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范文

时间:2023-10-03 15:24:48

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篇1

国家和上海都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工作,部署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上海积极关注国内外光伏产业态势,与兄弟省市共同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以下是本刊记者采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的访谈录。

财经界: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请李耀新主任简单介绍一下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变化及其发展特点和前景。

李耀新: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上世纪以来,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加大光伏产业推进力度,2000-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均增长50%,2008年后特别是2012年来,全球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1、发达国家加强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美国自1974年起陆续颁布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令,1997年起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对绿色能源制造业提供23亿美元税收优惠,发放给132家企业183个绿色能源制造项目。日本1993年制定“新阳光计划”,2003年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法;2006年颁布“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的能源结构规划。德国1990年、1998年分别提出“千屋顶计划”、“十万屋顶计划”,2004年《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并投入巨资开展技术开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2、全球光伏市场波动和竞争加剧。由于各国光伏产能迅速扩张导致供过于求,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2008年后光伏市场产品价格逐步下滑,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普遍亏损。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2012年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2013年6月,欧盟基于“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执行11.8%的临时税率,近期中欧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出口数量等承诺安排;印度也对来自中国、美国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3、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光伏产业2004年后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发展到技术提升、结构优化发展,2007年至今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产能占全球60%,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输出地。我国光伏产业最大挑战在于“两头在外”,多晶硅材料约50%从国外进口,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光伏电池产品90%出口国外,其中60%出口欧盟。受美国“双反”影响,我国对美光伏产品出口下降八成,欧盟市场对国内光伏企业影响更大。在国外市场低迷及国内市场未启动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2011年四季度以来半数以上电池组件企业停产,2012年以来制造环节全线亏损,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国内市场。

4、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21世纪将成为能源供应主体,预计2030年、2040年占世界总电力供应比重分别达到10%、20%以上,21世纪末占比达到60%以上。根据各国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和装机容量规划,美日欧2020年装机量将是2010年的4倍左右,2030年装机量是2020年的6倍左右。同时,随着节能要求及环境约束收紧,火力发电成本将呈上升趋势;而光伏组件出货量每翻一番平均售价下降约20%,能源转换率可望提升至30%以上,光伏发电设备成本尚有30%下降空间。预计全球光伏市场过剩产能经整合重组将重拾升势,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发挥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

财经界:上海也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目前发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上海在光伏产业方面的引领企业有哪些?

李耀新: 1、上海发展光伏产业具有技术研发、服务集成、金融资源组件、EPC总承包、电站运营到装备研发等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建成上海、内蒙、江苏三大产业基地,具备4500吨多晶硅、500MW电池片、500MW组件的产能。承担了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总体规划研究及永久性场馆太阳能应用设计,建设了世博中心兆瓦级光伏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风光互补照明系统、部级“光明过程”等项目,参与上海虹桥枢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同时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与美、德、意、韩等国光伏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提高光伏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2、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做精做强企业。积极打造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投入1亿多元,加强硅材料、BIPV组件、聚光电池、薄膜电池、硅电池、PECVD等产品的技术研发,拥有相关专利超过30项。正在加快双面胶带电池组件、标准成本组件、抗PID组件等新产品的研发;探索应用3D打印技术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提高装备生产水平;将在连云港电池组件制造厂应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预期生产线可扩大40%产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

3、以集成服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当前光伏制造环节普遍亏损,产业链利润向电站建设运营环节转移,其中电站项目授权开发、EPC建设、电站项目开发商环节毛利率分别为3.5%、7%和10.15%。航天机电正从光伏制造商向电站运营商转型,以电站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拓展综合集成业务,已累计建设国内外600多座光伏电站。2011年、2012年,航天机电在光伏系统集成市场排名全球第15位、国内第6位,预计2013年将进入全球光伏系统集成市场前十位。

4、具备多样化融资支持路径。随着国内外光伏行业陷入困境,银行收紧对光伏企业贷款,电站项目融资困难,光伏企业IPO受阻,VC/PE投资案例大幅下降。航天机电具有强大的金融支撑服务能力,由航天集团提供财务支持,搭建海内外融资平台;已申请使用国家开发银行44亿元授信额度,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约40亿元;与上实集团加强战略合作,组建合资公司收购运作国内外电站项目;探索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等。

财经界:上海光伏产业如何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再创佳绩,引领我国光伏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李耀新:根据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格局及上海产业链整体情况,上海必须在把握技术升级规律、成本结构、产业链细分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融入世界、服务全国、发展自身的定位。坚持核心高端引领,发挥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集成配套服务等优势,形成在全国的产业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引进开发并举,把握发展空间、载体和资源,一手抓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一手谋市场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行业联盟,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产业链优势,努力打造上海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3-5家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核心装备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保持国内领先,进一步提升光伏总集成总承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研究制定城市能源发展路线图。2010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太阳能光伏路线图报告,描述了光伏技术发展现状及到2050年的发展前景。国内相关机构和省市也开展了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分阶段明确光伏技术发展路线、产业格局及政策措施等。上海在资源能源缺乏、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更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制定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能源发展路线图,明确新能源替代的总体部署、领域空间、阶段步骤、载体主体和资金支持政策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2、加强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研发。根据未来技术升级发展路线,加强超前谋划和技术装备研发。如在卷对卷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空间电源所已建成柔性薄膜电池卷对卷中试生产线;多层非晶硅、微晶硅领域,理想能源开发的PECVD和LPCVD设备性能达到国外一流进口设备水平,售价仅为进口设备一半。下一步,上海将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及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支持N型晶硅电池、异质结、离子注入等新一代光伏技术发展,加强产业链配套,扩大首台套应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从生产技术到产业技术的跨越,推动技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3、鼓励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用。据测算,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使楼宇每年节电30%-40%以上。下一步,上海将围绕建设低碳、节能城市,推动大型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发电等项目建设,依托基地园区挂牌建设分布式发电示范区;在世博最佳实践区、新兴产业馆、工博馆等,组织推进一批太阳能光伏示范应用项目;探索建设新能源充电站,实现能耗自我平衡和余电并网,发展城市BIPV产业。

4、推进检测认证平台、产业联盟等建设。进一步加强产业对接合作,发挥上海在光伏产业领域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如在光伏检测认证平台方面,依托太阳能工程中心和微系统所,采用部市合作、市区合作方式,建设部级光伏检测认证平台,与国际标准接轨,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服务。加强与国家光伏行业协会等对接,建立光伏产业联盟,探索建设经营模式创新,推进生产制造和终端安装服务专业化分工,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合作,促进产业价值链再造。

光伏产业篇2

从去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反倾销”调查已引燃这个行业的战火。2011年10月,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就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贸易申诉。在历时将近一年的调查后,美国商务部于今年5月18日做出了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反倾销结果的初审,征收高达31%到250%的反倾销税。这无疑阻止了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步伐。

今年7月24日,以德国Solarworld为代表的欧盟光伏电池产业向欧盟委员会又一次提起对华光伏电池的反倾销申请。如果申请获批成立,中国企业又将失去欧洲这个重要的市场。

面对生死抉择,7月26日上午,中国四大光伏企业在北京举行了应对反倾销调查新闻会,指出目前光伏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任何限制市场的行为都将置整个行业于危险境地。中国商务部也于27日通过正当渠道发表声明,“中国光伏产业并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非法补贴和倾销问题”。

金融危机已引来越来越多的贸易战,但在这场战役中,没有赢家。

“双刃剑”的作用

作为目前全球主要的光伏应用领域,欧洲市场举足轻重。据统计,整个欧盟市场占据了我国绝大部分光伏企业超过50%的销售份额。正如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法务总监陈卓所说,“一旦欧盟委员会决定立案调查,对欧洲市场任何一种解决方案都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问题。”

换个角度看,如果欧洲市场将出货量占据全球一半的中国光伏产品置于门外,对欧洲光伏业也无异于“唇亡齿寒”。上述四家企业声明中称,“以欧盟为例,2011年,以技术研发、原材料、设备制造等为优势的欧盟,对华出口光伏设备及原材料总值达75亿美元。在近年的光伏贸易方面,欧盟也基本处于顺差状态。而从整个光伏产业的价值链看,以规模、制造为优势的中国,生产大多集中在组件端。其制造增值约每瓦0.2-0.3美元,按现在国际平均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成本每瓦大概在2.5-3美元来算,中国也仅占整个光伏价值链的8%~10%。”

此外,由于光伏产业“全球本土化”的发展特征明显,中国光伏企业在缓解欧盟各国就业压力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欧盟目前与太阳能产业相关的岗位约为28万到30万左右,其中大部分岗位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中国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对是否要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展“双反”,海外舆论并非铁板一块。不少机构或企业都对此持反对或保留的态度。

日前,美国大凤凰城经济理事会(GPEC)就宣布,正式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抗议信,反对其向中国制造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关税。

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一旦这次反倾销立案,“双刃剑”下势必两败俱伤。

必要的追问

问题的关键是,中国光伏行业为何频陷这样的境遇呢?纵观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及其在国际市场中的作用,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由内与外两种因素决定的。

就在今年5月至6月,有关调研组,曾对国内10多家光伏企业进行过走访和调查。事实是面临亏损的中国光伏企业均在艰难支撑。企业研发人员在积极致力于提高量产电池的转化效率,不断完善高效能电池技术,以保持规模生产的稳定性。科研人员还和工人一道优化制造工艺,可见,中国的光伏产品之所以物美价廉,依靠的是不懈地追求技术进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单就人力资源成本,中国不及德国同行的1/7。德国调查公司Photon Consulting的数据表明,生产同样一块太阳能电池,Q-Cells、Ersol等德国公司的成本大约1.01美元/瓦,而以无锡尚德为龙头的国内光伏企业成本最低只要0.35美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差,即使加上运费,中国厂家成本也要比德国同行低20%-30%。所以,从内部看,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和政府、银行对产业的软、硬件及资本支持为国内的光伏企业节省了不少资金。

从外部来看,中国在欧盟反倾销诉讼中的关键点,是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是否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在于,被认为实施了倾销行为的企业若其所在国已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则该企业可以轻松获得市场经济待遇,允许出口生产商采用其国内价格和成本作为倾销与否的依据。

今年5月24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称,中国之所以被美裁定高额倾销税,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于是以“第三国”作生产成本参照,而美国选择的对象是泰国。据了解,泰国的晶硅电池产能只是兆瓦级别(1兆瓦=1000千瓦),中国的电池产能是20吉瓦(1吉瓦=1000兆瓦)以上,规模相差巨大,没有任何可比性。

中国商务部网站显示,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的最大障碍。

寻求突破

几天前,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的屋顶上,有一个小型“发电厂”建成。光线强烈的时候,每天能发电5万度,可供近5000家庭使用,武汉新城国际总工程师吴斌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有人给武汉国博的“发电厂”算过一笔账,以设计运营时间为25年计,总共可发电2.4亿度,相当于1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用此设备,每年可节省标准煤3500吨,减排二氧化碳8200吨,相当种植了1000万棵大树。

虽然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出货量超过全球50%以上,但光伏电站装机量却不到全球5%。“ 国内光伏市场有近10GW的发电组件积压雪藏,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并网发电。”南昌大学光伏学院院长周浪表示。

2011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了全国统一光伏上网电价政策。然而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受不断变化的辐射和天气影响,具有不稳定性,电网系统面临技术、装备和管理上的许多额外投入。这既增加了电网企业管理负担和安全风险,也减少了其售电量,电网企业缺乏积极性。上网电价政策进展“并不理想”。

从2002年开始,在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形成了大规模的光伏产业链,太阳能电池以及组建厂犹如雨后春笋。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核心技术的极度匮乏,如硅材料提纯的应用技术实现大规模量产,再如电池组件的生产工艺,国内外关键设备的差异较大,尤其是非晶硅生产线。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国的光伏产业链形成了“两头在外”的格局——严重依赖外部环境,受制于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尹伯成表示,“欧盟也好,美洲国家也好,敢于屡屡拿中国出口的产品‘开刀’,反映了我们自己也有‘软档’,而这‘软档’,就是产品自身的可替代性。”

低价,不可能永远成就中国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加强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加大高精尖技术突破力度,高效开发利用,并培养企业的核心人员团队,才是根本的出路。

目前光伏系统整体造价的极具下降刺激到了日本、中国、印度和美国市场的需求。有数据预计,2012年全球光伏市场将增长12%左右。

光伏产业篇3

此前,欧美对华光伏“双反”,以海外市场为生的国内光伏企业生存如履薄冰。在盲目上马,产能过剩的前提下,中国光伏产业当前困境重重,全国已有数十家光伏产业企业倒下,1/3的企业处于半停产、边缘化状态。

7月15日,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形成有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

政策利好,企业当如下山猛虎

“光伏新政”既扶持光伏企业发展,又提出行业要健康发展合理发展,严格控制新的光伏企业上马、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毋庸置疑,光伏产业也将随之进入行业洗牌期,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发展优势龙头企业是政府想看到的、也是政府想做到的。

政府有利好政策,处于行业领军阵营的光伏新能源企业当一鼓作气,运用好时下的利好条件,大刀阔斧地进行市场营销,生当如夏花之灿烂,下山则如猛虎之威!去迅速拓展国内的光伏消费需求。

攻城略地需突破认知,释放和刺激国内光伏需求也要先突破认知

此前,光伏产业“内外交困”,处于生死边缘。欧美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国内的光伏需求未被有效释放!释放国内的消费需求,不同于以往做国外市场的营销思路,需企业耐心地与消费者进行传播沟通,需要一个展示企业、扩大企业知名度的“扩音器”,唯有此才能突破公众的认知,让消费者形成认可印象!

突破认知,也是企业在光伏行业将进入兼并重组时代、提高和巩固企业地位、壮大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必要举措。

光伏产业篇4

关键词:光伏产业

独特的中国发展模式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拥有“十大优势”,首先是战略优势、机遇优势—我们已经将薄膜化、柔性化定为战略发展方向,并且已经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企业;我们已经把握住了新能源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良机。

而“中国模式”独特的相对高效的体制和积极政策成为紧随其后的重要优势——2012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国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光伏产业得以“柳暗花明”,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战略、机遇与“中国模式”

作为一个在新能源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从业者,作为一个越来越坚信太阳能光伏产业光明前景的企业管理者,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演说家:向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介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战略发展,说服同行跟我一起走薄膜路线而不是晶硅路线,向公司的员工宣讲汉能的使命和从事该行业的重要意义……

在不同场合,我曾反复地向听众宣讲中国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十大优势”:战略优势、机遇优势;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

发展光伏产业,中国拥有十大优势:

战略优势:薄膜化、柔性化是光伏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而中国已经拥有了领先的技术和企业;

技术优势:汉能通过全球技术整合,使中国薄膜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市场优势:中国光伏市场已经启动,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

资金优势:中国民间资金充足,居民储蓄即将突破100万亿;

人才优势:除技术人才外,中国还拥有一批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

产业优势:中国制造业实力雄厚;

成本优势:全球整合的技术优势与中国制造的有机结合;

制度优势:中国独特、相对高效的体制、体系;

政策优势:中国鼓励并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支持太阳能产业;

机遇优势:大规模替代时代已经来临,技术等关键条件均已具备,环境压力转变为动力。

中国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新能源革命正在用新能源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又决定了其他新能源方式不可能成为主流,只有太阳能光伏才能担负这一重任。这就是“机遇优势”。

关于战略优势,前文也有所论述:欧盟忙于应对经济危机,美国正在开发页岩气,它们或多或少都迷失了战略方向,日本、韩国等光伏新秀又各有各的局限,只有世界第一的光伏制造大国中国才具备战略上的领先优势。通过对多晶硅模式的整合升级,我们现在已经确定,薄膜化、柔性化是世界光伏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总趋势,而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拥有了领先的技术和企业。

关于市场和产业、技术与人才、资金与成本这三组中国光伏发展的优势条件,我在本章的后面几个部分将会详细阐述。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是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制度优势和政策优势。

制度优势是指中国独特、相对高效的体制、体系,政策优势是指中国政府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有效的政策。两者的背景都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归功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模式”,即以国家干预市场的手段保证经济增长以及宏观调控的发展模式。

西方有各种经济理论,但归纳起来就是两大派:一派不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而是完全靠市场解决问题;一派不反对靠市场解决问题,但认为政府可以而且必须进行适当的干预,比如凯恩斯主义。抛开学术争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总是不可少的,只是如何干预的问题。美国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阴影,被公认是罗斯福总统运用凯恩斯主义进行政府干预的结果。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奥巴马总统一直采取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新能源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引导,这一点毋庸置疑。

因为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并不完全吻合,“中国模式”也受到一些质疑,原因就在于中国政府往往被视作强势政府。然而,强势只要发挥得当就是优势,况且“中国模式”首先也是市场的,然后才是政府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依靠宏观调控安然度过了1993年的经济过热、1997年的内需不足和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发展的势头。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局势得以如此迅速地扭转,关键也是政府发挥了恰当的主导作用。

新能源革命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推进和一般的经济活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如果没有国家和政府恰当的引导,只是顺其自然地发展,要想实现突破将是很困难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体制优势与政策优势

中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中国模式”较易和新能源革命衔接。

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群体性危机”爆发时,许多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政府角色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上。有人认为,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与一些地方政府“越位”有关,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深度介入和过度扶持造成了一哄而上;也有人认为这个问题与政府“缺位”有关,政府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规划和引导,对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隐患没有及早给予控制和指导。

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都没说到位,都没能真正理解中国独特的相对高效的体制优势。

在中国的能源领域,无论是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无论是独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上市企业,大多是由国有资本控制的。有人认为这是能源革命的消极条件,事实上也是一个积极条件。国有制的实质是全民所有制,股东是全体人民。虽然它也应该争取更多的利润,但其根本宗旨应该是主导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计民生。这样的能源经济实体,就其基本性质来说,不应该因为自身的既得利益而阻碍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新能源革命,而应该成为新能源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力军。

从实际运作来看,国有企业的最终决策者是政府,它必须遵守并执行政府的政策和指令。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电力输配、销售方面居垄断地位的国家电网在2012年10月26日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其动作之迅速和态度之积极就是一个证明。

所以说,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特性为中国的新能源革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就是中国的体制优势。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政策优势。政策是光伏革命的重要推动力。2011年11月,汉能邀请了各方面的专家进行座谈,讨论如何在中国推进新能源革命。会议即将结束时,一位资深专家总结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政策。”

一切项目在启动时都需要比运行正常后更多的动力,新能源革命也是如此。我们在概括欧洲光伏产业的发展时曾说,那里的光伏产业已经顺利度过了需要政策补贴的“出生期”,进入了市场运行的“成长期”。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在由“出生期”向“成长期”过渡,国家政策的推动力仍然十分重要。

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犹如一辆正在爬坡的汽车,由于坡度很大,仅凭汽车自身的马力一时很难开上去。这时就需要坐车的人帮助推一把。把汽车推上平坦的大道,推车的人也可以享受坐车的好处了。政府利用政策为光伏这辆正在爬坡的“汽车”提供动力,最终也可以享受它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战略效益。

所谓政策到位,并不是简单地制定某一项政策,而是解决一系列问题,建立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政策系统。譬如,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税收杠杆、价格杠杆的作用,保障产业的良性发展?如何确定政策导向的重点内容,使生产环节、建设环节、使用环节都有序开展?如何深化电力系统改革、推动发电和上网的关系,使新旧能源企业实现无缝衔接?

可喜的是,在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上网,特别是分布式电站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电力系统的改革已经迈出了不小的步伐,许多业内人士已经开始重视“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许多试点区域的光伏发电企业也已经开始尝试与国家电网合并,这都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政策优势。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通过政策,以改革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政府在领导新能源革命的过程中,最见功力、最不可替代、最见领导艺术的领域。

中国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国策也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2012年不仅是光伏产业的受挫之年,也是中国实体经济整体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一年。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负增长,直到9月才因国家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而扭亏为盈。因此,政府在此时出台各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意义非同一般。

综合中央近期态度和专家学者的观点,2013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突出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着力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加宽松的环境、切实办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为重要着力点。

光伏产业篇5

一、当前江苏光伏产业基本情况

今年上半年,江苏光伏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开工率、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产量略有增长,产品价格低位趋稳,逐步回升,骨干企业经营状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产业整合成效初显。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江苏光伏产业产能盲目扩张势头得到遏制,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数量由去年底的418家减少到目前的380家,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分别为15GW、14GW和21.2GW,分别减少6%、16.9%和10.9%。

企业开工率逐步提高。上半年,江苏硅片、电池、组件的产量分别为4.7GW、4.6GW和7.1GW,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62.6%、65.7%和67%,与去年底相比,总体产能利用率提高了10%~20%。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升,骨干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改善,除以系统集成为主的中盛、爱康等企业效益较好外,垂直一体化的天合、阿特斯今年可以扭亏为盈。

行业整体仍很困难。上半年,全省光伏行业总体仍很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有的处于停产状态,效益差、融资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深入研究未来光伏产业面临的市场环境

目前,中欧光伏价格承诺谈判成功,避免了中国光伏的“硬着陆”,国内光伏市场的强势启动,均有利于国内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但在协议达成同时,也对我国光伏产品进入欧洲市场设定了一些新的条件,需要积极研究市场环境,抢抓机遇,保持并扩大江苏光伏产业国际、国内的市场份额,赢得发展先机。

配额之争十分激烈。中欧协议提出的配额分配措施,意味着中国光伏出口欧盟步入了“计划经济时代”,而7GW的配额谁来分配以及如何分配存在诸多争议,中国光伏产能5倍于配额数,配额之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据了解,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统筹下,目前主流的配额分配参照标准有三条:各家企业出口量等历史数据、各家企业对谈判的贡献、照顾小企业的利益诉求。即60%份额按照企业对欧盟出口光伏电池组件占我国对欧出口的份额进行分配;30%作为鼓励和重点支持份额分配给参加行业抗辩企业;10%份额优先用于扶持出口规模较小企业,以及支持自有品牌、科技含量高、财务状况良好的光伏企业出口。江苏光伏企业特别是几家骨干企业在应对欧盟“双反”的谈判中主动出击、积极应诉,对最终谈判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当能争取到相应的出口配额。

产业整合力度加大。此次价格承诺谈判,共有95家中国企业参加,今后在价格承诺和配额机制下,中国出口至欧洲市场的组件竞争力无疑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小的光伏企业由于没有品牌、质量、售后服务等优势,很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这对相对过剩的产能来讲并不是件坏事,未来一段时间,光伏产业还将继续进行洗牌,整个行业将借此进入整合加速期,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加快成长。

新兴市场快速兴起。除传统的欧洲市场外,新兴市场如亚太、非洲、北美、南美,销售份额逐步扩大。江苏光伏企业在中欧出现贸易争端的情况下,主动调整出口结构,积极扩大新兴市场份额,减少出口欧盟比例。如常州天合上半年已将欧盟销售份额由原来的70%~80%下降到40%左右,苏州阿特斯出口欧盟比重由原来的80%~90%下降到24%左右,日本市场占比上升到25%左右。

国内扶持配套政策陆续出台。7月份,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分别从大力支持用户侧光伏应用、完善电价和补贴政策、改进补贴资金管理、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和建设管理等六方面提出了支持光伏产业的政策措施,相关配套措施将由有关职能部门陆续,必将对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光伏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采取有力应对措施提高江苏企业竞争力

江苏光伏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面对当前十分有利又充满挑战的新的市场环境,化解过剩产能、扩大市场应用、提高竞争力是企业和政府面对的主要任务。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按照“拓展一批、转移一批、消化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积极化解光伏过剩产能。深入研究中欧光伏价格承诺机制,调整产品结构,巩固提升欧盟传统市场,开拓日本、南美等新兴海外市场,拓展一批优势产能;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海外设立生产基地,转移一部分产能,减少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贸易摩擦。通过做大做强、兼并重组、代工加工等形式消化一批过剩产能。坚决限制单纯扩大产能的扩张,对转换效率低、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提高产品竞争力。在欧洲光伏产品价格已经设定的情况下,企业之间拼的就是服务和质量,谁的质量优、服务好,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由于屋顶面积有限,高光电转换率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屋顶可以实现更大的装机量。如苏州阿特斯的阿尔卑斯组件,其最低的合理售价高于每瓦0.56欧元,因此在普通光伏组件价格受最低价格限制而抬升的情况下,高端产品仍是一个价格自由竞争的市场,高效光伏组件在欧盟市场中的占比会有所提升。

扩大省内光伏市场。据了解,国家即将出台的光伏发电电价政策,对我省接入公共电网的光伏项目维持原有每千瓦时1元的电价,而对自发自用为主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取每千瓦时补贴0.4元(或为0.425元),这项政策的出台,对工商业来讲,如果利用其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每千瓦时电价可达到1.2元左右,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因此,在国家新的电价政策实施后,应当积极鼓励工商业单位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同时,鼓励光伏项目优先使用省内企业生产的优质高效光伏产品和设备,帮助江苏光伏企业扩大省内市场份额。

探索农村居民应用模式。按照国家将出台的电价政策,居民投资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较低,投资者积极性不高,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进入家庭的条件。考虑到江苏正加快推进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小区有大量建筑屋顶可以用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省经信委结合新农村建设和苏北地区帮扶工作,推动“光伏下乡”,分别在苏南和苏北选择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实施“阳光屋顶”计划,采取省里资助、当地配套、村镇(或当地企业)自筹的方式,建设一批农村居民屋顶光伏示范项目,为今后农村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积累经验。

光伏产业篇6

关键词 光伏农业;光伏发电;现代农业;应用;陕西宝鸡

中图分类号 S2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222-02

在国家加速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建设宝鸡关天副中心特大城市的新形势下,随着市区东扩南移北上,川道土地逐年减少,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果菜上塬、粮食入山”已成为宝鸡粮食安全的不二选择。设施蔬菜、农业大棚以及粮食生产向农村、郊区和山区转移后,面临能源、传统电网难以到达这些地区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一定的土地空间、农业设施上发展光伏农业、光伏大棚,实现农业作物和能源发电效益的“双赢”就成为现代农业的又一亮点。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丰富、农村、农业设施可利用充裕的优势,带动陕西省光伏发电应用加快发展,陕西省人民政府在2014年下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支持光伏产业、光伏农业的发展。光伏农业是指在现代农业中,把农业中应用传统能源的替代为新型能源,也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当中,包括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1]。光伏农业符合生物链关系和生物最佳生产原料能量系统要求、遵循农产品生产规律并创新物质和能量转换技术,以达到智能补光、补水及调温的目的,而其产出的农产品将比现有方式生产的产品更安全、更营养、更高产。

1 宝鸡市光伏产业发展条件

1.1 自然条件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西部,辖3个区9个县,总面积1.82万km2,人均耕地面积0.095 hm2,地处东经106°18′~108°3′,北纬33°35′~35°6′,日照较充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 000~2 200 h之间,太阳总辐射量438.68~480.12 kJ/cm2。从太阳能可利用开发的地域来看,宝鸡地区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1.2 可利用资源条件

1.2.1 集雨窖。宝鸡市耕地面积42.67万hm2,其中旱耕地29.0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8.0%,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国家对宝鸡市旱作农业区投资不断增加,为解决山区旱地农业用水特别是灌溉而修建的集雨窖,初步统计全市有2 000余个,而这些集雨窖因没有供电配套设施或集雨面小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长久不使用很容易报废,造成极大的浪费。

1.2.2 太白县无公害蔬菜。太白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出口创汇示范基地”“全国第五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和“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等荣誉,该县农民收入的60%~70%来自蔬菜产业,绿色无公害蔬菜年种植面积9 000 hm2左右,因此绿色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太阳能杀虫灯等新型绿色植保产品在绿色无公害蔬菜上应用前景广阔。

1.2.3 设施蔬菜。随着宝鸡市建设特大城市步伐的加快,人口数量将很快增加,宝鸡市紧紧抓住陕西省扶持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的机遇,近几年设施蔬菜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势头强劲,面积达到2.08万hm2,数以万计的各种蔬菜大棚,光伏产业可利用空间巨大。

1.2.4 畜牧大市建设。宝鸡市是陕西省的畜牧大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扶持奶牛、生猪和肉羊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把肉牛、奶牛、肉羊作为推动畜牧业突破性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对奶牛小区、大的养殖场等给予财政补贴,并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为发展方向,加快肉牛、肉羊养殖由传统的粗放饲养向现代化的规模饲养转变,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发展迅速,牛舍羊圈数量猛增[2-3]。

2 光伏农业对现有资源的改造利用

2.1 改建集雨窖

根据集雨窖容积的大小,加造不同大小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增加集雨面积,增加蓄水量,满足灌溉用水量;利用太阳能发电解决灌溉用电,多余的电量按照国家补贴政策可以并入当地电网,增加收益。

2.2 安装太阳能杀虫灯

对无公害蔬菜和田间没有电源的地块,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设备,取代农药或少用农药,有效解决传统农业中因大量使用农药而带来的(蔬果)、粮食农药残留严重、农业废弃物大量增加的问题,从而达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减少食品安全事故,保证粮食、蔬菜安全的目的。

2.3 应用新型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逐步替换传统大棚棚面材料

新型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透光,而且温度系数低,在阴天、雨天和雾天也能发电,常年累计发电量比晶硅电池发电效率提高20%左右。据调查,这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吸收波峰为400~600 nm,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效光谱为440 nm的蓝光和660 nm的红光区,在理论上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吸收波峰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吸收波峰并不冲突,可以通过薄膜分光技术将植物吸收的光透过太阳能电池板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他的光用来发电。这种新型农业大棚能完全实现能源自给,既节能环保,又极易维护,相对于传统大棚,其成本低廉、农产品质量高。

2.4 改造现有养殖场,建设太阳能光伏养殖场

建设太阳能光伏养殖场是将现代清洁能源工程与传统养殖事业相结合,在养殖场屋顶建设光伏电站,用以改造和提升传统畜牧养殖业并提供绿色能源的一种全新尝试。它可为养殖基地提供能源供给,还可以给牲畜、养殖场所提供热量和电力,以确保其顺利过冬。

3 光伏农业发展建议

3.1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宝鸡市政府应制定出光伏农业资金扶持政策,以鼓励相关企业投入到光伏农业领域。国家、省级已分别出台了光伏产业的资金补贴政策,但市县级并没有相关补贴政策,这对发展和普及光伏产业不利,建议宝鸡市农业局或市科技局申请专项经费用于推广光伏农业技术或产品,加快光伏农业的发展步伐。中央、省级相关部门应和陕西省农业厅牵头,打造光伏农业样板和示范工程,专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为其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和培育初级市场,带动有条件的涉农单位、企业发展光伏农业。此外,还应在农业部现有的每年农机补贴经费中增加光伏农业产品补贴的份额和范围,扶持光伏农业的快速发展。

3.2 加强宣传

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传播途径,宣传光伏农业及光伏发电的重要意义。我国电力约90%的燃料来自煤炭,煤炭的大量开采和发电已经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以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要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宣传光伏农业和光伏发电的优点,让光伏农业、光伏产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4]。

4 参考文献

[1] 房玉双,铁生年.光伏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5(5):61-63.

[2] 李天天,赵宪军,马烈.河北省光伏农业发展问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12):13-14.

[3] 杨月梅,曹艳芳,王淼.光伏农业大棚发电项目对生态农业的影响浅析[J].能源与节能,2015(2):73-75.

光伏产业篇7

[关键词]产业链 光伏产业 灰色关联

一、引言

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是形容产品生产过程中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从上游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4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超纯硅材料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建设等多个产业环节组成。通过产业链中的各企业紧密合作和系统协同,实现企业以低成本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从而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太阳能电池制造环节是处于产业链中比较核心的位置,与上下游各产业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本文将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光伏产业链进行了量化分析,目的在于解决光伏产业链的关联效应如何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灰色关联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分析对象时序数列曲线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关联程度,即两条曲线越相似,其关联度越大,反之越小。

(1)在用灰色关联分析时,需要先引入一个参考序列X0(母序列),求出各对象Xi(子序列)对参考序列的关联度。

(2)计算关联系数:设母序列和子序列分别为X0(t)={X0(1),X0(2),……,X0(n)}和Xi(t)={Xi(1),Xi(2),……,Xi(n)},(i=1,2,…,m),则称:

ξi(k)= (1)

为序列X0(t)与Xi(t)在时刻k的关联系数(第i个待评价对象第k个指标的关联系数)

式中,|X0(k)-Xi(k)|=Δi(k)称为时刻k点X0(k)与Xi(k)的绝差;|X0(k)-Xi(k)|=Δmin称为最小绝对差;|X0(k)-Xi(k)|=Δmax称为最大绝对差;ρ∈[0,1]称为分辨系数,一般取ρ=0.5。应该注意,对原始数据计算关联系数时,要做无量纲化和初值化处理,本文利用改进归一化法做无量纲化和初值化处理。

(3)计算关联度

ri=

三、光伏产业链中相关产业灰色关联模型应用

由于收集到的数据有有限,所以选取2006-2007年的光伏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为:多晶硅产业、硅碇产业、太阳能电池产业、光伏工程、光伏应用产品、设备制造业,而基准序列是光伏总销售额和中国光伏系统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说明:以2006年为基准)

根据上述,可以计算出影响光伏产业销售额和装机容量的各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别求出的比较数列Xik对参考数列X0k、X′0k的关联系数,列成矩阵

由此矩阵可以得出一灰色关联序,单就光伏总计销售额而言,对相关产业各指标关联序为:z2>z3>z4>z5=z6>z1;针对中国光伏系统装机容量而言,对相关产业各指标的关联序为: z4>z2>z3>z5=z6>z1;综合这两方面,取权重各为0.5,即ri=1/2(ri1+ri2),得到总体序为r=[0.6667,0.9725,0.9420,0.9726,0.7802,0.7802]。因此总体序为:z4>z2>z3>z5=z6>z8。

四、应用结果分析

通过对光伏产业链关联度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光伏产业与产业链中相关产业关联度较大的是:光伏工程、硅碇/硅片、太阳电池/组件,说明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带动效应明显;而与光伏应用产品、设备制造业、多晶硅材料产业关联度较小,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带动效应不大。

我国硅碇/硅片的制造技术比较成熟,是世界第一大太阳电池生产国。因组件封装是技术含量低、投资成本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组件封装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其三个产业对光伏产业总销售额带动明显。

我国多晶硅材料产业发展处于初创期,多晶硅提纯技术很低。同时国际多晶硅价格的压力,使得多晶硅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另外我国光伏设备制造水平与国外存在差距,部分关键设备完全依赖进口,从而在产品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建议

从上述模型应用分析可以看出,要保证光伏的快速稳定发展,光伏工程、硅碇/硅片、太阳电池/组件产业对光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稳定上游产业原材料供给

国际市场多晶硅材料严重短缺,因此受材料供应不足和材料涨价影响,使得下游部分硅碇/硅片企业开工不足。为了保证下游的原材料的供给,对上游多晶硅产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

2.加大产业管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太阳能光伏大型企业

对太阳能光伏企业,特别是多晶硅制备企业和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制定进入门槛。引导企业的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加强太阳能光伏产业标准化工作,制定和完善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

3.培育国内市场,支撑光伏工程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并网应用是光伏发电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通过政策支持建立一批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和光伏工程,拉动国内市场,并且可以在一些发达试点城市允许接受建筑物一体化的屋顶光伏并网,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在资金、税收、电价等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进行重点扶持。

参考文献:

[1]王余,蒋志明.化工主导产业链高级化与产业集群创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01).

[2]桂寿平,李超峰,李明.灰关联理论与区域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5,(12).

[3]赵玉文等.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J].太阳能产业论坛,2008,(06).

光伏产业篇8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双反”;光伏产业;战略选择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的光伏市场需求急剧缩减,而继2011年10月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展“双反”调查之后,2012年9月欧盟又正式立案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相比于美国“双反”仅限于组件相比,欧盟对华产品立案范围在此基础上扩至硅片和电池领域,波及面更广。中国的光伏产业受到重创,在光伏产业面临大洗牌的现状下,分析“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找出光伏产业发展制约因素,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应对政策,对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随着全球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清洁、高效、安全等特点成为了全球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我国光伏发电在21世纪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增速快速发展。2007~2010年连续四年产量世界第一,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10GW,占全球产量的50%;其中90%以上均出口,出口额达到202亿美元。多晶硅的的产量发展至4.5万吨,光伏原材料自给率提高至50%左右;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逐步启动,截止2010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800MW,当年增加500MW,同比增长166%。国内光伏企业500多家,海外上市16家,其中5家进入2011年全球光伏电池组件前10强①。光伏企业分布广泛,形成了江苏、河北、四川、内蒙古等100多个产业基地,涌现了英利、尚德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二、“双反”调查对光伏业的影响

由于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急剧缩减,主要依靠出口的中国光伏业也受到严重冲击。2011年,中国光伏业利润率从139%下滑到20%,超过50%的中小企业停产,30%企业大幅减产。在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的背景下,美国,欧盟等又相继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方调查与制裁,这无疑会给中国光伏业带来一系列深刻影响。

(一)中国光伏企业国际市场快速萎缩

2012年10月10日,美国对商务部对华光伏“双反”做出终裁,中国光伏产品生产商和出口商将面临高达249.96%的反倾销税和15.24%的反补贴税。这对于依靠成本低廉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意味着将丧失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第二大市场——美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也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了“双反”调查,这一噩耗直接使中国光伏业步入“寒冬期”,中国光伏业不仅面临失去市场的严峻形势,更是面临巨额赔偿风险。欧美相继采取“双反”调查,令中国光伏企业国际市场快速萎缩,这对主要依靠出口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中国光伏企业2011年以来大幅减产、停产,众多中小光伏企业倒闭,光伏产业面临“大洗牌”。

(二)加快中国光伏企业市场布局调整及产业转型

“双反”调查给中国光伏产业造成重大的打击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诸多缺陷和弊端。

首先对外依存度太高。中国光伏产业原材料依赖进口,产品依赖出口,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是中国光伏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中国光伏产业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90%的产品依靠出口无疑面临巨大的贸易风险。

同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不合理以及投资过度也大大的阻碍了光伏产业的正常发展。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光伏产业列入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诸多支持。同年,我国光伏产业各类项目纷纷上马,各地竞相打造“中国太阳能光伏中心”,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均加大投资和产能,争夺国际市场;各地政府也尽其所能促进该产业发展。由于短期快速扩张以及对国际国内行业形势的估计失误,在2011年国际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无法及时抽身,纷纷倒闭、停产,整个行业面临“洗牌”。

在外部市场急剧收缩,内部市场刚刚起步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调整光伏企业的市场布局及产业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在短期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短时间不会得到缓解,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也不会迅速结束,光伏产业的国际市场缩减趋势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在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调整市场布局,促进产业转型无疑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最优战略选择。

(一)调整市场布局

1、扩大国内市场

扩大国内市场,减少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是此次“双反”调查反映出的光伏产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扩大国内市场才能给光伏产业发展一个坚强的后盾。在现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继续加大政府在财税、金融和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出台实施了光伏上网标杆电价政策、《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但是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不够成熟,国家需要继续完善各项政策,增强人才、财税等之间的带动功能,加强监督,落实政策。

(2)加快光伏电站建设,实现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受地理因素限制相对水电更小,应该加大普及力度。尤其应该以农村市场为重点,加强对离线式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研究运用,突破相应的技术瓶颈,促进国内光伏市场开发。同时要加快上网定价,实现并网。10月26日,国家电网召开新闻会,提出未来将对符合条件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测试等全过程服务,不收取费用,富余电力全额收购②。相信只要企业与国家相互配合,很快能够突破并网瓶颈。

2、巩固欧美市场

欧美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至关重要,在“双反”调查的制约下,应该另辟蹊径巩固欧美市场。如效仿江苏聚能硅业③在意大利撒丁岛等地的投资设太阳能电站,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在欧美市场直接投资建厂;又如加强与欧美光伏企业合作开发,通过入股并购等方式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

(二)加快企业转型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我国光伏业自身核心技术薄弱,主要依靠来料加工,以低廉成本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要避免“双反”事件的频繁发生,研发和提高核心技术,增强产品竞争力才是根本。因此应该切实落实“十二五”规划中“加强产学研结合,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全面提升本土光伏设备技术水平”④的要求,同时加强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高技术引进和培养。

此外还应科学规划,完善产业链。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合理利用和分配各地资源,加强行业规划。重点扶持一批产业链完整,有一定核心技术,知名度大的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资源,淘汰落后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内部实现垂直一体化建设;制定行业质量认证标准,建立行业自身监管体系,提高光伏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实现光伏业健康发展。

注释:

①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政策前沿,2012,6

②《国家电网伸援手,光伏产业或迎曙光》,东方财富网:http:///news/1345,20121027

③《寻找机遇,创造属于中国光伏产业的蓝海》,人民网:http://.cn/n/2012/1101

④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政策前沿,2012,6

参考文献:

[1]曹晓超,“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产业经济,2012年第5期

[2]王华、王志坚,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的中国光伏产业地区竞争力分析[J],产业经济,2012年第7期

上一篇:国内市场范文 下一篇:课程设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