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制作MV 色调处理篇

时间:2022-09-09 12:01:48

在影视艺术创作中,色彩的运用对于表现影视创作的主题、塑造影片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技术的发展,色调的调整可以在后期进行完成,但是如果前期拍摄时候色调设置得当,能够节省制作时间,而且避免因为后期流程而损失画质,下面就介绍一下在前期拍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调整白平衡

民用级的摄像机一般都有自动白平衡校正功能,部分高级一些的民用摄像机还有手动白平衡校正功能。民用的摄像机校正色温的范围较大,它能从低色温到高色温较大的范围内,将色彩还原,但精确度不一定很高,有时会有一些偏色。

广播级的摄像机一般都需要手动校正白平衡,校正范围较小,在校正白平衡前,先要选择滤色镜,在室内灯光下拍摄,选择灯光滤镜挡位,这个挡位其实是没有滤镜的,因为摄像机是按3200K色温设定的;在室外阴天下拍摄,选择室外阴天滤镜挡位,这个档位其实就是在光路中增加一块淡蓝色滤色镜;在室外强光下拍摄,选择室外晴天滤镜挡位,这个挡位其实是在光路中增加淡蓝色滤色镜和中性灰镜片。

专业级的摄像机一般都具备自动和手动两种校正白平衡功能。用手动校正白平衡比民用级摄像机更准确;用自动校正白平衡比广播级摄像机更方便。

实战

白平衡校正的方法是将白色物体,如白衣服、白纸放在被摄对象的位置,将摄像机的滤色镜调到相应挡位,按白平衡校正按钮,校正完毕会出现提示。

小实验

用白色物体校白时,在一般的情况下,被摄景物都在镜头光轴延长线的垂直方向上,卡纸的受光情况与实际拍摄情况相同。若把白纸向上倾斜,使卡纸接受光照的比例增大,即在高色温上调整白平衡,由于拍摄时的色温低于调整时的色温,因此画面将偏向暖色调。反之,若把白纸向下倾斜,使卡纸主要接受地面低色温的散射光,画面将偏向冷色调。

利用色温控制影像色彩

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拍摄的画面能够忠实地还原自然的色彩。但有的时间我们希望画面人为地偏向某一色彩,以适应影视作品的主题。

校正白平衡不仅仅是要还原一个正确的白色,它还可以控制影像的色彩。日出的时候,天空颜色呈玫瑰红色;日落的时候,天空颜色呈橘红、金黄色。早晨和傍晚的阳光色温在4500K左右,中午的阳光在5600K左右。在拍摄日出、早晨、傍晚、日落时,不要使用自动白平衡功能和手动用白色物体来校正白平衡,这样会使拍摄画面色彩正常还原,失去了早霞和晚霞的色彩感觉。这时应该把白平衡设置到阳光或室外挡,拍摄的画面是偏暖的色调。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夜景画面,其实有些夜景不是真正在夜间拍摄的。在白天拍摄时,用琥珀色校正白平衡,缩小光圈至接近黑暗,用感光不足、画面偏蓝的方式可以模拟拍出夜晚的月光夜景。

实战

想要画面色调偏暖,用淡蓝色校正白平衡,想要画面偏冷,用淡琥珀色校正白平衡。

色温平衡

在拍摄时候会有多个光源,同一场景中的不同光源色温应保持一致,除非是要表现夜晚的不同色温的光源,比如日光灯的窗户和白炽灯的窗户是不一样的,各种路灯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在太阳光和灯光混合用时,需要考虑将两种光源的色温统一。太阳光是高色温的,在5600K左右,卤钨灯光是低色温的,在3200K左右。以太阳光校正白平衡,灯光照射部分会偏暖;用卤钨灯光校正白平衡,太阳光照射部分会偏冷。

解决的办法就是以太阳光校正白平衡,在卤钨灯光前加蓝色透明纸,将卤钨灯光升至和太阳光相同的5600K左右;或者以卤钨灯光校正白平衡,在窗户上加琥珀色透明纸。将太阳光降至和卤钨灯光相同的3200K左右。

另一种方法就是选择与太阳光色温相同的高色温灯具,比如镝灯、LED灯。

色温小常识

在物理学中,对一个“标准黑体”(如铁、钨等)从绝对零度(-273摄氏度)开始加热,当它升温后就会发光,开始发出暗红色,然后是黄色,再进一步升温到近6000摄氏度时,会发出近似太阳光的白光,当加温到近10000摄氏度时,将会发出蓝光。这样我们把每一种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种温度下发光的颜色对比,不同光色就有了对应的一个色温值,这就是光源色温值,简称色温,单位是K。

(编者按)从去年第11期起,在“技术技巧”栏目已经连载了8期《大家都来制作MV》。之前的文章更侧重于宏观整体制作的把握,从下期开始将为您连载更加具体实用的MV拍摄技巧。

上一篇:速写影人孙明经 下一篇:立体声“八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