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洗消剂公共场所化学制剂突发事件公众洗消研究

时间:2022-08-26 09:21:44

基于水洗消剂公共场所化学制剂突发事件公众洗消研究

一、概论

公共场所内,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并伴随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有害物质产生,将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洗消作为受害者的至关重要的一道保护屏障,只有做到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程序合理、步骤衔接流畅,才能保证人民群众最根本的人身安全。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洗消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仿到自主研发的几个阶段,从药剂、装备和洗消方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洗消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军事领域,针对公众的洗消研究相对较少。虽然20世纪末逐步重视公众突发事件的洗消工作,特别是非典和禽流感等疫情的爆发,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至今依然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期望初步建立起一套公众洗消体系,为消防等救援力量提供科学合理的洗消处理平台。

1.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 (emergency)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突发事件由于发生的规模不同,地点不同,危害性质不同,事前准备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迥然,这些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如果应对不当可能发展成为更大规模的事故,会对生命、财产产生伤害、损失和破坏,并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社会影响。

2.公共场所的概念

公共场所是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功能和场所用途,公共场所又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公众聚集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

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和公共娱乐场所等。

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公共场所都有共同的特点:人口相对集中,相互接触频繁,流动性大;设备物品供公众重复使用,易污染;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造成污染特别是危险化学物和病毒的传播。其环境的卫生质量与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关系及其密切。这类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其所涉及的面广、影响力大,可辐射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范围。

3.我国公众洗消的现状

3.1洗消,是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染毒对象上的毒剂或生物战剂失去伤害作用)和消除(指用物理方法除去沾染对象上的放射性物质)的总称[。洗消是指对染有化学污染物、致病微生物和生化毒剂、放射性物质的人员、器材、环境等进行消毒和消除的措施,是保护受害人员的有效手段。洗消包括:基本洗消、仓促洗消和周密消洗三种类型。基本洗消,是在化--沾染后立即进行的求生存最简单、最基本的紧急洗消。仓促洗消是指人员在工作间隙利用最短时间,用配置的洗消装备或洗消小组进行得简单的局部洗消。而周密洗消是指人员在安全区或者医院进行全面细致洗消。

3.2目前,我国装备的洗消剂主要有3大类——以氯化、氧化为消毒机制的次氯酸盐(三合二、次氯酸钙)和有机氯胺;以碱性消除或碱性水解为消毒机制的有机超碱体系(DS2)和苛性碱(氢氧化钠);吸附消毒粉(如漂白粉)。这些洗消剂在洗消效果上基本都能满足应急洗消的要求,但在性能上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次氯酸盐消毒剂对金属腐蚀性强,使用后装备的维护保养难度大,而有机超碱消毒剂又有很强的腐蚀性。同时这些洗消剂本身有一定毒性,污染大,后勤负担重;吸附消毒粉的毒剂吸附量有限,易出现解吸,造成二次染毒。我国现常用的洗消剂是PV-DAP型敌腐特灵洗消罐、Minidap敌腐特灵洗消剂、LIS敌腐特灵洗眼液以及三合二等。

水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液态消洗剂,价廉易得。具满足高效、无腐蚀、无污染的消洗剂的根本要素要求。在传统全淹没、足喷淋的使用方法上,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衍生开发出乳化型、消解型、雾化型等不同剂型,以进一步提升效能和适应不同场所,不同种类化学制剂突发事件的洗消要求。以高温、高压、射流为代表的新一代消洗技术,多数以水作为载体。因此,本文选择以水为基本消洗剂作为讨论对象。

3.3洗消帐篷主要分个人(单兵)洗消装备和多人洗消帐篷(洗消站)。在公众洗消中主要使用的是多人洗消帐篷,它即可供多名受害者进行洗消,也可做临时会议室或者指挥部。而洗消用器材,我国消防部队主要配备的是电动充(排)气泵、空气加热送风机、热水加热器、洗消液均混器、高压清洗机以及化学泡沫洗消机等。而对洗消用水的排污主要用到了洗消污水泵。

3.4我国在公众洗消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洗消装备配置不完善、且有一定的区域性。包括特勤中队在内的消防基层中队,其所配备洗消器材相当不完善,例如虽配备了洗消车但无洗消剂,虽配备了洗消帐篷却无洗消供水泵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另外,我们有部分特种装备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但具有较强的区域性,辐射面和密度不够,尤其是数量偏少,这在很大程序上制约了消防部队在对人数较多的灾害事故中的洗消能力。

二是执行洗消任务时所用的洗消剂比较单一。我国洗消剂的价格较高,种类不齐全,导致在执行洗消任务时所用的洗消剂比较单一,或是价格比较低廉而效果不好的洗消剂,使得洗消任务执行不完全。我国消防部队执行消防任务时只注重对人员和环境的洗消,忽略了车辆和器材的洗消,这使得车辆和器材的性能受到损害,也留下了危险的根源。还有就是对残液的回收、检测、传输不够重视,只注重战斗的攻坚过程。目前,部队都已装备水质分析仪、检测仪、防爆吸液泵、污水回收泵等,但利用率不高,没有在事故处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二次污染埋下了伏笔。

三是不注重消防人员在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医疗培训。众所周知,要进行洗消的场所一般都存在着有毒的危险物质,虽然消防人员穿了防护服,但也有可能出现热虚脱或接触污染的症状,此时就应立即转入安全地带,脱下个人防护装备,进行紧急处理和治疗。

二、公众洗消的任务和原则

1.洗消的任务

洗消是对突发事件受到沾染的全部公众人员实施彻底地洗涤和消毒, 以降低或消除其危害程度。在对公共场所突发事件中的公众洗消,根据人员受害情况的不同, 对沾染的公众进行分类、急救、去污,对废物废水进行消毒处理。

2.洗消的原则

2.1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的积极洗消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专业分队与群众自消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2.2根据污染源的性质、浓度、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洗消剂彻底清除危险源。

2.3洗消作业时,洗消人员注意自己的作业位置,尽可能处在上风向位置。

2.4利用广播宣传洗消站的位置,以及人员洗消时的注意事项。

2.5对洗消总的要求是净、快、省。净—消的彻底,快—消的速度快,省—洗消剂用量省。其中净是首要的。应在净的基础上求快求省。

2.6要保障重点,主次分清。对公众的洗消应有优先次序之分,合理安排洗消流程。

2.7应预料到身处现场但未受到影响的人员与真正的伤员之比最少为5∶1。

2.8已知暴露在液体毒剂后,应尽快对应急反应者进行洗消,以避免严重后果。

2.9脱去衣服是减轻毒剂沾染的办法,从头到脚,脱得越多越好;

2.10洗消对象洗消后检测不合格要反复重新洗消。

2.11合理处理洗消污水和废弃物,防止二次污染造成次生灾害。

3.水基公众洗消方式的分析

洗消方法及洗消剂的选择应符合速度快、洗消效果好、洗消费用低、洗消剂不会造成人员伤害等基本要求。

尽快从受害者身上采用物理方法去除毒剂是最有效最重要的洗消步骤。物理去除包括从皮肤上清除可见的毒剂,脱下衣服,用吸附剂吸收毒剂,以及用大量的水冲洗[6]。

洗消时,最重要的是要能及时有效地去除毒剂,因而在发生化学恐怖事件后去除毒剂的速度比具体使用何种方法去除毒剂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水具有易得、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认为最简便易行的对大批人员进行洗消的办法就是采用水喷淋系统。消防人员往往会带有大量的水,因此最有利的方法就是利用现有设备提供应急的低压喷淋。在经过水的简单冲洗后,对于不同的污染,救援人员可以再进行针对性的洗消和救助。对大批人员进行洗消时脱掉衣服并用水喷淋是最有效的方法。脱衣的决定应由指挥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当人员开始脱衣时就开始喷淋,这样有助于加快洗消过程,特别是对受生物或放射性沾染的人员更是如此。

3.1只用水

使用冲洗或淋浴的方法从皮肤上去除毒剂。只用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洗消方法。

3.2肥皂和水

加入肥皂后,由于毒剂产生离子降解,可以使洗消效果有一定提高。肥皂也有助于油性物质(如芥子气或其他糜烂性毒剂)的解。液体肥皂使用起来速度要比固体肥皂快,而且避免了对皮肤的摩擦。同时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可能染毒,受害者要尽量避免摩擦。使用肥皂的缺点是需要就地有储备。而且,使用肥皂可能会比较费时,同时,也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一定损伤,增大糜烂性毒剂的破坏作用。

3.3漂白剂和水

采用漂白剂(次氯酸钠)和水溶液可去除、水解、中和大多数毒剂。但是,在下列情况时,考虑到洗消速度的重要性,不推荐使用此方法的原因有:必须对商用漂白剂进行稀释,且没有现成的设备可以利用;皮肤接触时间已经较长。实验室研究表明此时毒剂需要和相关的无毒、液态消毒剂接触更长时间才有效;实验室研究认为浓度为0.5%的漂白剂可能不比用水冲洗更有效。

三、公众洗消洗技术与程序设计

1.伤员洗消时的优先次序分析

有关应急反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普遍认为,“洗消优先次序“是指决定受害人是否有必要进行洗消以及指挥受害人进行洗消的过程[8]。治疗类选法是一种在受害者数量众多时根据需治疗的紧迫性决定哪些人优先治疗的医疗过程。可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对人员进行筛选分类。对于在突发事件中已明显受伤的人员,不管他是否曾暴露于危险源作用下,都应尽快进行有效的救治和洗消。因此,应急反应人员应在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同时,尽快将受害人排出优先次序,使其接受洗消、处理和医疗撤离。尽管现在有许多应急反应队伍已对类似事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并没有多少机构能够在现场(“热区”,Hot Zone,离事故发生地较近)处理伤员。因此,不管有多少伤员,建议将他们分为能走动的和不能走动的进行分类治疗。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洗消,保证最多的人得到治疗,同时尽可能减少应急反应人员暴露在危险中的可能性。

能走动的人员是指能够明白指令、能交谈并能自己行走的受害人。如果没有严重的受伤特征或症状,大多数能走动的人员可被划分为受伤程度最轻的伤员。而不能走动的人员是指昏迷、无反应或无法在无辅助的情况下自己行走的伤员。在洗消过程中,能走动的人员可以由几名救援人员带出污染区,不能走动的人员则需要救援人员携带救援工具(担架、救援箱等)进入热区救援,就地或带到安全区域进行洗消。一般来说,不能走动的伤员优先等级要高于能走动的伤员。

1.1能走动的受伤人员

应引导能走动的人员逆风进入搭设好的缓冲区域(温区),在那里由现场医疗人员按优先次序对他们进行洗消。在能走动的人员中最优先进行洗消的应是那些离有害物质释放点最近的人员以及根据报告那些暴露在烟雾中、在衣物或皮肤上有液渍或者出现严重病征(如呼吸短促、胸部发紧等)的人员;其次是那些离有害物质释放点不是很近,未暴露在烟雾中,可能在衣物或皮肤上也没有液溃,但出现了病征的人员;再次,应考虑那些通常情况所说的受伤人员,特别是有伤口的伤员。最后考虑那些离出事地点较远且无明显症状的人员。应急反应人员应按照优先次序引导这些可走动的人员进入缓冲区域进行洗消。特别要注意的是人员不要横穿染毒区域,也不要将污染带进洗消区。

下表1是对确定优先次序的因素的归纳:

表1 能走动伤员确定救援优先次序的因素

1.2不能走动的人员

不能走动的人员比能走动的伤员受伤程度更大,需要就地优先进行洗消。对于这样的伤员,我们推荐根据医学治疗中的类选法系统来排定这些伤员的洗消先后次序。

表2 不能走动伤员的救援优先次序的因素

在所有需要洗消的人员中,最需优先进行洗消的是那些根据医学治疗类选法确定为需要立即利用现场可提供的医疗手段进行救治的伤员。通常这些伤员会出现呼吸或循环问题,同时也可能包括那些遭受神经性毒剂中毒需要立即解毒或通风的伤员。在这一类中,最应优先进行洗消的是神经性毒剂严重中毒的人员,因为对于这些伤员来说,暴露于毒剂后尽快彻底洗消是很有可能挽救其生命的。

在无法行动者中,其次需要洗消的是那些被划分为可延迟治疗的伤员。这些伤员可能受了重伤,的确需要良好护理,但可稍等片刻后再进行洗消(如小腿骨折的伤员)。这种伤员也可能是那些确已暴露于危险源危害范围中但伤害不足以威胁生命的伤员。

而那些不知是否暴露于毒剂或被怀疑暴露于毒剂的人员,他们的优先等级应较低。洗消的优先等级最低的是那些经医疗分类被划分为自然疗法的伤员。

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应设立两个大批伤员洗消系统,分别对能走动的人员和无法走动的人员进行洗消。如果资源有限,仅够设立一个洗消系统,则无法走动的人员比能走动的人员更享有优先权,因此,他们可采取下图所描绘的方式进行洗消:

图1 大批伤员洗消规则

2.洗消流程的分析

根据上述,在洗消过程中,可设立两个洗消系统对受伤人员进行洗消。

如果伤员能够走动,应急响应人员应让他们脱掉被沾染的衣物并引导他们离开“热区”,进入“温区”(洗消区)。应有人指示这些受害者摘掉眼镜(如果有的话),用水冲淋皮肤、眼睛和头发。喷淋的水流速应为70g/cm2[8],喷淋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确定危险源的情况下,参考侦察人员报告的信息,指挥人员应迅速做出具体的针对性的洗消方法,并加以实施。具体步骤为喷淋检测再次喷淋洗消再次检测检测合格更衣送安全区送医院(疏散)[10]。图2表示出了可行走伤员洗消流程。

图2 可以走动伤员的救援步骤图

如图3所示,如果伤员无法走动,救援人员需要进入热区救援。在佩戴好防护用具的条件下,救援人员才可以接近伤员。如果确定危险为有毒化学品或者生物毒剂,救援人员应先将送氧或送风式防毒面具(条件有限可用防毒口罩)戴在伤员口鼻上,也可使用便捷式供氧装置[9]。以两名救援者对应一名伤员为宜。救援人员帮助伤员脱掉被沾染的衣物,然后再将他们转移到脊椎矫正板、盖尼式金属担架床等救援设备上。如果现场没有运送工具,则应小心地将伤员抬到或拖到安全的地方。但救援人员必须确保在运送伤员的过程中不要途经染毒区,也不要将沾染有用肉眼能看到的污染的衣物或个人用品从热区送入温区。染毒的衣物、个人物品等必须留在热区。将伤员带到温区后,再次对其伤口进行医疗处理,然后用水喷淋,如有更好的洗消剂选择应直接用洗消剂洗消,以防水对伤口造成再次伤害。多次洗消后,确定伤员没有危险后将其带至安全区再由医疗人员最后处理或送至医院。

图3 无法走动伤员的救援步骤图

3.公众洗消场地的设置

侦检后划出警戒区。警戒区可分为三类:热区(Hot zone),事故发生地,受危险源威胁的区域,在该区域内从事救援工作的人员必须配备防护装置以免受污染或物理伤害;温区(Warm zone),是紧挨热区外的地域,在该区域工作的人员应穿戴适宜的个体防护装置避免二次污染;冷区(Cold zone),是洗消线以外的地域,患者的抢救治疗、应急支持、指挥机构设在此区。警戒使用的器材有警戒带、隔离墩、标志牌等。洗消场设立在温区,黄色警示线,其内和外分别是洗消区和洁净区。

3.1洗消场地的设置

如图4所示。场地的选择和布置应该考虑到很多方面,包括了地区的地形、风向以及周边环境交通情况等诸多方面。其中,地形的平坦程度及风向走势应为首先考虑。

在各个区域间、出入口位置应该都安排有检查人员对伤员及救援人员进行检查处理,以确保污染不会被蔓延扩大,还可引导救援人员安全进入下个区域和帮助他们对伤员进行救援。

洗消区设立水喷淋区和洗消区;为了加强安全防范,在安全区和洗消区间设立缓冲区,只允许待运送的受害者和救援人员在该区停留,防止将污染带至安全区。

图4 洗消场地布置图

场地布置完以后应有完善的污水排泄系统,确保环境不会受到再次污染。应该指出,在救援中不应有人再染毒。在可接受的排出液问题上,大致可认为,任何浓度的污染对环境来说都是一种威胁。这些威胁会因多种因素而产生不同,如排出的化学品、它们的浓度、它们所流经的地方等。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在挽救生命的活动中所涉及的排出液污染允许浓度、第一反应者染毒等问题。

洗消区域一般设立在上风方向,人员、车辆、物资装备等离开温区的出口处;或者是房屋的出口处。地面能铺设塑料布等防水布。交通便利,便于人员、车辆和物资的出行。场地开阔,便于洗消装备的展开,以及人员、车辆、装备、物资等的集结、分类和洗消。宽阔的马路、体育场、休闲广场等比较开阔的场所都可作为洗消场地。水源充足,洗消需要大量的清水,设定洗消站应尽可能靠近水源。人员洗消也可利用机关、厂矿等单位和公共洗浴设施。洗消挖设排水沟和污水坑,专门收集洗消污水,并连接排污泵排到制定的消毒池或其他收集容器中。

3.2水喷淋区的设置

在洗消装备没有及时到位的情况下,以及洗消装备不足时,利用消防车设立水喷淋区,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受害人员进行洗消。同时,在有固定洗消装备的情况下,设立水喷淋区可以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洗消,这样可大大加快洗消效率和洗消速度。这在伤员众多的情况下尤为适用,效果更加显著。

图5 水喷淋区示意图

图5是水喷淋区示意图。利用两部消防车构成水喷淋走廊。用消防车上的软管从两侧喷洒水,同时,用云梯车接软管从上方提供大容量的低压水流。如果伤员人数众多,则可以使用两辆甚至更多的云梯车组成复合云梯水喷淋洗消系统以增加喷淋走廊的长度。可为能走动的受害者或无法走动的受害者搭建多种走廊,受害者经喷淋后前行。还可使用如下图所示的对大批人员进行洗消的装置。还可安排手持软管的消防员在喷淋区的终点来提供最后的冲洗。所有的受害者都应等在淋浴区内,直至水停止。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人流、增加冲洗周期、提高洗消效率都很重要。

3.3洗消区的设置

我国消防部队中主要配备的洗消帐篷为公共洗消帐篷,此种帐篷高2.8米,长10.3米,宽5.6米,面积为60平方米。公共洗消帐篷的洗消用具包括了6个喷淋头、更衣间、喷淋槽和洗消帐篷。供水器材则有4000L水袋、水加热器、排污泵、15L均混桶以及相应的连接软管[15]。

在洗消区安置两排并联的公共洗消帐篷,每个帐篷分6个带喷头的隔间,喷头一共12个,可同时供12人进行洗消。喷头可喷淋按比例混合的洗消液,也可直接喷淋清水。洗消压力应为0.4~0.5MPa,洗消温度视情况而定,如为生物毒剂污染则以38~40℃为宜。喷淋洗消液的时间看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为喷淋2分钟洗消液和喷淋2分钟清水清洗洗消液。当人洗消完毕后进入检测区,经医疗人员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安全区。检测区可设为长12米,宽6米,可同时供6~8人接受检测。安全区大小则可视情况而定,在条件允许下,可适当将范围扩大一些。

表3列出了洗消区人员的配置。以两个并联的公众洗消帐篷(每个帐篷含6个有效喷头)为一个洗消单位,在救援人员配置上,在洗消区需要检测人员5名,帮助人员10名,如果无法走动的伤员较多可增至20名甚至更多,这其中可由在热区进行救援的人员来担当。洗消剂和洗消用具的操作人员4~6名,负责维护洗消用具。另外需要机电师4~5名,其中驾驶员一名。

表3 洗消区人员配置表

同样的,如果受伤人员较多,可再增加一个洗消区,与之前增加的水喷淋区连接形成另一组洗消系统。具体的场地设置如图6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两组并联的洗消帐篷可根据情况分类。如不能走动人员较多,则可把两组洗消帐篷分为不可走动伤员组和可走动伤员组。如男女伤员人数相当,则可分为男用洗消帐篷和女性洗消帐篷。

表4 热区和水喷淋区的人员配置表

表5 检测区和安全区的救援人员配置表

3.4洗消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情况

如表4~5列出了洗消场地所需救援人员的总人数及分工,设伤员人数为N(N

图6 洗消区场地布置图

*通讯作者:陈振一

上一篇:人能弘道 第2期 下一篇:对传统价值的敬畏与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