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看见》

时间:2022-08-25 07:42:42

摘 要:《看见》作为一档纪实类节目在多样化的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凭借的是它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独特、视听元素恰当的融合、叙事结构与叙事元素的巧妙运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赋予了《看见》更多的真实性,通过寻访当下的精神事件、亲近真实的人性和灵魂、建构时代的生活美学。摒弃宏大的概念,从小人物和小故事说起,从大众文化入手,从最熟悉的地方做一个切面。保卫生活、关注人性、呵护人的价值和尊严、给予整个社会人文关怀。

关键词:平民化;人文关怀;视听元素;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132-01

《看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期待和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审视自我。

一、个性化立场

个性化是现代社会背景中传播的必然趋势和主流。在当今传媒发达、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个性化的栏目是吸引观众视觉的亮点,能让观众在一瞬间就被融击心灵,感受到节目的与众不同。国内外成功的新闻纪实类节目比比皆是,中央电视台的经典节目《东方时空》及其子栏目,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呈现出栏目的多样化和自身特点。例如《生活空间》的宣传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用事实说话――焦点访谈”,“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调查”。《看见》作为2010年末新推出的一档栏目,要做到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从众多老牌优势节目中脱颖而出,它的形式必须个性化、创新化。首先从形式上就要呈现出它的个性,继而表达出节目的自我定位,影响观众对栏目内容的关注。“看见新闻中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你我“是《看见》的宣传语,从宣传语中我们可以读解出栏目的定位,它既和“新闻”保持一定的亲密性,但似乎又不仅仅是新闻,而是要看见新闻中的人。以及追求强调人物、故事和影像叙事,在新闻中发现日常的力量,实现栏目的人文品质、理想情怀、社会思考性和生命关怀力,进而为这个时代提供某种精神主张。

栏目的名称就好比一个人的名字,只有朗朗上口又寓意深长才能有吸引力,有美感。名字要有新鲜感又要与栏目内容有内在的联系。笔者认为,“看见”很巧妙,它的妙处就在于,首先电视观众是在“看电视”,而通过这个相同的栏目,每个人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看见不同于看,看见它追求的是一种效果,是通过看而达到见,见于社会、见于人心。

使用纪录片的方式拍摄,是《看见》的一大特色。无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倡导,还是纪录片中的直接电影和真理电影,其精髓都被《看见》所延续下来。真实地反映生活,不仅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而且更应体现在表现手法上。人物访谈单元像是参与式的真理电影,对话中体现出《看见》的态度;故事单元类似直接电影,用观察式镜头纪录下真实。在这个内容为王的传媒时代,栏目的内容的其实是吸引观众的最大的砝码。

二、平民化视角

受众的同质性决定栏目内容的对象化,《看见》是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较之新闻频道,综合频道的观众气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稳定观众群不再是新闻爱好者,而是普通生活者,他们就在生活之中,习惯了从人生和情感角度消费电视,他们关注人性和心灵,追求生活本身,渴望通过分享别人的故事来了解、思考生活。

《看见》保持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一贯的真实风格,又有自身独特的魅力。《看见》用影像的方式聚焦人物,通过他们的故事诉说着时代故事,让微观的个体成为宏大历史背景中真实的注脚。回归人的本性,用平常说话,不做作,以“我”的理解进入节目,传播价值。真诚面对不同于之前的“高高在上”式的俯视,这里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亲近的,节目“像说话一样地说话,要给信息传播带上强烈的个性色彩”,“传播者应该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他的思想、智慧、才情和价值观会通过哪怕是纯粹的、对事件的叙述传达出去。《看见》的成功不在于观念的直接言说,而是蕴观点于过程之中。节目从微观入手,关注普通个体的喜怒哀乐。节目展现仍以故事形式,但不同于之前的“述评”和“讨论”,这里是“访谈”。主持人和嘉宾面对面,没有束缚,平等交流。

《看见》用完全平等交流的姿态用生动的叙述方式,关注人的需求、人性及各种现象与人的关系,使节目充满人文气息。在当下主流价值话语的宏大叙事中,《看见》对普通人的关注显得弥足珍贵。节目的视角和焦点对准微观的个体,关切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有其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民间立场。

三、《看见》的节目元素

(一)视听元素

电视栏目的视觉元素主要包括图像、图画、动画、字幕等子元素。《看见》的画面简洁,真实的呈现出事件的发展过程,画外音解说风格平实,给人以客观感,真实有力。声画结合传递有效信息和情感。叙事画面和采访间夹着进行,节奏适当,符合人们的审美节奏与习惯。还有很多细节之处值得称赞,例如片头的设计,正如栏目的名称,栏目的标志也是由视力表中的E组成,两个E之间是“看见”这两个汉字。无论是片头标志的设计还是音乐的韵律,都给整个栏目奠定一个基调和品格。

(二)叙事元素

人们在喧闹的媒体环境中,注意力已经不再敏感,所以怎样唤起注意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叙事,把观众的情感因素调动起来后,观众才容易对其产生认同感,媒体传播才能实现所预期的效果。新闻类栏目或者说纪实类栏目,已经告别了早年间的用新闻语言来向观众告知,而是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无论是调查某个具体事件,还是探究某种社会现象,都要讲究叙事技巧,将策划、拍摄、采访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以一种具有电视逻辑性的视听语言表达出来。《看见》通过对人物的采访,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析,致力于探究新闻背后的故事。有很多栏目把力量放在如何把故事讲得与众不同,大都以人物命运为核心,着力体现冲突和悬念。以至于出现了冲突悬念滥用的现象,本来很平常的一个选题被编导呈现的跌宕起伏,难免有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之嫌。在这一点上,《看见》做的很好,就是自然的讲故事,没有弄虚作假、故意造作,节目的走向顺应了故事本身发展与戏剧性。

(三)《看见》/柴静/女性

一个栏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它的主持人、记者有关,纪实类采访更是如此,记者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关系到栏目的层次。柴静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冷静客观而又锋芒毕露的个人风格,深得观众的信任与喜爱。《看见》中的柴静,没有了对抗与争辩,多了份淡然与承担。她依旧用对记者职业最初的“欲望”,实践着感受灵魂的职业。

柴静在《看见》中,与采访对象酣畅淋漓的对话,对受伤者轻声细语的倾听,对事情真相提出质疑的声音,无论在哪种类型的采访中,她始终与栏目融为一体。除了柴静的职业素养和个人魅力,值得提出的是柴静作为女性身份的特殊地位。在新闻纪实类节目中,不再是思辨幽默的白岩松、不再是尖锐冷峻的王志,外形温婉知性的女性形象,却有着男性的理性和女性特有的细腻。这为她在采访中更好的对话提供了先天条件。这从侧面上也佐证着女性主义者的观点,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强调权力和话语的不可分割性,柴静作为掌握着话语权的女性,从一方面来说也体现着女性话语权的重建。

在中国的记者、主持人中,柴静独具风格。电影中有电影作者论之说,类比之下,柴静可以说是“作者媒体人”,如果说柴静成就了《看见》,那么《看见》也成就了柴静。

参考文献:

[1]王开岭.一种目光和态度.中国电视(记录),2012年03期.

[2]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说起[M].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3]吴盈,冯静.试论电视新闻评论话语方式的嬗变.声屏世界,2012年第8期.

上一篇:何处追寻表演艺术之路 下一篇:电视专题片叙事风格研究