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效习题评讲课的策略

时间:2022-08-26 06:51:25

物理高效习题评讲课的策略

“高效”是相同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任务,而且效果更好.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高效理解成效率高,其实这种理解有所偏差.“效率”是指完成的有用功与输入功(驱动功)的比值,实际上与做功快慢(即时间)无关,它与“效益”的含义更接近,都是指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而“高效”不仅是要产出与投入比值大(更接近于1)还要所花费的时间少.所以高效课堂简单的说就是要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收益更大.

习题评讲课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习题评讲课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一种课.但长期以来,老师和学生都对于习题评讲课重视的不够,从而导致习题评讲课的效益低下,使学生在知识的巩固和落实方面的发展出现瓶颈.因此,习题评讲课的高效研究迫在眉睫.

一、传统的习题评讲课的弊端

1.教学目标不明确,准备不充分,重点不突出.很多时候教师认为习题评讲课就是评讲完习题,让学生掌握习题的解题方法,纠正习题中出现的错误.这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充分的准备,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解题的要领,或者是得不到深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学生感觉听懂了,老师感觉讲懂了,但是拿到一道新的同类型的题目学生又不会做.其实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很多时候他注重的是每一步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在努力地听懂课,这肯定也没有错,听懂课是学生最基本要达到的要求.但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功夫去思考题目背后的东西,更没有时间去总结,提炼.这些都与老师有关,这些都需要老师课前都做好预设,讲课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消化理解的空间,对学生进行合理巧妙的引导.

2.评讲不及时.教师很多时候对于习题课的重视程度要小于新课,认为新课教学必须按计划和进度来,习题课可以缓一缓、放一放.等到有合适的时间再来评讲.其实这样将严重影响习题课教学的高效.因为等到讲评时,学生可能早已把试题忘得差不多了,学生在教师评讲的时候还要再次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题意,会浪费一些时间,或者把当时他自己做这个题的思路和想法忘记了,这样评讲起不到纠正错误的作用.评讲不及时的害处还不止这个,评讲不及时还会使学生情绪懈怠,没有了斗志和激情,实际上学生刚做完题那时是最希望知道答案和结果的,尤其是考试中表现更突出,考后及时评讲的效果最好,学生的印象也最深刻.

3.评讲课上无意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紧张而沉闷.现在的老师都知道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参与,因而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都很注意这一点.但很多时候老师由于对习题评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在习题评讲课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比如习题评讲课上一讲到底的不在少数;或者缺乏对学生的错误思想的深层次的挖掘,没有下功夫找学生错误的原因,所以学生的错误思想得不到纠正,下次还是要犯同样地错误;或者老师为了加快进度,想多讲一些题目因而讲解很快,学生的思考和总结以及消化记忆的时间几乎都没有,效果可想而知.

4.讲解缺乏迁移,不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以及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教师讲解的时候就题论题,不注意挖掘题目中隐藏的知识和方法;缺乏归类和适当的拓展和深化;不注重题中涉及的知识与课本知识的联系,易使学生忽略教材,觉得教材上讲的怎么与解题无关,更易走入题海战的误区,而且知识不容易形成网络.

5.教师在习题课的评讲中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缺乏对学生的鼓励和德育目标的达成.有时教师在评讲课上对于学生犯的一些自认为较为低级的错误缺乏理解或者恨铁不成钢,情绪失控,边讲边批评指责学生,这样起不到作用,反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加大学生对于课堂和习题的恐惧感,增加学生的失落感,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二、现代高效物理习题评讲课应该做到的几点

1.课前策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过程要充分使用分析法、统计法、归类法等方法.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物理习题评讲课达到高效的最重要一个环节,包括出题练习、批改、统计分析、确定重点难点及课堂教学目标、确定评讲细节等环节.首先在出题这一环节要精选题目,所选题目一定要有代表性,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不要太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要偏、难、怪.如果在这个环节大意了会出现某个题本身价值不大,或者不做要求,但是耗费了学生很多精力,评讲课上不讲学生不满意,讲又浪费时间,而且讲了学生还未必能掌握,让老师骑虎难下,何谈高效?因此选题的时要结合学生实际,考虑到学生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以达到让学生掌握本章节知识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适当提高为目的,但不要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其次作业批改这一环节也有讲究.首先要及时,其次要弄清楚哪些题目要重点批改,仔细研究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路,还要弄清哪些习题要作为重点批改和统计的对象.一定要边改边记录学生犯的错误的类型,尽可能站到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为后面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统计分析要做好:首先要统计题目错误的频率,其次要统计出错的原因,将出错的原因归类.统计过程中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选出代表来统计,也可以全班都做统计.统计完成之后就要先确定一下本节重点和难点,要注意的是重点不一定都是难点,难点也不一定都是重点.有些题目犯错的很多,但是它很可能并不难,可能是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好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这样的题就一定要做为重点讲解.有的题目虽然较难,但是由于教师新课的时候强调得较好,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很好,或者有的题目很难甚至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的题不能做为重点,可以课后个别辅导.在确定重点的时候要记住一句话“如果讲了等于没讲,那不如不讲”.确定了难点后就要注意找到突破难点的策略,方法,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实验演示,可以学生先体验,可以自制教具、模型、动画课件来使抽象变形象,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多渠道地突破难点.

2.课堂讲评的策略:在课堂讲评中要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试题归类,分类评讲.

将试题归类,分类评讲可以极大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不至于使学生思维太过于频繁的转换,从而导致思维混乱、感觉疲劳,从而起不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归类评讲可以按知识点,解题方法,出错原因等方面进行归类,然后评讲时要充分考虑到统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事先做好的课堂预设.

第二: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

除了通常的讲解法外,还可以找机会使用引导发现法,实验探究法在习题评讲课中的应用,充分使用课前准备的教具、课件以及多媒体设备来突破难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讲解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相互做评价,激发学生的激情.

第三:评讲过程中避免就题论题

评讲题目时要联系题目相关的知识以及涉及到的思维方法,注重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读题审题的能力的培养.避免一来就讲解题过程,学生虽然听懂了这个题的解题过程,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解或者你怎么就想到要这样解,这就是很多学生反映的“课都听懂了,就是不会做题”的原因.这样的话,讲的再多的习题也教不会学生,容量上去了,效率反而下来了.因而,教师要教会学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条件,从相关条件联想到解决办法,让学生弄清每一步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要讲就要讲透.

第四:评讲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以人为本.

实践表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比被动接受效率要高得多.因此,首先要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其次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发现不在状态的学生要即使提醒,发现学生理解出现困难要及时慢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课堂节奏该慢时要慢,该快时才快.

3.课后策略:课后要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首先,要做好学情调查,可通过谈话访问的方式再次了解学生课堂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其次,针对重要的和学生易错的知识出好补救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让学生再次独立的通过分析运用课堂学习的方法.

要上好习题评讲课,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弄清课堂高效的含义,不是课堂容量越大,就高效,课堂容量和高效之间应该有一个最佳契合点.其次要清晰地认识到传统习题评讲课的弊端,避免走入传统习题评讲课的误区.再次要认真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以学生又好又快又多地掌握知识、方法和解题要领为高效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类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例说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五种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