明星秀的赛季方式、用现代电视文艺的风格包装戏曲节目,这在国内荧屏尚属首次。运用时尚元素全新演绎经典唱段,以便让在流行音乐、影视大片、动漫游戏中长大的青年人走近中国戏曲。在收视率调查中发现,15岁至35岁的年轻观众占了近一半。不少年轻人观看节目后在网上发帖:“原来中国的戏曲真的很美!”可见,巧妙地利用歌星、影星、主持人等明星效应,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身为剧作家的魏明伦感叹道:“虽说是时尚与传统并举,但实质还是以时尚托举传统。是对戏曲的雪中送炭。”⑤

第三,将明星资源与竞赛方式相结合,是对明星元素运用方式的一次创新。明星是一种资源,用传播学的术语来解释,是因为他们具有显著性和趣味性,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自然成为媒体和受众关注的焦点,成为媒体争夺的资源。在传统的综艺节目中,明星往往是节目的主要角色,参与节目涵盖了娱乐资讯、娱乐访谈、游戏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可以说明星一直是娱乐节目的宠儿,是收视率的保证,虽然不能保证艺人参与的娱乐节目收视率很高,但一般来说不会低。而明星真人秀节目把明星资源运用到真实竞赛单元里,实际上是把真人秀节目嫁接到传统娱乐节目上,但相比于传统娱乐节目,明星真人秀节目中明星的状态更加真实,媒体对明星资源的这次创新性使用,实现了传统娱乐节目不可企及的真实的传播效果。当然,娱乐的规律总是喜新厌旧的,娱乐节目只能在不断求新求变中才可能生存下去。明星元素的确是娱乐节目的重要元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元素,只有从节目形式上加强创新,才能延续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生命力。

注释:

①付松聚:《真人秀节目〈舞林大会〉成功的个案分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7.4.10。

②张希:《〈明星大练冰〉将全球放送》《新闻午报》,2007.3.21。

③张国良编:《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P182。

④谢耘耕、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新闻界》,2006(2)。

⑤俞亮鑫:《〈非常有戏〉时尚托举传统成收视率冠军》,《新民晚报》,2007.1.25。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编校:杨彩霞

上一篇:清代的试帖诗 下一篇:建立国家法律移植机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