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牧1号”白鹅

时间:2022-09-24 10:43:26

“苏牧1号”白鹅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利用国家水禽基因库中繁殖性能高、肉质好的地方鹅品种和生长速度快、体型大的国外品种开发出的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繁殖率高的白鹅品种。该鹅中等体型,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苏牧1号白鹅配套系60周龄入舍母鹅产蛋量(4月留种至次年5月底)62~64个,种蛋受精率82%~85%,受精蛋孵化率87%~91%,仔鹅70天体重达3.65~3.85公斤,成活率96%,饲料转化率(全舍饲条件下)(2.2~2.3)∶1。商品仔鹅70日龄上市平均体重达3.9公斤,成年鹅平均体重为4.4~4.8公斤,年产蛋量达70个。

养殖技术要点:

1.后备鹅的选择标准与饲养管理。后备种鹅需要进行3次选择。首选要从雏鹅开始,选择及时出壳、体质健壮、绒毛光亮、腹部柔软无硬脐的健雏;二选在青年鹅长到70~80日龄时;三选在种鹅开产前1个月左右,是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2.在70日龄前后选留下来的后备鹅,仍处在生长发育和换羽时期,不宜太早粗放饲养,应根据放牧场地的优劣,做好补料工作,并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成分。90~120日龄后,转入粗饲阶段。

3.育肥期的饲养管理。仔鹅消化能力强,采食量大,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和抵抗力增强,是骨骼、肌肉和羽毛迅速生长的阶段。因此,应加强放牧饲养和补给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实行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

4.种鹅产蛋前的饲养管理。由于后备鹅的后期主要是放牧饲养,鹅群体质较差。因此,在鹅群产蛋前1个月就要开始补料,使鹅群的体质恢复、体重增加,在体内积累一定的营养物质。

5.产蛋期的饲养管理。种鹅的公母配比以1∶(4~6)为宜。冬季的配比应低些,春季可高些。每天光照以16~17小时为宜。

6.疾病防治。严重危害养鹅业的疾病主要有小鹅瘟、蛋子瘟、鹅副黏病毒和鹅禽流感等。

“苏牧1号”白鹅工作组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发的“苏牧1号”白鹅引入到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五讯镇和蔡桥镇,并在陈涛镇建立了养殖基地,丰富了滨海县白鹅的品种资源。工作组还在滨海县推广林下种草养鹅、鱼鹅混养、发酵床养鹅等养鹅新模式,对滨海县生态白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在滨海县共推广鹅苗46万只,种鹅24000只,有养殖农户232户,实现新增效益600余万元。(彩图参见73页图12)

(江苏 宋洋)

上一篇:鲜切花白菊温室大棚高效栽培技术 下一篇:冬至时节话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