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

时间:2022-08-26 01:34:40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新课程的建设者。所以这场教改的核心是: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设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乐学,是课改的实质。

鲁迅先生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把学习融于游戏之中,学生才会乐学。“乐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减负”的需要,更是解决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的需要。它构建的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相长”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它营造的是一个宽松、和谐、快乐、民主的学习氛围;它培养的是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学风。语文教学中的乐学,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独特创意和科学组织上,让学生做到在乐中有学,又在学中有乐。

一、内容选择注重乐学

1.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如“广告集锦”一课,学生收集的广告内容多,范围广,表演惟妙惟肖,编写生动形象,学习兴趣倍增。为自己的学校创作一则广告词时,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大展身手。如“泸县四中,教师善教,学生乐学,读书的圣地,成才的摇篮”,“腾飞的骏马会把你带入理想之境。”“你选择四中,你很幸运;在四中学习,你很幸福。”……

2.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如“画像”一课,学生不仅能栩栩如生地给自己“画像”,而且还能抓住特点给同学和老师“画像”,如学生为我“画像”就抓住我胖的特点,用“圆”来概括――圆圆的脸,圆圆的眼睛,圆圆的嘴巴,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身体。走起路来,像一个上下跳动的皮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如“心理描写”一课时,当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听课时,突然叫一个学生到办公室去,学生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老师才摊出底牌,在教室里的学生写去办公室同学的心理活动,老师再到办公室请那个同学把刚才的心理活动写出来。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写得自然真实可感。

3.选择激发学生理想的内容。如“理想描绘”一课,要求学生在100字以内描绘出自己的理想,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为自己的未来编织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该班王贤婷同学的描绘令人激动:“我经常询问花儿,你为何那般鲜艳?我经常询问幼苗,你为何那样茁壮?我经常询问自己,你为何羽翼日渐丰满?有一天,我终于有了答案,那全是园丁的爱心奉献。于是我激情奔涌,立下誓言,我的未来就是成为人民教师中的一员!”学生的理想得到激励,学习兴趣也得到激发。

二、形式安排体现乐学

为了开阔视野,“新溪子半日游”,学生乐而忘返;为了丰富知识,“广告大观”“成语集锦”“古诗词背诵擂台赛”“书法比赛”活动,学生兴味盎然;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中秋赏月”,让学生心醉神怡;为了培养胆量和口才“中学生应不应该追求打扮”的辩论,“就班上纪律答记者问”让学生妙趣横生。这一系列活动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有单班的,也有多班的;有知识性的也有趣味性的。形式生动活泼,过程变化多样。

三、步骤实施突出乐学

语文课的步骤安排合理,结构紧凑,乐学就体现得充分。“广告大观”采用“师导――列举――学写――表达”的结构,把“导、动、练、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中学生应不应该追求打扮”的辩论,采用了“女生――男生”一辩,“学生――教师”二辩的步骤,做到师生同乐。

四、方法引导围绕乐学

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求知,在求知中形成能力。那么,在方式上就要一改过去教师“霸占”课堂,主宰知识“生杀”大权的“权威”形象,还课堂时空于学生,让学生自己安排教学过程独立地去审美辨伪。方式上学生可思可议、可疑可异、可问可言、可争可辩、可写可说、可扮可演,不求无过,只求乐学。如上完第二册第三单元后,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链锁”活动:第一步,给《蟋蟀在时报广场》写续篇,想象《骆驼寻宝记》中孔雀、金丝猴遇见寻宝归来的骆驼时的表情、心理等,根据《花》自编寓言故事;第二步以“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为题开展班级想象大赛;第三步以“想象世界”为内容自编一份手抄报。教师在方法上引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编辑能力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五、创新思想融入乐学

教学的开展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己任。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要敢于“突发奇想”,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越轨”。提倡学生走上讲台,提倡七嘴八舌,提倡异想天开,提倡大胆争辩。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从而点燃学生心灵中创新的火花。如上完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后,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仿写几句关于乡愁的诗句,学生们跃跃欲试,不一会就写出很多令人心动的诗句如“乡愁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乡愁是一支忧伤的歌”,“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拓展,想象欲望被激发,诗句妙不可言,让人击掌叫绝。

要落实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是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亲自探索发现知识,运用知识,展现自我。在自主学习中不仅获得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提高参与质量,当然才会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羊寨初级中学)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反思 下一篇:浅谈情感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