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太阳能产品贸易战何日消?

时间:2022-08-26 12:14:48

光伏太阳能产品贸易战何日消?

无论是美国、欧盟对中国的“双反”,还是中国的反制,任何一方都得不到好处。欧盟消费者没有理由为光伏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中国消费者也没有理由不喝法国葡萄酒。光伏鹬蚌相争的结果,必然是其他国家坐收渔翁之利。

2015年4月28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公告,宣布欧盟对原产自中国的光伏太阳能产品(Crystalline silicon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key components)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措施将于2015年12月7日到期。根据欧盟《反倾销条例》,欧盟境内生产企业可以自到期公告之日起(最迟不得晚于“双反”措施到期日前三个月)书面提交“日落”复审申请。这意味着,中欧政府和相关行业之间围绕光伏太阳能产品的争端可能再次被聚焦,由此是否引发新一轮光伏产品贸易战也引人关注。

暗度陈仓,“太阳能世界”在美国搅动浑水

2011年10月,总部位于德国“太阳能世界”公司(SolarWorld AG,以下简称“SolarWorld”)的美国分公司(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 以下简称“SolarWorld America”)及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反补贴(“双反”)调查。

然而,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光伏产品在数量及金额上都远超美国,据法国《快报》称,仅2011年一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价值超过210亿欧元,占中国对外出口太阳能电池板总额的60%。因此,美国就“双反申请”立案并不足以撼动中国光伏企业的根基,而一旦占据全球60%市场的欧盟跟风,在风雨中飘摇的中国光伏产业将有可能被连根拔起。作为一家德国企业SolarWorld为何一开始绕过欧盟先在美国主导发起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介绍,实际上,SolarWorld最早是在欧洲提出对中国企业提出实施双反申请,但是欧盟各国对此意见不一致,迟迟无法立案,才致使其去美国提出申请,采取迂回战术先在美国市场抢占先机,打响光伏贸易战的第一枪。

欧盟“双反”引发光伏产业混战

成功在美国启动“双反”调查之后,以德国光伏企业巨头SolarWorld为首的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EUProSun分别于2012年7月及2012年9月向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 “欧委会”)发起反倾销及反补贴诉讼申请。

而几乎在欧盟“双反”立案的同时,印度反倾销局对外宣布其根据印度太阳能生产商协会申请,决定对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太阳能电池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在2014年1月,应德国的“太阳能世界”美国分公司的申请,DOC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光伏产品发起二次“双反”调查。紧接着,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2014年5月也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而讽刺的是,此前澳大利亚被中国光伏企业视为规避贸易风险的新市场之一。除此之外,加拿大也于2014年底对华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多国狙击,该多国混战的格局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面对此困境,中国在光伏领域的“双反”立案随即拉开大幕,绝地反击之战打响。

早在2011年11月,中国对美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针对月初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展开实质回击。随着事态的演变,中国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分别于2012年7月及2012年11月对美国和欧盟的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不仅在光伏领域,中国商务部对欧盟葡萄酒也展开了“双反”调查,但显然“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严防死守:中国企业在美全面撤退?

从被调查产品的范围看,美国对华第一次发起的“双反”调查产品范围仅为光伏电池。相较而言,欧盟的“双反”调查范围比美国首次“双反”调查有所扩大,被调查产品范围包括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电池片、硅片等。在欧盟光伏案遭遇政治和解后SolarWorld America旋即主导发起美国二次“双反”调查案,而该二次“双反”调查的范围较美国首次“双反”调查案及欧盟“双反”调查案进一步扩大,从光伏电池扩大到光伏组件、层压板、面板等,对象也由中国大陆扩大到包括中国台湾,意在堵死大陆光伏公司海外代工和采购以规避关税的做法。从这个角度也不难看出,SolarWorld America预见欧盟“双反”案没有太大希望的情况下,企图利用“双反”措施将中国光伏产业彻底驱逐出美国市场,从而达到局部利益最大化。

光伏产业多国混战:谁是赢家?

毋庸置疑,德国光伏企业巨头SolarWorld为美国及欧盟两个案子的始作俑者。在两个案子中,除了SolarWorld,两国国内几乎没有其他企业正面附和申诉。其中,在美国两起“双反”案中,中国被裁定征收高额税率,对于SolarWorld America来说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随着中国进口产品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SolarWorld America近期似乎已经尝到了甜头,于日前宣布计划斥资1000万美元扩张产能。然而,制裁中国产品,美国相关行业也受到影响,许多美国太阳能制造商依赖于全球光伏供应链,美国征收“双反”关税的做法同时会损害美国太阳能产业下游企业的利益。而针对欧盟光伏案件,由于一直以来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对于中国光伏企业的意义远远大于美国,因此欧盟案件从启动调查到最后执行“双反”措施的整个过程都充斥着浓浓的政治火药味。最终该案件在政府协商下达成“友好”解决方案,欧盟接受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商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对于那些参与该方案的中国企业免征临时反倾销税,整个欧盟光伏“双反”原审调查案可以说在政府的参与及协调下得到了较为圆满的结果。

上一篇:WTO新议题:动物福利 下一篇:城市滨水景观的地域特色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