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时间:2022-08-26 06:15:31

庄河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庄河市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09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396例,年发病率为42.91/十万。全市波及4个街道22个乡镇。以沿海发病率低,为39.56/十万,丘陵、山区发病率高,为49.33/十万,两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9-078-03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该病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爆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为了解手足口病发病特征、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特对2009年庄河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所有资料来源于庄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资料室。

1.2方法 根据疫情报告,对调查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人口资料来源为庄河市公安局人口信息科。本文所述均为临床诊断病例。诊断标准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疫情概况 2009年庄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96例,发病率为42.91/十万(396/922875)。无死亡病例。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全市手足口病共波及4个街道22个乡镇。沿海地区(240/606669)发病率为39.56/十万,丘陵、山区(156/316206)发病率为49.33/十万,沿海地区与丘陵、山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2时间分布 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发生,7月份是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共119例,占发病总数的30.05%。发病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共361例,占91.16%。详见图1。

2.2.3 人群分布 396例手足口病病例中,男性245例,女性151例,男女之比为1.62:1。经统计学推断,(x2(1,0。01)=20.52,P

发病年龄最小的7个月,最大的21岁,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共339例,占发病总数的85.61%。详见表3。

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271例,占发病总数的68.43%;幼托儿童100例,占发病总数的25.25%;学生23例,占发病总数的5.80%;民工1例,占发病总数的0.26%;家务及待业1例,占发病总数的0.26%。

3 讨论

手足口病在国外1957年已有报道,我国于1981年始见于上海,2008年5月2日我国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本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所引起,常在婴幼儿造成爆发流行。手足口病的发病在人群、季节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有关资料报道一致。

流行因素分析:从地区分布来看,沿海地区发病率低,丘陵、山区发病率高,沿海地区与丘陵、山区间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由于丘陵、山区比较封闭,文化底蕴比较差,卫生习惯比较差,对手足口病的认识程度不高,致使手足口病病例增多。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市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6―10月份,7月份是发病高峰,随之以后疫情逐渐下降,可见疫情发展趋势除了符合发病规律以外,主要是由于庄河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加大了对医疗单位的业务培训,完善了疫情报告制度,使业务人员提高了业务素质及警惕性;并加强了宣传力度,使群众提高了认识,积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年龄分布来看,多集中在5岁(包含5岁)以下儿童。从性别来看,男女性别比为1.62:1,经x2检验,可以认为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男孩和女孩的性格有关系,男孩通常好动、活泼,性格豪爽,对卫生习惯的养成不如女孩容易,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从而导致男孩发病比较多。职业以散居儿童发病为主,其次托幼机构儿童,并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病例,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有五点,其一是散居儿童的隔离控制工作出现了断层,使在家隔离治疗的散居儿童无专人系统管理,从而扩大了疫情的蔓延。其二是由于现在的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旅游、打工的人员活动频繁,因此增加了传播机会,促进了疫情的发展,扩大了疫情的蔓延。其三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弱,普遍易感。其四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正是好动时期,多愿意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去,从而使密切接触的机会增多,导致发病。其五是由于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的儿童比较集中,互相密切接触的比较频繁,并且手足口病大多是经过密切接触传播的,因此容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现象。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各门诊的消毒措施,特别是儿科门诊。要设隔离门诊、隔离治疗病室,设置肠道隔离标志,实施肠道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强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进一步完善各单位的疫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要认真进行晨检。消毒措施要到位,做好随时消毒及终末消毒。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

3、加强卫生防病健康知识的宣传,指导群众搞好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认真落实十五字方针“喝开水、吃熟食、洗净手、晒衣被、勤通风”。

4、加强居家隔离治疗患儿的管理工作,使其做到真正的隔离。

参考文献

[1]吴艳.1359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4):607.

[2]何家鑫,沈晓娜.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3(7):22―24.

[3]刘灿兰,赵琳娜,秦元安.手足口病及其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4):331―332,335.

[4]张红军.一起幼儿园手足口病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上海预防医院杂志,2007,6(19):261.

上一篇:手部皮肤损伤与功能的恢复 下一篇: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20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