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时间:2022-08-26 05:15:48

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50例,埃索美拉唑组50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埃索美拉唑组治愈26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P

关键词:胃溃疡;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致病因素多等原因,胃溃疡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胃溃疡(GU)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和多发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周期时间长和复发率高等特点[1],根据多数临床研究表明,近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方法是抑制胃酸过度分泌。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都是比较常见的药物,对于抑制胃酸过度分泌以及促进胃溃疡的愈合起重要作用。为了比较二者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价值,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26~75岁,平均(42.9±5.6)岁,所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上腹部节律性疼痛、伴有腹胀、泛酸等临床不适症状,且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所选患者按照治疗类别不同,分为奥美拉唑组50例,埃索美拉唑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选取标准 患者经临床症状、胃镜诊断,均符合胃溃疡诊断标准;依从性良好;药物使用良好,无过敏史;排除心、肝、肾等合并严重疾病患者;无其它并发症;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治疗前7d未使用抑酸药物治疗;无食管糜烂或溃疡患者;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研究同意书。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铝碳酸镁(胃达喜,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410)治疗,3片/次,3次/d;奥美拉唑(洛塞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13)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治疗,25mg/次,1次/d;埃索美拉唑(耐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32)组患者则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25mg/次,1次/d;疗程均为1w,随后观察疗效。

1.4观察指标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004年第6版《内科学》教材进行评估[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

1.5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痊愈:症状几乎全部消失,溃疡面几乎全部愈合;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胃大部分功能恢复.有效:症状有所缓解,溃疡无加重.无效:临床症状及溃疡面均无改善甚至加重者.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症状评估评分:根据患者服药期间临床症状,对每个症状严重程度评分,0分:无症状;1分:临床症状轻微,不需使用药物;2分:临床症状显著,对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均造成影响;3分:临床症状严重,对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需服用药物。

Hp根除:在治疗后做尿素酶试验,当检查为阴性确认Hp已根除。

1.6统计学处理 此次临床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埃索美拉唑组治愈26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埃索美拉唑组治疗前症状积分(2.1±0.5)分,治疗后症状积分(0.3±0.2)分;奥美拉唑组治疗前症状积分(2.2±0.6)分,治疗后症状积分(1.2±0.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症状积分差异显著(T=4.6248,P

2.3两组患者Hp根除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埃索美拉唑组Hp阴性48例,占96%;奥美拉唑组Hp阴性40例,占80%;两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

2.4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病变主要位于食管、胃部或十二指肠,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也可出现在左上腹、胸骨或剑突后疼痛,常为隐痛、钝痛、烧灼样痛等症状。本研究,主要是采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组总有效率98.0,奥美拉唑总有效率88.0%,组间对比(P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胃溃疡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且溃疡多好发生在胃小弯及窦部。其主要致病原因为内分泌以及蛋白酶消化胃黏膜所致。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胃溃疡等消化道溃疡疾病的最为安、有效、先进的药物是PPI类药物,奥美拉唑是第1代PPI类药物,作为H+-K+-ATP酶抑制剂,能选择性的聚集于胃内壁细胞质子泵上,使胃内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移至胃腔中,以快速清除Hp,抑制胃酸分泌来治愈疾病[3]。埃索美拉唑是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作用是通过抑制胃内壁细胞H+-K+-ATP而阻止胃酸的最终分泌.可保持胃内的pH值在6以上。其肝脏首次代谢效应小于奥美拉唑,血浆清除率更低,可以显著减少胃黏膜损伤,具有更强、更持久的抑酸作用,效果明显[4]。

综述,埃索美拉唑是治疗胃溃疡安全、有效的药物,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慧,胡海燕.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83-86.

[2]张学君.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3):420-421.

[3]徐玉玲,孙春林.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43-144.

[4]李美英,史大力.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5):35-36.

上一篇: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即刻桩核根帽修复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用养阴活血汤治疗的临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