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写作要建立新的文本方式

时间:2022-08-26 05:49:00

教师写作要建立新的文本方式

摘要:教师的研究是一种主要以实践问题为出发点,以实践改进为目的的行动研究。实践性是教师研究的显著特点。教师写作要建立新的文本写作方式,致力于体现教师实践改进的真实过程,呈现出问题和归因,问题的解决路径和步骤,观点的提炼和体悟等内容。这种实践性写作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将默会的知识和经验显性化。可借鉴参考的基本写作框架有同题异构式、新旧对照式、新手专家式、叙事式以及案例式写作。

关键词:教师写作;文本方式;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1-0042-04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辩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今天,写作之于教师的意义更是非凡,它贯穿于教师成长的始终,而一个人一旦有了写作的冲动,写作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然而,当前我们所熟知的教科研论文写作格式似乎已越来越难以表达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生活的丰富性和真实性,由此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奇怪的现象:我们笔下产出的论文越多,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作品却越少;我们的笔端流淌出来的是经验没错,经验却因支离破碎而让人难以俯拾;我们总惯于埋头讲述实践中获得的成就,却总是忘记告诉别人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实际路径和操作要点……面对种种现象或者说是缺憾,我们需要尝试着从传统的写作方式中突围,寻求一种新的文本写作方式。这种新的文本写作方式应该致力于体现教师实践改进的真实过程,呈现出问题和归因,问题的解决路径和步骤,观点的提炼和体悟等内容。姑且不论这种文本表述方式与传统的写作方式孰优孰劣,但有一点不容否认,前者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将默会的知识和经验显性化,仅此一点,也颇有和老师们坐下来商榷的意义。

一、传统的文本写作方式

这种传统的固定的套路和模式,屡屡见诸各类教育报刊,常常以这样的形式出现:或概括几点教学经验,配以几个课堂实例;或描述一个课堂情境,阐发几点感悟和思考;或讲述一个故事,阐明一个事理;或套用一种或几种理论,包治教学百病……种种情形,大都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能反映获取成功经验的具体过程。因此,读完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教师的成功经验往往如探囊取物般志在必得,而事实却远非如此。正如精彩的小说常以情节取胜,教师也多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才获得真经。倘或没有这些波折反复,获得的成功经验除了让个人欣欣然之外,对他人并不见得能激发出多少灵感。

教育教学日新月异,反映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笔也应该随机应变,尤其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迫切需要从高谈阔论、泛泛空谈中走出来,走向问题解决的田间麦场的关头,我们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文本表述方式来呈现教师的实践探究和智慧之光。

二、实践性的文本写作方式

我们知道,教师的研究与专业人员的研究是不同的。专业人员的研究致力于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教师的研究不是为了探索或检验某种规律,而是在寻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改进教学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再认识和再发现。因此,教师的研究是一种主要以实践问题为出发点,以实践改进为目的的行动研究。由此可知,实践性是教师研究的显著特点。表现在论文写作上,实践性也应该成为教师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一点恰恰被许多教师所忽略。因此,我们强调教师要从自身研究特点出发,寻求一种实践性的文本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大致会告诉我们:教师实践中取得的先进经验是在什么情况下提炼总结出来的,在实践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是如何了解情况并破解的,实践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掌握这些做法需要注意哪些操作要点等等。简而言之,就是让文本告诉人们获取成功经验的具体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出的实践性的文本写作方式并不特指某种写作文体,也无意于自创一种新的文体,而是意在唤醒老师们建立一种“在实践中”的写作意识,紧紧扎根在实践的土壤中去思考、去写作。倘若脱离了实践,即便拥有再高深的理念,再生花的妙笔,再蹊跷的天功,这样的文章也只是“银样J枪头”。同时,强调实践性也是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关注。近年来,关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一般认为,教师除了理论知识以外,还具有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这类知识通过教师对自己所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不断反思而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自己的日常行动而表现出来。实践性可以说是实践性知识最显著的特点,这也意味着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做出来的“认识”,把做出来的“认识”说出来,则有利于教师把缄默的、内隐的知识外显化,这也是我们提出文本写作要突出实践性的一个重要初衷。

三、实践性的文本写作结构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教师心目中也就有一千种写作构思。写作原本就是一件打着个人深深烙印的事情,因而呈现出千姿百态不足为奇,但这通常是指一篇文章的外显方式,从文章的内在结构上来看,文本写作结构好比是一座大楼的基本构造,也有其相对固定的框架模式可以参照。这里仅提供几种实践性的文本写作结构,在具体写作的时候,这些结构可以理解为内在的隐性结构,不必照搬硬套,实际的写法完全可以更灵动更创新,抛砖是为引玉。

根据教育科研的内容和形式,教师的写作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论文写作,一类是案例写作。论文写作以论说为主,大部分教育研究的文本表达都采用这种方式。案例写作是近年来兴起的比较热门的一种科研写作方式,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按照这个分法,对一般性论文写作,本文主要列举了同题异构式、新旧对照式和新手专家式三种写作结构,从对比的角度入题,突出不同教师或不同时期的教师的实践做法、区别和变化;后两种叙事式和案例式写作,虽然从文体上来看更为接近教师的生活实际,体现教师的思维特点,但是在方法上尚不被老师们所熟悉并掌握,在此提出来,也是出于提醒老师们进行独到的观察和思考,丰富写作的文体,提高写作的质量之考虑。

1.同题异构式写作

我们知道,“同题异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常是指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题异构式”写作即以同题异构为主题的写作方式,是一种横向比较的写作方法。推荐这种写作方式,基于三个理由:首先,同题异构“有话说”。这种教研活动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息息相关,因此让教师打开“话匣子”并非难事;其次,同题异构“有亮点”。其亮点在于“异”,教师只要抓住了异,就能找到文章出彩的地方。因为有异就可对比,有对比就能分高下,有高下就可判断取舍的价值;其三,同题异构“有迹寻”。这个迹就是写作的路径,教师写作时只要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法分别进行呈现、比较、分析,一篇眉目清秀的文章自然会勾勒而就。其写作框架大致可参考如下内容:

(1)问题与困惑简要呈现

(2)教师一或教师第一次的做法及分析

(3)教师二或教师第二次的做法及分析

(4)教师三或教师第三次的做法及分析

(5)三位教师或教师三次做法的比较及启示

2.新旧对照式写作

正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很少有成功是一次摘取的。教师是行动研究者,面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多是按照“行动―改进―再行动―再改进”的方式循环往复。边实践边思考,边思考边改进,边改进边提炼,边提炼边提高,是教师行动跟进的一种真实状态。新旧对照式写作就是从教师自身出发,将过去的做法和现在的做法进行纵向比较。推荐这种写作结构,同样基于三个理由:首先,新旧比较的题材比较适切。大到一种教学观念的转变,小到一种新策略的运用,这里面,都有新与旧的对照,都能从课堂中找到话题;其次,新旧比较主张的是让教师学会主动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而新旧对照的过程本身就是反思的过程。这里的“反”通“返”,有回顾、回忆之意,即教师要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分析,从而获得新的启示,重新调整,改进教学;其三,新旧比较记录了教师成长的真实过程。经验是时间的产物,教师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过去走向未来,没有新与旧的对照,等于抹去了成长的轨迹,正如龙应台所说:“40岁之后,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新旧对照式写作的基本框架可参考如下内容:

(1)问题与困惑简要呈现

(2)教师一般或以往的做法(以具体案例说明)

(3)改良后的做法(以具体案例说明)

(4)新旧做法的分析比较

(5)与问题对应的行动反思

3.新手专家式写作

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比较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视角。通过年轻的、水平一般的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可以发现两类教师在教学行为和理念上的差异,从而提炼出专家型教师的先进经验,帮助新手型教师快速成长。推荐这种写作结构,理由在于:首先,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吸收他人经验的过程,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和启发,然后在自己的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发展,间接经验就变成了直接经验。专家型教师对于新手型教师的意义正在于此。其次,在具体写作的时候,许多老师通常习惯于从教学观念、教学风格等大的方面对二者进行泛泛而比,能够从具体实践过程和操作层面上进行思考的并不多,因此,倘或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炼总结出专家型教师的一些“看上去好理解,学起来能操作”的具体做法,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则意义更大。其基本写作框架可参考如下内容:

(1)问题与困惑简要呈现

(2)新手型教师的通常做法(以具体案例说明)

(3)专家型教师的做法(以具体案例说明)

(4)新手与专家的做法异同分析比较

(5)行动改进及效果分析(以具体案例说明)

4.案例式写作

案例撰写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推荐理由:首先,案例不仅是呈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使教师获得发展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提炼出教师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面对与解决问题的智慧,而且可以把这种动态的、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以一种相对静态的形态保存下来,为教师研究教学提供可操作、可分析的平台。其次,案例写作与教师的日常工作及经验背景紧密联系,教师在写作时容易进入状态,能够较为自如地运用自己所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最后,与一般论文写作相比,案例因其本身写作形式自由、题材丰富、便于交流,而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从选材对象上来看,案例写作可以从一节课、一件事、一个人、一次活动等角度进行构思,可参考的写作结构如下:

(1)回放丰富而简约的案例情景

(2)挖掘案例背后的主题

(3)描摹问题解决中的关键性细节

(4)交代案例最后的结果

(5)发表独到的思考

5.叙事式写作

我们知道,教育叙事顾名思义就是讲和教育有关的故事。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理解。叙事并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推荐叙事写作,理由有三:首先,教育叙事是近些年来在中小学教师中兴起的一种教学反思文体,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教育叙事却仿佛是“熟悉的陌生人”,听起来耳熟写起来却难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畏难心理,因此突破叙事的写作难关本身就富有意义;其次,叙事本身就是讲述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行动,一旦掌握了写作方法,讲述身边的事对教师来说并不构成难事;最后,叙事和案例一样,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种表征形式,即通过故事来呈现教师的行动。而且,叙事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能够让教师更加深刻地反观自己所处的环境,反思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理解,检视自己的实践及其效果。

一般来说,叙事大多采用“一事一议”的写作模式,其基本结构是“故事+点评”,即“情景描述”加上“感悟思考”。但是,从实际写作情况来看,单纯的一事一议模式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一是叙事容易与点评脱节,所谓点评往往为追求理论的深度而沦落为空洞的议论;二是许多叙事只叙不议,容易陷入“叙事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更适宜教师实践研究特点的叙事结构:

(1)呈现问题或事件

(2)点出问题或事件的关键症结所在

(3)提出怎么做

(4)何以这么做(理性提炼)

四、实践性的文本写作方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建立清醒的问题意识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推荐的每一种写作结构都是从问题入手?回答这个问题不难。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常常是带着思考进入课堂的,教师的很多行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一旦出现,教师的最先反应就是思考如何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因此,问题意识和教师的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2.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性的文本写作方式强调的是实践,但更需要教师学会有意识地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理论来解释实践,从而超出一般的经验摸索,深入到事件的本质中去,使问题最终得到有效的解决。即便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叙事写作,也要讲求思考的深度,好的叙事,其感性的表达都是具有理性的认识基础的。

3.追求独特的语言表达

关于教师论文的语言风格,我们总是提倡要做到平实、严谨、流畅。但是,我们有时候会讲“以文会友”,素昧平生的读者和作者大都只能通过文章进行思想交流,试想一下,一个学究味重,理论高深难测,喜欢板起面孔讲话的人,怎么会引起读者的喜欢?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既会被人们所青睐又适合教师写作?我想,教师不是专业研究人员,所以不必勉强仿照专业的口吻来谈论教育,应该有自己的话语风格。如果能够试着将实践性、思辨性、文学性的语言融为一体,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未尝不是件好事。

Teachers’ Writing and New Text Styles

LIANG Li

(Wuzhong District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 Teacher research mainly starts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practice. The nature of practice is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teacher research. Teachers’ writing should adopt new text styles, focus on the real process of practical improvement, present issues and attributions, discuss the path and step of problem solving, and refine their viewpoints and insights, which is helpful for teachers to externalize their internalized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he basic writing frameworks for teachers to refer to are as follows: the style of the same topic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 contrast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novice-expert style, narrative style and case-writing style.

Keywords: teacher’s writing; text style; the nature of practice

上一篇:丰盈教材:让学习自然发生 下一篇:袁隆平新年定下超级稻攻关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