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警惕:别拿疲劳不当病

时间:2022-08-26 03:19:40

上班族警惕:别拿疲劳不当病

28岁的浙江卫视当红新闻主播梁薇,于去年8月在出差上海期间心脏病突发,送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梁薇有个外号叫“铁人”,“叶运会”期间,她曾连续播过十五六个早班,每天凌晨四点多钟出门,工作强度之大,被同事称为铁人三项选手。不少人认为,梁薇的去世与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压力有关。

无独有偶,最近,南京某医院一位20多岁的护士,在连续加班十多个小时后,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死亡。

花季年龄就这样凋零,令人扼腕叹息。近年来,心血管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年轻人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良等因素有关。叹息之余,我们也要问问自己,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健康状态,你的心累了吗?

不少人看起来很健康,可体检的结果常常出现“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医学称上述死亡为“过劳死”(慢性疲劳症候群)。现在上学、就业,充斥人生各阶段的竞争日益激烈,我们无法逃离这竞争的社会,但有没有方法,远离慢性疲劳,避免“过劳死”?

慢性疲劳应重视

一般来讲,正常的人经过一轮疲劳后,休息一晚就可恢复充沛精力。如果你不属于这类型,而是隔天起身,还是觉得十分疲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状态就是“慢性疲劳征”。大部分人不把这种症状视为病症而掉以轻心,其实这会影响个人的学业、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的长期性疲劳,可能会成为其他病症的征兆。这种强烈的疲劳感如果持续半年或更长,便会出现轻微发烧、咽喉痛、淋巴结肿大、集中力降低、全身无力等等。

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造成体内荷尔蒙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免疫力减低,同时也会引起肩膀酸痛、头痛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感染疾病的概率也提高,而过度疲劳易致心脏猝死。

告别疲劳征

在摆脱慢性疲劳综合征上,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运动是最有效的,因为运动可舒缓压力和减轻疲劳,因为运动可活动筋骨,使平时较少活动的肌肉得以松弛,消除局部疲劳。而运动恰恰就是现代人最缺少的一课,出门依赖交通工具,上下楼靠电梯,没有机会运动,“四体不勤”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

所以,建议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体能活动,如爬楼梯、散步或打扫卫生,比完全不进行体力活动的人能减少27%的死亡风险:平均每天运动1小时,可延长两小时以上的生命。

要消除工作中的环境压力。如:使用计算机时,经常用的东西应当放在键盘旁边伸手就能够得着的地方。文件夹应当与屏幕的高度相等,这样就不需要调整眼睛的焦点。如果需要经常接电话,最好戴上耳机,这样就可以避免弯腰接电话了。每隔15分钟换一次姿势;如果一天需要在电脑前坐上两三个小时,那么每隔半个小时就要做一次深呼吸:打字的时候不断眨眼睛。

Tips:

何为“过劳死”?

简单地讲,就是“人体超过劳动限度而致死”,“过劳死”通常发生在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的人群中。它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症候群”。从医学观念来看,那是因过度工作或运动,造成严重疲劳的病症。

“过劳死”高危人群

过劳死多发生在“从事企业、艺术、医疗、IT、新闻、科研等行业的高端人群”中,所以有的发达国家视其为职业病。

上一篇:7类夫妻容易生“低能儿”等 下一篇:高温“冷”出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