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宣传片里的别样风景

时间:2022-08-26 05:48:12

校园宣传片里的别样风景

六月的高考令每个学子的心潮起伏,众多高校也早就开始纷纷出动招揽人才了。而在微博上,北京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宣传片被绑定在了一起,引起了网友热烈的比较和讨论。北大宣传片《光影交响曲》以“大气场”压倒国内其他高校,而《我为什么选择耶鲁》则以讨巧的音乐剧形式获得了无数网友的赞叹。国内外顶尖大学的对比,一向是常被讨论的话题,而这一次比较已经扩展到了宣传视频拍摄和制作的领域,这也意味着微电影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战场”。因为参与讨论的网友很多不是影视从业人员,更多的是针对中美教育的差异性发表看法,所以作为专业影像期刊,我们想从影视创作的角度,来为您解读校园宣传片里的“别样风景”,这里的“宣传片”概念是传播意义上的广义宣传片,而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直接灌输。

在各大学纷纷开辟宣传片战场之时,也是各高校的团队拿出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既有像北大气场的风光片,也有像清华大学的纪录片,稳重大气在多,而清新近人如南京大学也十分受青睐。我们将这些各大学的宣传片分为了以下几个类型,这只是一种大致的归纳总结,实际的制作中,更多的宣传片是多种类型风格的综合体,通过综合性的灵活运用,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就是宣传片的最终目的。

艺术表现型

这类影片在围绕校园这个主题的基础上,更多的融合了导演和创作者自身对于校园历史和文化的理念,有时候更加突出形式感,给人以耳目一新,不同于传统宣传片给人的印象。最具代表性的较早之作是北大影视艺术系陈宇副教授创作于2005年的《北大光影交响曲》,无论从整体影片结构、光影的运用、有意识的创意设计,都体现了导演的精巧构思。

适用范围:导演要有相当的人文积淀和影视镜头语言能力,对于影片能够提出独到的理念设计。

代表作品:《北大光影交响曲》

传播效果:从别具一格的影视镜头语言中,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导演心目中对于校园的独到理解。

校园情境片

这类宣传片以展示校园环境和学生的学习和文体活动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浙江大学2011年官方宣传片《飞扬的青春》。过去这类宣传片更多只是出现校园景色为主,配合主持人旁白。从《飞扬的青春》一片来看,已经突破了以往这类影片的格局,更多是捕捉把老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生动画面,同时以学生的感言同期声作为声音的重要元素。

适用范围:建校历史悠久,更要有值得炫耀的辉煌成绩,适合在校庆等重大场合下采用。

代表作品:《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宣传片》

传播效果:更加能激起怀有壮志雄心的学子的求学渴望。

校友访谈片/MV

知名校友当然是显示院校实力和知名度的一张王牌,尤其是当这些校友都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明星、主播、导演,更加不用过多修饰,即可通过校友的三言两语把母校夸得意义非凡了。像中国传媒大学《年轻的白杨》校歌的MV由十几位知名主播献唱,白岩松、崔永元、李咏、李湘等等一出场的阵势不在话下。

适用范围:知名校友号召力强大的艺术院校。

代表作品:中国传媒大学《年轻的白杨》

传播效果:都冲着“熟脸”去,更加几分崇拜和亲切。

清新微电影

在微电影大受关注的网络时代,不少院校也跟随上了年轻人的脚步。纷纷把“大”放“小”,更多的从普通学子的角度,拍摄校园经历、成长和体悟的清新微电影。不在偏重于大场面的微观叙事,多运用特写、焦点变化等时下流行的视觉元素,打造出亲近怡人风格的宣传片。

适用范围:各类院校。

代表作品:北大艺术学院《女生日记》、南京大学《我的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学在清华》系列

传播效果:以更加贴近网络的微电影形式获得年轻人的真正喜爱。

大气场下的多重奏

北大宣传片《光影交响曲》

《光影交响曲》是以光影为线索串联起的整部无对白宣传片。以一支火柴的燃起为引,运用生动的光影效果,配合配乐的节奏变换,以北大自然风景、人文风景的百年底蕴制作出视觉上的光影交响。

第一重奏

晨光启蒙和智慧反射

片头,黑暗中随着划火柴的声音,跳跃的火光渐次燃亮。火和光在人类文化中都具有丰富的含义,火种是人类智慧和文明开端的象征,光明更是代表着知识、力量、启迪和未来。火柴点亮了油灯,照亮了书桌,窗外的光也透了进来,开始了全片的光影叙事。以这一组富有象征意义的镜头作为百年大学宣传片之始,点燃了全片的“光影线索”。

昆虫鸣叫和水声流动中,镜头切到了窗外,交待了破晓时分的环境。窗灯倒影水面浮动,以色调的反差表现出一天之计。在这里,暖色调的灯光倒影在冷色调的水面上,通过焦点的虚化,和相似色相转场,再次聚焦之后,路灯倒映在水面,清脆的音乐揭开清晨的朦胧。

随着音符的跳动,路灯渐次熄灭。最后一灯熄灭后,聚焦到前景一张书桌前的学生相片上,引出一条人物成长的线索。音乐渐渐展开后,初升朝阳攀上博雅塔,温暖炙热的画面色调中,勾勒出北大著名景观“一塔湖图”的剪影。暖色调随朝阳弥漫开,光线照射在古代计时的日晷上,引出了另一条象征时间的线索。

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光线进入室内,照亮了书桌,如扇面般渐次展开,开始跃动。镜头跟随光线变幻,流动在窗上,闪耀过大学生生气勃勃的脸庞,经过玻璃反射出耀眼的光。利用过曝的光线,画面转入清脆的竹林中。光线透过叶子的缝隙闪动,景别变大,出现林中锻炼的女生。

随着三角铁声音的加入,音乐变得轻快起来。画面动态也明快起来,草坪上,骑自行车的人影流过,骑车人经过水边,与倒影形成对称的画面。再次切换到未名湖畔,一名学生在晨光曦微中笔墨描绘出一张游园惊梦。随着墨汁在清水中点燃开,画面再次在相似色相的转场中,出现女生身体的剪影。

古色古香的建筑被晨光照亮,引出下一段落。利用光线过曝的快速剪辑和镜头移动,图书馆的层层书籍、自习的人群、笔尖反射的光线,光影流转到学生学习的脸庞、划过复印机的古籍、墨绿色黑板上各种板书的字迹。移动镜头和光影斑驳展示了不同学科的知识,随着音乐节奏进行快速剪辑,最后随着音乐的落下,黑板擦拂过留下腾起的尘埃。沉缓音乐的响起,由投影的光线引出又一段落,跟随教室中的幻灯回顾大学堂建校之初的历史。光影在学生脸上浮动,通过镜头的叠化,表现从古代学堂到现代学堂各个阶段的变化。

音乐间隔中,进入又一个场景。一个女生在日光下反射着光盘,反射的亮光扫过墙壁,扫过大门,扫过象征时间的日晷,表现出日中时分,扫过篮球的篮板,扫过化学实验室的器皿,海报栏和未名湖畔的画作。这一段落,表现了学生的视角下的大学。

第二重奏

风雨洗礼和雨后活力

画面定格在画作上之后,几滴雨滴落下,湖面泛起涟漪,渐渐雨势大起来。风雨的段落中,色调再次发生了变化,冷色调和低沉的配乐,熄灭的油灯、凋零的荷叶、先辈的纪念雕像、著名历史事件纪念碑,一系列镜头画面的组接,象征着北大走过的风雨,经历的坎坷。雨中等待的年轻情侣,变成了白发的老夫妻,看着阳光再次出现。雨疏风骤,色调回归的明亮中。

大雨过后是再次生动起来的人群,运动场中骄人的姿态快速切换,动感音乐之后的升格镜头,篮球进入篮筐之后短暂的屏息,人群欢呼中是为了体育的胜利,也暗合上一段落经历过挫折和变化之后,校园重新焕发的活力。

第三重奏

夜幕下的宁静和希望

夕阳落下,再次以日晷和博雅塔为参照,路灯再次亮起,夜晚来临。片头出现的学生相片,被换上了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照。通过延时摄影的人流匆匆而过,表现校园食堂、教学楼、路旁各处的生活。夜幕下,有案牍前备课的老师,也有丰富的艺术活动。黑暗中,一支烛火点亮了另一支蜡烛,一盏盏烛光的传递,象征着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传递着知识和精神。毕业的学子将鱼缸里的小鱼放归到湖中,象征着毕业生们走出象牙塔,走进更广阔的社会。湖上泛起烛光小船,镜头摇起,星星点点的灯火布满了未名湖,正是北大为社会输送的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片子结尾处,以构字法和视觉语言诠释了“日”“明”“萌”的含义。“日”如一轮朝阳,“明”如一处点亮黑暗的火光,“萌”则是让这光明扩散,以光晕的特效表现出北大为社会带来的启蒙、带来的智慧和进步的意义。

这部12分钟的宣传片,没有一句对白,却出神入化的展现了北大风景、历史、人文和精神,颇具亮点。

首先是以景抒情,彰显百年文化底蕴。以晨景象征启蒙,以雨景象征沧桑经历,以夜景展现人文精神。无论是博雅塔、未名湖畔的优美景致,还是学堂中知识的浩瀚博览,到莘莘学子的炯炯目光,都体现出大气之美,无言胜有声。在景致之中,意象和线索的选择也都富有深意。例如在片中多次出现的日晷,作为古代的计时仪器,显现出历史的厚重,也通过不同镜头的出现,表现时间的流逝。

本片另一大亮点是对于光的应用。从火光、灯光、日光到投影仪的灯光、镜面发射的光线,串联起全片的叙述。也善于利用灯光的效果来进行顺利自然的转场,前后一脉相承。“光”在本片中,即承载起了内容意义,也承担起了重要的影像意义。

在光影的变化中也表现了时光的流转。在短短11分半的时间内,日升日落是一天的自然变化,从校园生活、学堂习课、文体活动,展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相片从进校稚嫩到毕业成熟,是大学四年的时间变化;日晷的不同时刻,属于岁月的变化,更是百年校史的浓缩和展现。就在这样的时光流转光影荏苒中,光影承接起来时间,自然而然表现了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精神。

“什么是美”

——北大艺术学院宣传片《女生日记》

相比较《光影交响曲》传统的拍摄方法和大气的基调,使用佳能EOS 5D Mark II拍摄的《女生日记》则以微电影的形式、更加清新的画面和灵活的拍摄展现了青春活力的一面。微电影跟随一名女学生江小夏的大学经历,记述大学之于人的意义,对空气、人、社会、喜欢、美的阐释,以喜怒哀乐展现人生变化轨迹。

9分钟的短片展现一个女孩的成长,微电影选取了一条主要的线索贯穿——江小夏和舞台剧《猫》的经历。影片清晰的被划分为三个段落,从初来乍到的懵懂和灵气,成功入选主角;而在排练过程中遇到挫折,退出了舞剧后,生活也遇到了种种不幸;最后再经历过这一切再回首时,能够带着经历过的悲喜和释然表现,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从年少轻狂到经历挫折,最后的成熟稳重,这些过程都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以短短的微电影表现成熟的过程。

影片的台词不多,却成为凸显主旨的点睛之笔,从“什么是空气”“什么是记忆”“什么是大学”“什么是高音C”“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喜欢”到最后“什么是美”,在片尾之处,江小夏站在舞台中央,回答了选角时的问题,也回答了自己,“美是从知道到达懂得。”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阶段的人生疑惑,更是对成长的不同认识。

歌舞着才叫青春

——耶鲁大学宣传片《我为什么选择耶鲁》

在网上被热评,拿出来和北大宣传片相比较的是耶鲁大学的宣传片。以“我为什么选择耶鲁”为主题,通过音乐剧的形式表现校园里住宿制度、社团活动、学术氛围的特色。生动活泼又介绍详细。完全制造出了歌舞青春的气势,打破了众人对世界一流名校“敬畏”的认识壁垒,突出人文的亲近感。

电影是这么来的

——《北京电影学院60周年校庆宣传片》

在网络上同样被引起热议的还包括这部北京电影学院60周年校庆宣传片。以电影的制作部门,以颇富意境和经典的画面介绍“电影是演出来的”、“电影是写出来的”、“电影是录出来的”等等来介绍所对应的各个院系。同时该片的又一大亮点,莫过于众多大牌校友的加盟,陈凯歌、张艺谋、宁浩、徐静蕾、蒋雯丽、黄磊等等著名导演、演员的出现,无须多言即是整个学校在电影领域实力的表现。

我的 年轻的

——南京大学宣传片《我的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宣传片也充满了网络时代特色。短片首尾使用了漫画的效果,徐徐展开一本南京大学的日记,极富色彩的画面和动感的音乐构筑了一个年轻的大学校园。短片通过四个不同篇章——生活、视野、梦想、时光讲述四位学生不同的大学经历与体悟。在积极年轻的影像叙事下,一所同样具有历史底蕴的名校烙下了生机勃勃的真正属于年轻人的特色。

各大名校宣传片百家争鸣

清华也有寻常

——清华大学招生宣传片《学在清华 ,等你体验》

习惯了一流大学的大气叙事,多数人眼中的清华大学便变得高高在上止于仰视。而这一系列《学在清华,等你体验》的微电影宣传片,则以普通学生为主角,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讲述校园的体悟。同时也通过不同的角色的不同生活场景,告诉各位观众清华大学的学子不只是会学习。本片特色是运用了很多跟随镜头和主观镜头,串联衔接自然又有趣。以极其时尚的视觉语言,贴近了更多的观众。

华诞巨献

——《湖南大学商学院百年华诞纪念片》

湖南大学商学院的百年华诞纪念片在综合运用视觉效果方面也极为突出。这部基调恢弘的短片为了显示百年的厚重与商学的现展,全片以16∶9画幅,把广角和特色运用到了极致。同时也将历史画面、情景再现和真实场景融合,注重人物特写和镜头运动。解说词则凝练有深度,字幕效果精致。可以说把各类元素都加工到了精美的地步。

上一篇:消费广场 第6期 下一篇:胶片与数字的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