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有加,便捷不减

时间:2022-08-26 09:45:30

安全有加,便捷不减

2016年年初,苹果公司的Apple Pay业务在中国正式上线,短短12小时,就有将近4000万张银行卡完成了绑定,一时间掀起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的热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的不断创新,支付宝、网上银行、NFC支付等众多移动支付方式正逐步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推陈出新 Apple Pay

NFC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使得卡片与兼容设备间能够通过非接触式的射频识别进行数据交换。Apple Pay其实就是一种基于NFC技术的支付方式。

Apple Pay不同于微信钱包或支付宝钱包,它并不是一个第三方的“电子钱包”。形象地说,它只是相当于一个“卡包”,你可以把实体的银行卡“虚拟”到手机里,将银行、商户及用户连接起来。利用NFC,具备Apple Pay功能的移动设备能够在近距离范围内“感应”到商户POS机终端,在准确验证后完成交易。因此,用户在使用Apple Pay进行非接触支付时,可以免去刷卡支付的繁琐步骤。

Apple Pay不但便捷,而且安全。在使用Apple Pay进行支付的过程中,银行卡信息是被保护起来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可变的虚拟卡号,这个虚拟卡号会取代客户的实体银行卡号作为交易凭证。当交易时,虚拟卡号会以加密的方式传输到POS机上进行识别。在进行用户信息验证时,确定用户身份的“钥匙”就是手机上的Touch ID指纹装置。只有用户将手指放在手机的指纹识别传感器上,将手机靠近具有识别功能的POS机时,才能进行身份认证,完成支付。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线下与商家进行交易时,大多需要扫描商家的二维码或由商家扫描移动设备上的付款码,再利用支付宝或微信等进行支付,整个过程离不开网络。由于NFC支付利用非接触式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因此并不需要网络,在线下就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NFC支付将比扫码支付更加便捷。

不需要网络,那么Apple Pay是否会有别的门槛呢?首先,要想体验Apple Pay,你必须有一部植入NFC功能的苹果移动设备,例如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6、iPhone 6 Plus或Apple Watch;其次,只有在具有非接触支付功能的POS机上付款,Apple Pay才能成功进行NFC支付。

事实上,除了移动支付,NFC还有众多用武之地,如应用在IC卡中,可以实现公交卡、车票和门禁的功能。毋庸置疑,NFC将会是未来移动支付的一大方向,并将在其他各领域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紧随其后

Samsung Pay

Apple Pay的推出开启了NFC移动支付市场,三星公司则紧随其后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业务――Samsung Pay。

在2016年初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三星推出Samsung Pay,随后进入了公开测试阶段。与Apple Pay一样,Samsung Pay采用指纹识别,支付过程也异常便捷。在韩国本土的一些银行,Samsung Pay甚至可以在部分ATM机上取钱!尽管在麦当劳、肯德基等拥有NFC支付功能POS机的店铺,Apple Pay能一展身手,但在其他不具备NFC支付功能的店铺仍然需要刷卡或付现金。对于这个难题,Samsung Pay有自己的办法。除了NFC支付,它还能支持传统的磁条卡读取终端,因此几乎能够在所有的POS机终端使用。

Samsung Pay之所以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支付功能,完全得益于它所具备的磁条安全传输技术(Magnetic Secure Transaction,简称MST)。它可以在离读卡设备约几厘米的范围内生效,通过给感应回路接上交流电,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变化的磁场,读卡器的磁性读取终端则可以接收到这一信号,而这一信号正是模拟了一张磁条卡刷卡过程中所产生的磁场变化。

在交易的安全性上,Samsung Pay跟Apple Pay一样,也采用虚拟卡号的交易方式,这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用户的交易安全。

蓄势待发 Android Pay

尽管NFC支付市场诸雄争霸,但真正的先驱者却是谷歌公司。早在2011年,谷歌就了Google Wallet(谷歌钱包),但市场的接受度并不高,使用者也仅仅只有几千万。为了在风云变幻的移动支付市场争得一席之地,谷歌继苹果公司的Apple Pay之后,推出了全新的Android Pay支付平台,它是为安卓系统推出的NFC支付方式。尽管它现在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还不高,但鉴于安卓是全球普及范围最广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预计Android Pay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金融危机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与对策... 下一篇:基层工会职工之家活动的创新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