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钢公司应急管理工作与实践思考

时间:2022-08-26 01:34:45

梅钢公司应急管理工作与实践思考

摘 要: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梅钢公司),为确保生产运行的稳定控制,针对可能造成的应急突况给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制订应急预案,不断强化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防止事态扩大,减少损失,确保生产的稳定。

关键词:应急管理;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106-02

1 梅钢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背景现状及强化管理的必要性

(1)背景及现状。梅钢公司系沪在宁企业(宝钢下属单位),占地24平方公里,生产厂7个,员工达5000人,铁、钢、热轧具备350万吨的产能(二期扩建后将达760万吨)。因历史原因,整个厂区的布局特点厂区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厂区结构是点多、面广、线长,整个厂区属于半敞开式状态。由于梅钢公司隶属上海,地处南京,各种社会矛盾和工作难度相对集中,应急管理依托各生产单元自主管理。

(2)强化管理的必要性。梅钢公司应急管理基础管理工作较为薄弱,要强化应急管理的一致性、协同性,提升整体应急处置能力,必须调动全体干部和员工的力量,建立有效的内部防控体系,提高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企业才能平安、稳定、和谐,为企业的生产、建设、发展等工作创造稳定环境。通过努力构建安全有序的生产环境、和谐稳定的作业环境,逐步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驾支撑。

2 梅钢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探讨与实践

2.1 要以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为切入点

(1)领导重视,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企业各层级的党政领导要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职能部门要积极协同配合,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目标要明确、要求要明晰、措施要细化、覆盖要全面、考核要严厉。梅钢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设置由安全职业健康部承担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应急事件损失最小化”工作目标。在横向管理上,安全职业健康部与办公室、制造部、保卫部等相关职能部门携手,健全了公司应急管理织网络,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在纵向管理上,健全了公司、厂、车间管理组织网络,使应急管理工作覆盖率达100%。

(2)分解责任,完善管理制度。要在员工中广泛宣传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员工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同感,使员工积极性受到激发。并要逐级明确分工和责任,分解工作措施和目标,让生产单元的每个车间、每个作业区和每个员工承担自身份内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为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梅钢公司签订了“公司-厂-车间-作业区”三级应急管理责任书,让员工知晓在本岗位所承担的应急管理责任。结合国家安监总局、上海市安监局的管理要求,安全职业健康部认真起草下发了企业应急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管理要求,为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2 要以建立良好的内外关系为突破口

(1)处理好与上级管理部门的关系。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牵头的管理部门,要切实了解本企业的状况,针对管理需要,梳理好对内、对外关系,做好沟通,便于工作的开展。要真正掌握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标准,就得处理好与政府对口管理部门的关系,便于及时把握国家的政策和标准,进一步补充企业管理内容。自承担应急管理职能后,安全职业健康部与南京市安监、公安、消防系统以开展共建为平台,让对口的政府部门来公司现场指导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梅钢公司进一步规范了应急管理综合预案工作,完善了重大危险源、治安和消防重点部位管理标准等。

(2)处理好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关系。原公司的应急管理依靠制造部、办公室、保卫部等几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协调较为困难。现应急管理工作涵盖到每个职能部门,力求关联工作上做到分工不分家,共同做到有措施,及时化解难题。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要求,梅钢公司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共制订了《生产运行突发事件专项预案》、《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设备事故(故障)抢修组织应急处理专项预案》等16项专项预案。

2.3 以加强重点部位管理为重点

(1)界定重点部位。企业管理结构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办公场所、生产作业区等。应急管理要有侧重点,不能做到一概而论,要分轻重缓急。依据《安全生产法》、《内保条例》、《消防法》相关条款,对企业内部的重点部位进行梳理,对照标准查找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等。梅钢公司按照“三重合一”(重大危险源、治安保卫重点部位、消防重点部位统称为安全管理重点部位)的管理模式,明确了划分标准和管理要求。经梳理,公司一级安全管理重点部位18个(其中一级重大危险源4个、消防重点部位12个、治安保卫重点部位10个),并制订了安全管理重点部位管理要求,使重点部位管理逐步规范化。

(2)防范措施到位。措施到位是减少或杜绝各类事故和案件发生的关键。要确保防范措施到位,要考虑在先,有预见性,及早掌握各场所防范措施落实情况。针对问题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如,梅钢公司针对厂区分布散的特点,从长效管理入手,投资5500万元建设南、北两个生产区围墙,使厂区内部结构相对集中,实行封闭式集中管理,并于2011年拟投入500万元,对重点部位、易发案部位、重点通道和门岗增加视频探头,实时监控现场,记录各类数据,严厉打击偷盗作案行径,构筑稳固的防范管理体系,真正实现保安全、减流失、杜偷盗,确保生产供给顺畅。

2.4 以检查、整治、演练、考核为手段

(1)检查。检查的形式有多种:日常检查、重大节日检查、季节性检查、专项检查等,每项检查的目的、内容和标准要明确。以检查来掌握现场的管理动态和第一手资料,再把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找出合理的改进办法,形成闭环管理。通过检查来验证管理工作,不光能查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更能提升管理水平。职能部门、基层管理层要落实检查工作,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梅钢公司建立了完备的检查制度,充分发挥各层级管理部门的优势,将检查问题及时登录到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再跟踪处置情况,整改率为100%,通过检查验证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并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

(2)整治。在检查的基础上,要对应急管理薄弱环节和易发案部位进行整治,堵塞管理上存在漏洞,应急管理工作要从管理缺陷上进行整治,不要侥幸的认为隐患部位没有发生事件就不必整改,必须做到防范在先。公司结合形势有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铁合金被盗多年来一直没有好的根治措施,梅钢公司为管控好现场物资,从物资偷盗源头、物资流转每个环节进行排查和梳理,并根据生产区域工艺的复杂性,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投入20万元增设物防加固措施,隔离了生产物资与人员的接触机会,有效抑制偷盗行为的滋生,确保生产链原料的及时供应。

(3)演练。企业稳定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在制订完备的预案基础上,要深入开展演练工作。重大危险源、消防和治安重点部位应急预案的制订率要达100%,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梅钢公司在建立预案基础上,狠抓演练工作。如,在消防管理方面,安全保卫部主动与消防队联系,针对重点部位,有序组织了报警、自救、灭火等方面的演练,让员工掌握消防技能,使消防官兵熟悉作业现场环境,确保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双方配合更为融洽。

(4)考核。要把应急管理考核纳入对单位、负责人、个人的业绩考核内容之中。对各项措施落实较好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扬、奖励,并推广其做法。同时,对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指正。对因工作不力造成损失的要及时给予处罚。通过严厉的考核制度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梅钢公司采用累计记分形式进行考核,建立了“公司-厂-车间-作业区”三级考核网络,梅钢公司对各二级单位进行考核、二级单位对车间进行考核、车间对作业区进行考核,如在2010年考核中,对8个基层单位的应急管理达标情况进行了通报表扬,批评指正了3个车间不良做法,对一线15名表现突出个人给予了物质奖励,激励了员工工作热情。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的应急管理管理水平。

3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应急管理工作,要健全管理组织和制度,积极营造氛围。要理顺内外关系,扎实有效推进。要加强重点部位管理,完善防控体系。要勤检查、整治、演练和考核,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并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创新管理方法,总结经验形成固化长效的管理模式,真正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扩建发展、改革稳定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创造稳定的环境。今后也要不断进行评审,对部分专项预案进行了修订,以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上一篇:从日本文学看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 下一篇:论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现状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