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8-26 01:12:26

护理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摘要]护理是一门将人文性与科学性充分结合为一体的专业。护理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高度专业化的理论学科,普通教育学是以普通教育为研究对象,护理教育学是在普通教育学基础上分支出的新兴学科,它在教育学理论指导下,以护理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为研究对象,从而揭示培养各类护理专门人才的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专门的护理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护理教育;教育学理论;护理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尤其是对于护校学生来说,护理技巧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学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学生护理水平,体验式教学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为重点,全面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为护理教学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护校学生护理服务水平整体提高。该研究对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体验式教学相关研究

1.1体验式教学的涵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在亲身经历过程中理解知识,产生情感的一种教学观,也是一种从实践出发,再回归到理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教师来创设教学情境,从理论教学出发,对学生护理技能进行培训。护理学科主要学科有:人体解剖学、药物治疗学、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主要是用来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专业性人才,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一种有效的教学气氛,组织学生参与到临床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护理知识,促进学生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体验式教学类型众多,通常包括:直观感受型、动手操作型、社会调查型、师生置换型、角色模拟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开展临床实践教学,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为学生呈现更加立体、全面的画面,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护理知识。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充分顺应了时展,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2体验式教学理论依据

1.2.1认识的直观原理实质上,体验式教学法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外界活动[4]。它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主动积极。

1.2.2思维科学相似的原理相似原理也是普遍性原理,它是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体验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各种场景,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场景教学的魅力所在,充分促进了学生相似思维能力的提高。

1.2.3情感认识活动相互作用原理体验式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积极引导,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验式教学法让整个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感官的刺激更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

1.3体验式教学应用的基本原则

1.3.1愉悦轻松的体验性原则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必须坚持愉悦轻松的体验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展开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护理教学的快乐。

1.3.2师生互信互重的自主性原则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法时,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应该适当给予鼓励帮助,建立平等交流的和谐关系,将英语教学建立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

1.3.3合作交流的实践性原则护理教学不能仅仅扎根于理论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亲自示范给学生看,再示范后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护理技巧,或者可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互相示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进步。

2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1创设真实情境

情景教学创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时,必须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6]。教师在护理教学中应对病例情景进行巧妙设计,可应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到真实临床诊治与护理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创设小组活动式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真实体验机会。

2.2实施探索研究

教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临床实习时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每完成一个典型病例的教学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鼓励实习生大胆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教育,以及一些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实习生的护理工作水平[7]。

2.3开展互动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小组合作,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将相关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概念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提高学生的思考与批判思维能力。

3体验式护理教学特点分析

体验式护理教学特点包括:亲历性、个体差异性、缄默性等[8]。亲历性是指通过实际行动经历某件事,如:组织学生到医务科观摩。从而获得与医患接触的机会;个体差异性是指主体之间兴趣的不同与水平的不同,导致其对产生的情感不同;缄默性则是指学生从体验中获得丰富内心感受,而这种感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在开展护理教育时必须充分遵循其教学特点,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增加护理实践经验,让学生对护理教育学习具有更大的热情,真正爱上护理学科,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效率不断提高。

4讨论

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愿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提高学生护理水平,学校必须全面改变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为护理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护校学生护理技能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我国医疗事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园园,江智霞,张永春,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10):880-882.

[2]李景菊.《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36):52-53,56.

[3]王佳琳,田甜.《护理学导论》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5(3):315-318.

[4]刘运梅.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分析[J].中外医疗,2012(33):183.

[5]王万玲,张亭亭,罗祎,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研究》和《护理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5):108-109.

[6]吴开莉.护理实习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17):152.

[7]朱金星,梅桃桃,张银萍,等.体验式学习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4(10):796-799.

[8]张桂枝,贾胜欣,何颖曦.体验式学习在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6):760-761.

作者:宋春梅 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上一篇:不同年龄段女性妇科炎症探析 下一篇: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诊断中产前超声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