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冠脉介入治疗病人中的运用

时间:2022-08-26 05:23:01

健康教育在冠脉介入治疗病人中的运用

【关键词】 冠脉介入; 健康教育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些年来冠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手段。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预防

手术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492例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其中男356例,女136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32岁。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术前谈话,谈话内容书写到术前谈话记录本上,便于各班护士翻阅,针对患者关心的问题,对疾病及手术了解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病人住院期间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2 健康教育策略

2.1 术前指导

2.1.1 指导患者自我调节及控制情绪 由于病情急、重、心引起穿刺部位出血。

2.2.2 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血压、心率、心律,有无头晕、心悸等不适,检查穿刺部位包扎是否过紧、过松,局部有无出血、肿胀、渗血,注意肢端血运、动脉搏动情况,有无麻、痛、冷等感觉,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交待患者咳嗽,用力排便时要紧压穿刺点,防止穿刺点再出血。穿刺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腹股沟部位潮湿。执行伤口观察及换药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2.3 术后饮食及排便指导 食用清淡易消化饮食,进食不可过饱,少食多餐,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及减少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因卧床、消化功能减退及不习惯床上排便等造成排便困难,可反射性影响心率和动脉血流量而引起意外,因此,术后应鼓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蜂蜜等,预防便秘,出现便秘时可用缓泻剂,必要时可灌肠。排便时护士应在床旁观察心电监护和血压的变化,并给于适当的帮助,防止发生意外。

2.2.4 术后应用抗凝药物的指导 术中的肝素化,术后持续应用抗凝药物,有引起大出血的可能[2],因此,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应用抗凝药物的目的和注意事项,除护士严密观察穿刺局部及身体各部位有无出血外,应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包括观察大便及尿的颜色、皮肤、黏膜、牙龈等有无出血现象,腹部注射低分子肝素期间,嘱病人不要热敷腹部,以免增加出血的危险,同时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发生身体碰撞或跌倒,一旦发生,要及时报告医务人员,发生出血或血肿应卧床休息,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2.3 康复指导

2.3.1 控制危险因素的指导 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静坐的生活方式、过多的生活压力等。因此,应鼓励冠心病患者改变生活方式,适度锻炼身体,戒烟,可适量饮酒,50 ml/d,控制体质量,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预防便秘,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保持情绪稳定。

2.3.2 运动指导 运动锻炼是许多冠心病患者康复计划的基石,而且对大多数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而言是安全的,国外资料研究表明,运动还能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死亡率[1]。术后随着病人心肺功能的改善,病情允许时,应鼓励病人循序渐进的适度活动,运动强度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将个体所达到的最大功能60%~70%的心率作为目标心率,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宜,如散步、慢跑、起自行车等,时间为30~40 min,3~4次/周。

2.3.3 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 术后病人需继续服药以维持疗效,部分患者出院后不按医嘱服药,自行决定减药或停药,是引起血管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非常重要。术后病人常用的药物有抗凝药、抗血栓药、降脂药、扩张冠脉血管药等,以上各药均应告诉患者药名、剂量、目的、功效,长期服用的注意事项和主要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自我监测能力,要求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凝血时间等,根据病情及检验结果由医生决定减药或停药。若出现胸痛、胸闷、出血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曹松梅,赵庆华.冠心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4(3):262-263.

2 冯丽芬.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并发严重出血的观察与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8:5-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参脉对大鼠急性肺损伤时铜、锌水平变化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人Ⅱ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