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环境保护治理

时间:2022-08-26 11:05:45

谈城市环境保护治理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产生利好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行的主阵地―城市的环境问题最为突出。这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文从城市环境现状入手,分析了环境保护治理的具体措施,并且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以资借鉴。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各种环境污染与破坏也在同步进行,这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与平衡也是一大威胁。城市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固体污染、噪音污染等类型,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已变得刻不容缓,这就需要环境保护部门在综合考虑,实际调查的情况下,科学规划,采取有效措施,使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实现良性发展。

一、城市环境现状

1、噪音污染普遍严重

噪音包括建筑施工噪音、工厂机器噪音、汽笛噪音等,已经成为了我国4大污染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长期处于噪音之中的人们极易引发耳鸣耳聋等多种疾病还容易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

2、空气污染严重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与生活当中,而煤炭在转化成热能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污染物极多,造成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大量污染物未被处理就被释放到空气中,再加上近年来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高排放汽车的大批投入使用给大气增添了不小的负担。

3、绿地覆盖不足

城市地价昂贵,为提高居住率,高楼大厦如同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而绿地面积则在日益减小,越来越多的绿地被开发利用成工厂、高楼、广场等。城市绿地的多种环境功能正在逐步丧失已经成为尖锐的环境问题。

4、水资源的污染与短缺并存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与日俱增。然而,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非常惊人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污水和废水许多都是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到江河湖海中去,这就直接污染了江河水源。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人们的节水意识尚未形成,我国大部分城市常年处于缺水状态。

5、大气污染

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工厂排放的大量粉尘和CO2、SO2等废气;汽车尾气;加油站汽油泄露后蒸发形成的碳氢化合物;家庭中能源的消耗;各种喷雾剂,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这些化学制品增加了空气中原来没有的成分,造成污染。

6、土壤污染

土壤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和废渣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等,这些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会随地下水渗流,造成地下水质的严重污染,而且这种污染很难治理。

二、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存在的问题

1、相关部门和市民对环境治理的重视欠缺

现阶段,负责城市环境治理的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对环境治理的认识还很不足。负责城市治理的相关部门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因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一些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污染城市环境的企业单位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给以制止。为了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环境部门甚至放任发展重工业,任由企业排放重工业污染物,毫不考虑城市环境的承受能,严重忽视了环境部门的工作职责,长期下去,只会导致城市环境治理问题愈发严重。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随意丢弃垃圾,垃圾不分类管理等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相当一部分市民为了自身利益而抵制环境部门的环境治理工作。

2、城市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

城市环境治理体系主要是由政府负责,其中相关治理政策的出台也是要经过政府的抉择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然而,目前政府对城市环境治理体系的关注力度弱化,对于一些治理政策的实施也是任由其自然发展,导致环境治理体系不健全,城市人们参与环境治理的方式和渠道欠缺。再者是,政府出台的政策优先关注的是地方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兼顾城市环境的发展,环境治理体系作用并不理想。

3、环保法律法规的缺失

我国在环境保护立法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没有很好地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一个健全的法律规范体系中,经常出现无法可依,执法无据的尴尬现象,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没有法律的强制规范,就树立不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没有法律赋予的惩戒和训导,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也就很难养成,环保法律法规的缺失是目前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4、环保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

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普遍缺失,我国的环保工作人员普遍素质较低,不熟悉环保规程,不熟悉业务流程,不熟悉专业知识的大有人在,而且很多环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和对环境污染的科学判定标准来执法,显得随心所欲,执法的任意性非常大,这就使得环保工作没有一个健全而严密的实施体系,必将给环境保护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有些执法人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执法腐败的现象,这是对我国环保事业的严重损害。

三、城市环境保护的宏观措施

1、全民普及环保观念

有关部门可以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让环保意识深入更多城市居民的心中,让他们明白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最终形成经济的快速循环,可持续发展。使他们能自主地为环境保护付出努力,甚至在自己的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能从长远考虑暂时放弃自己的经济利益,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很多媒介将正确的环保思想传递给居民,也可以通过社区主题活动让居民直接参与进去,将环保理念深入贯彻到居民心中。

2、完善环境保护法案

政府部门通过有效的经济、法律、技术监督、行政管理等措施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只有合理规划并正确实施这些环保理念才能使居民养成自觉环保的意识,最终形成一种生活习惯。有关监督部门可以定期公布环境质量,奖惩那些保护环境和危害环境的个人和企业,使环境保护事业更加透明与公正。奖罚分明才能激起更多的人从长远利益考虑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环境保护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3、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加紧对无污染燃料的研究,改变燃料构成直接解决了污染物产生的问题,是一种从根本上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的办法,对改善城市大气质量,节约能源,方便人民生活等方而都有重大意义。新能源多为可再生性能源,在利用过程中小会产生化石能源开采中的环境问题,是比较清洁的燃料。新能源是人类今后较为理想的能源,尽管它们的开发利用还存在各种问题,但它们代表着能源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是治理传统的煤炭燃料带来的环境带来压力的最有效方法。

4、进行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

现阶段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人口的发展战略,对环境造成的超额负担已经日益突显,所以新的城市规划方案急待出台。城市格局上的改变可以很好的规避某些环境问题,比如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等,因此,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环保问题,以此为设计规划的主导。

5、增加绿地覆盖率。

以水泥地为主的城市道路忽视了绿地的多种生态功能,绿树青草小仅是天然氧吧,更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要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必须转变以经济为主导的观念,要改变将城市绿地作为景观点缀的观点,要重视绿地在提高空气质量、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6、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绿化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推行以绿化建设为主的生态维护,需要保持一定而积的绿化覆盖率,对旧小区和绿化小达标的场所要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恢复生态绿化。另外建议有关部门提倡节能减排的宣传和奖惩,对于小排量汽车,在购买或者税务方而给子政策上的优惠,以此鼓励节能减排产品的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作为一项与城市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城市居民等各方人上同努力才能够完成。要想城市群众能够在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相关人上必须对城市环境各方面间题进行治理、维护和预防,使城市建设得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巨儒.新时期的城市环境问题与对策[J].青海环境.2007年

[2]姜爱林.城市环境治理评价的涵义及方法[J].安徽科技.2009年

[3]李合意.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的思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年

上一篇: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 下一篇:土建工程施工监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