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年代,同样的欢乐

时间:2022-08-25 09:03:47

说起童年,你肯定有很多记忆,这些记忆里都有些什么呢?游戏?小人书?零食?一起来看看不同年代的人的童年专属记忆吧。

50年代

火红童年 别样记忆

讲述人:崔胜利(1950年出生)

“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这是崔胜利常说的一句话。“那时候的人们物质条件有限,精神娱乐方面更是有限,放学回家最大的乐趣,就是院里的孩子聚在一起,按照电影里的情节模拟战斗。随着游戏的进行,要有趁手的‘武器’才像样啊,自己找来木头刻成枪,指挥官做手枪,士兵做木枪。”崔胜利回忆道,“那时只要是放学时间,到处都在发生这样的‘战斗’,对志愿军的崇拜,成为那时孩子们最大的乐趣。”

60年代

童年 物质紧缺

讲述人:冯孟盈(1962年出生)

“我的童年是在小县城度过的。那时候整个国家都处在困难时期,吃的、穿的、用的都极度缺乏。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都是凭票供应,买衣服要靠布票,吃东西要靠粮票。每个人都是定量供给,想多买也不行。”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冯孟盈说,她的童年过得很紧巴巴,连生活用品都很紧张,更不用说玩具了,基本上是自娱自乐,捏捏泥人、丢丢沙包之类的。

70年代

电视机是奢侈品 万人空巷看电视

讲述人:李雪琴(1971年出生)

“那时,电视机还是一个奢侈品,不要说什么彩电,就是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并且在计划经济时代,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电视机。那个时候,人们的业余生活,最丰富的就算是拥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了。”李雪琴说。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邻居家开始有了可以看到人像的电视机,是黑白的,而且尺寸很小,大概是12英寸吧。”李雪琴说,那个小小电视机对人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每天晚上,邻居家看电视的人都满满的,几乎整个屋子里都是人。“我们每天都要看到屏幕上出现‘晚安’二字才肯回家,连广告都看得特别起劲。”李雪琴回忆着。

80年代

跟着“潮流”走 自己做玩具

讲述人:吴宇翔(1984年出生)

“我的童年,就是各种调皮捣蛋。”典型“80后”男生吴宇翔说道,“上小学前,我的玩具都是爷爷亲手做的。”他说,带着自家出品的木质刀枪出门,安全感倍增,且在朋友面前也倍儿威风。而天生顽皮的他,也时常跟着弟弟一起躲在草丛里,朝过路的车辆扔石子,还喜欢装满一袋子水,朝楼下扔。不过每次回家后,就会换来一顿臭骂。

90年代

有了属于自己的玩具

讲述人:刘晨(1993年出生)

和80年代人不同的是,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玩具,而且这些玩具大多是电子的。刘晨说,随着日本卡通片《四驱兄弟》的热播,他和同学们开始爱上了四驱车。这些四驱车可以由自己拼装,安上电池,在塑料环形跑道中竞赛。当时的男孩子几乎人手一辆,有的同学甚至更多。为了能使自己的车子跑得更快,大家把所有的零花钱都花在学校门口的杂货店里,更新马达,购买零件,升级自己的赛车。一下课就围在店门口的跑道边不断练习,和同学比赛。

00年代

时尚童年 高科技玩具层出不穷

廖言午(2003年出生)

相比于“80后”“90后”的“前辈”,00后孩子的童年可谓是十分幸福的了。电脑、掌上游戏机等“80后”“90后”在青春期才“享用”到的高科技“玩具”,许多“00后”们已经先“玩”为快。

“我现在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啊。”12岁的廖言午说,“做完作业偶尔可以玩一下电脑游戏,还可以看动画片。爸妈也给我买了很多玩具。”说完,他又开心地玩起了他心爱的手指滑板。

上一篇:云携手,花相伴 走进秀美壮丽的长白山 下一篇:善用“类生态”德育增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